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卢先明粟锋
    1页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者特征、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康亚华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翻转课堂班级的152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者特征进行问卷调研,探讨学习者特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学习者特征之间存在影响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不可控成就归因均能显著影响学习态度,但不可控成就归因是负向影响;学习者特征能直接影响学业成就,也能通过影响学习行为对其产生影响;学习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就.这一结果为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依据.

    学习者特征翻转课堂学习行为学业成就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文科类专业的适恰性分析

    马馨蕾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第三代热点技术,且广泛应用于医、理、工、农、经管等高等教育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但是,虚拟仿真教学手段在文科类专业中的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应用范围不甚广泛,且应用手段的适切性难以把握.因此,通过阐述虚拟仿真技术这一手段及其在相关专业应用现状,分析探索虚拟仿真教学应用于文科类专业的适切边界,对于深化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认识理解并合理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文科类专业适恰性分析

    具身认知视阈下学习方式的转型及其实现路径

    朱金艳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的回归,为变革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身认知视阈下的学习方式应从"离身"向"具身"转型.具体表现为从"脑学"到"身学"、从机械式学习到体验式学习、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以及从静态预设式学习到动态生成式学习四个方面.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实现学习方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应从发挥身体的认知功能,注重多感官协同参与;关注身体的知觉体验,建构学习的身体图式;基于身体的实践意向,调动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注重身体的环境植根,打造具身化的学习空间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具身认知学习方式转型知觉体验感知运动

    高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菲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人格、拓展思维、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隔膜.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应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如挑选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发掘传统文本背后的故事、通俗化阐释传统观念及在历史与现实对照中凸显传统文化的价值等,以此来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应对策略

    校政协同开展法律咨询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商学院法学院为研究对象

    李晟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政协同开展法律咨询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校政协同开展法律咨询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法律咨询的形式有待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充分体现、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实践经验未及时转化为科研成果等.建议增设在线咨询、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及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校政协同开展法律咨询的效果.

    校政协同在线咨询主体作用激励机制应用型法治人才

    高校学生专业选择资源供给的制度瓶颈与突破路径

    蔡忠兵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因资源供给不充分,专业选择需求未能得到高质量满足的现状,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从政府教育目的定位、高校专业设置与管理的价值取向、专业与课程生成机制等维度分析了资源供给面临的制度性制约因素,进而从革新教育理念、完善政策配套与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

    高校学生专业选择资源供给制度瓶颈路径探寻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郭娓娓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契机.在教育技术进步、教育理念革新等诸因素的推动下,新时代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表现出新的特点,传统师生关系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教师可以通过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入关心与了解学生;丰富并参与课外活动,创造与学生直接相处的机会等方式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习近平人才观融入我国思政人才培育工作研究

    田怡宁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结合,具有高度自信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当前我国高校思政人才的培育和建设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注重人才工作,提出了诸多具备丰富内涵的新思想、新阐述和新方法,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人才观.这一理论成果为培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供了理论来源、重要标准和价值内核,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建设问题的探索高度和深度.

    习近平人才观思政人才培育新时代

    高校学生党支部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探析

    施旋沈芯茹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以此促进高校事业科学发展、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应持之以恒,要建立学习机制、优化教育载体、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创新实践方式,达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目的,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