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王桂林陈曦裴清清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经历了初步形成期、巩固提升期、曲折发展期、系统建构期、全面推进期,形成了随着各个时期具体社会环境及主要任务的不同,建构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宝贵经验.通过梳理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教育的重点对象,以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机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程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杨其坤胡恒钊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华彩的新篇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惧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32字精神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成为党长期以来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须从知情意行四维入手,以认知教育为根基、情感融入为关键、意志培养为重点、实践融入为基石,不断将其与高校文化育人、课程理论育人、学术育人三大体系相融,培养出具有顽强品格的时代新人.

    建党精神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主义精神对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

    程千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逐渐被强化,追求功用与实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大学基石与根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亟待被重新唤醒与强调.教育需要重返人文主义精神,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回到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然而现实中通识教育经历重重困境,大学应该通过重视通识教育、改变评价模式和引入"捆绑式课程"的方法来推进通识教育的改革.

    人文主义精神通识教育高影响力教育实践评价模式

    高校学生干部社会能力提升模型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朱芳转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干部是新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骨干和重要力量.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特别是社会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对学生干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指导学生干部的教师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学生干部社会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干部组织开展活动创新性不够、学生干部思想境界不高等问题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探索构建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社会能力提升模型,并从成立培训学院、加强评价考核、提供锻炼机会、增强自我意识等四个方面研究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社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形成学校、学院、组织、个人"四位一体"的高校学生干部社会能力提升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学生干部社会能力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何卫仙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别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问题和促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比较全面展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高职体育发展路径探索

    李华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中国战略对高职体育发展的意义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分析了高职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突出学校主导,以监督评价落实高职体育机制完善;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规范高职体育实施常态化;坚持兴趣导向,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等对策建议,旨在探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加强高职体育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探索高职体育发展路径.

    健康中国高职体育学校主导

    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管控路径研究

    韦耀阳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心理危机管控机制,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完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校危机管控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以对大学生的心理排查、开展制度的整理与检查、建立心理危机风险管控制度为实施途径,探讨了关于高校风险管理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其运行.

    风险管理心理危机管控机制

    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控制感、控制方式、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王煜黎会友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应付方式、控制方式以及控制感都是十分常见的影响因素,文章就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应付方式、控制方式以及控制感与他们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具体关联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结合相关的调研以及分析结果进行了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具体措施的探讨.

    生活满意度控制感控制方式应付方式大学生民办高校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分析

    许文康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核心能力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不是诸能力要素简单的叠加,而是各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梳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组成要素与层次结构,可以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供逻辑框架和路径指引.

    课程思政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立德树人

    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转变

    赵颖陈马静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是指在网络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线上与线下并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由于教学改革要求、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混合式教学走向常态化.为回应高校思政课改革要求、时代要求、受教育者主体诉求,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换、从关注线下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重建、从以知识能力为主到全方位教学能力的开发,以思维转变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混合式教学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