首页期刊导航|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周善乔

双月刊

1009-8860

Jsxyxb@263.net

025-83322219;025-83382247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水佐岗49号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行学术奠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国范式与一体相维:立国传统的共同体建构逻辑

    任锋胡云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立国传统包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共同生活的基本设定,这一设定具体呈现为立国的条件、目标、原则与实现方式.在中国体量宏大的立国经验和理论中,"体国"是一个中心性概念,体现了共同体建构的核心逻辑.中国立国传统以体国经野、分官设职和立民极作为主干议程,确立起了国家体系内部基础性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在业已缔构的体国范式中,立国传统以相维相制作为根本原则,将具有规范性意义的制约性逻辑与具有生发性意义的平衡性逻辑兼收并用,不断追求政治秩序的持久发展.体国范式塑造了中国政治文明的特征,为以共同体建构为中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知识,并为比较研究视野中的若干政治学议题提供了新起点.

    体国立国传统体统归一相维相制共同体建构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陈朋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既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工具,又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话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赓续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透过其重要论述可见,"什么是调查研究、为什么要重视调查研究、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贯穿始终.就什么是调查研究而言,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和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就为什么要重视调查研究而言,它同形成科学决策、应对复杂局面、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重要论断相关;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而言,要坚持问题导向,秉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掌握科学适用的方法技巧.

    调查研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良好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孙枝俏王金水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加强和改善,才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政治生态内涵架构、评价指标及其要素的考量和分析,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诊断,得到定量化的评价结果,推进政治生态建设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升政治生活的质量.从实践层面修复和优化政治生态,能够规范和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并通过传递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的质量,从而达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目的.

    政治生态指标体系关键绩效指标法问卷调查

    试点推广:风险型政策创新的扩散机制研究——以"一业一证"改革的扩散过程为例

    汪仲启杨洋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央地关系视角下,政策创新扩散的"试点—推广"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共识,但实践中大量政策创新并不体现为"试点—推广"逻辑.事实上,政策创新的扩散模式不仅受到央地关系、横向竞争、创新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政策类型特别是创新政策的风险因子密切相关."风险型政策"创新往往遵循"试点—推广"扩散逻辑,而"稳健型政策"创新则遵循"引导—自主"扩散逻辑.创新需求、分散风险、纵向互动和横向竞争共同构成"风险型政策"创新扩散的内在机理."一业一证"改革作为典型的"风险型政策"创新,其扩散过程体现出明显的"试点—推广"的模式特征.

    政策创新扩散"试点—推广""一业一证"改革

    民众政治义务观的概念建构与量表开发

    孟威肖唐镖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善的共同体,既需要政治精英承担起责任,也需要民众自觉负起义务.然而,学界对民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政治义务尚无专门而系统的实证考察,这与民众政治义务观概念讨论的不充分与量表缺失有关.民众政治义务观作为民众对是否应接纳服从普遍性政治规则、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包容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等基本义务的倾向性选择,呈现为政治规则取向、政治参与取向以及社会包容取向的三维框架.依此设计测量工具,采集两类问卷数据,经量化方法提纯,可以开发一个立足本土、可与国际对话、兼具理论基础与经验基础的民众政治义务观量表.

    政治义务政治义务观概念建构量表开发

    论判断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先后顺序的理论基础

    王锴司楠楠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之间优先适用合法性审查,是根据"穷尽法律救济原则"作出的判断,该原则为各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所普遍遵循.我国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并行,都是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等法律规定下的立法监督制度.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衔接关系,不能相互取代.按照我国目前的制度设计,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主体存在同一性,审查对象高度重叠,审查程序也基本相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实行合宪性与合法性混合审查的工作机制,并未明确两者的先后适用顺序.鉴于此,从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出发,对于可同时作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确立先穷尽合法性审查,再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审查次序,从而厘清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之间的关系.

    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审查次序穷尽法律救济

    对人大代表监督和监察衔接协调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庄泽林秦前红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大代表具有民意代言与执行公职的双重角色属性,在国家权力运行中发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双重功能作用,这决定了代表作为被监督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代表履职监督和监察的不协调困境凸显出来:宪法规定的原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全面监督的操作性机制尚需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代表履职的管理监督职能有待补位,监察机关延伸到对代表日常履职的调查处置.因此,有必要依据宪法精神、原则和规定,立足提升国家机构、功能和制度耦合能力的总体逻辑,聚焦与代表履职相关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科学确定监督代表履职的边界和限度,增强法律制度设计的取向一致性,在法治轨道上健全监督保障代表履职、发挥代表作用的法律制度.

    人大代表双重角色属性监察管理监督法律衔接

    作品选

    封2页

    本刊名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