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果驱动、面向学生:美国高校Syllabus教学应用的启示

    张金龙董庆文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优化高校课程教学指导文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研究考察了Syllabus与教学大纲在时效、内容和使用方面的差异,解析了Syllabus的结构与内容.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Syllabus的设计理念与应用导向,提出将教学大纲与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优化整合,打造基于学习成果驱动、面向学生的学期教学指导文档,以提高教学的透明度和质量.

    金课Syllabus教学进度计划学习成果

    微视频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李倩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视频深刻影响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微视频凭借自身简短快捷的特点,很快赢得了青年的追捧.当前,微视频已经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视频带给青年大量的信息时,却不同程度地对青年的理想信念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动摇青年理想信念稳定性、解构青年理想信念的同理心、消解青年理想信念的专注度、削弱青年理想信念的思辨力.面对微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将这一影响降到最低,需要坚持合力原则.从政府监管、主流媒体、行业规范、青年群体有机结合的应时模式,充分发挥微视频的积极作用,让微视频成为新时代青年人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新场域.

    微视频青年消极影响对策

    高校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有效途径

    韦国梁刘志菁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学习教育绝非朝夕之事.文章基于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新形势背景,通过分析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了上好"四类"课程、开展"三项"活动、依托"四个"课堂的高校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展开深入交流.

    高校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嵌逻辑探究

    王玲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较好地融合起来,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观念不断向多元化发展方向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此,高等院校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教育团队、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达到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目标.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概念,并且就协同育人机制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教育策略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杨洋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趋于完善,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导致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境,从而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山西传媒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实践调查,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解决对策,以改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黄晓慧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已经逐渐成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高校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危机的内涵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出发,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宗影影宋丽邵斌徐振海...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效率等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弹性学制改革成为新培养模式开展的切入点之一.结合我国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演化发展历程与现有两年制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暴露的问题,探讨了提高以两年制为代表的弹性学制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硕士研究生培养弹性学制两年制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创新——以扬州大学为例

    赵杨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等院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保障.高等院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承载着服务公共文化的职能,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上移""聚焦"公共文化内涵的演变与更迭,保证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仍旧存在"平视""短视"现象,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就此,我们有必要展开更深层次的实践和探索,努力构建新时代的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探析

    赵明刚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思政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有内涵规定的.思政课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还存在统一性要求落实不到位、多样性探索不规范、将统一性和多样性对立起来的错误认知等问题.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师执行统一性规定的自觉性,树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识,构建协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矛盾的调处机制.

    思政课统一性多样性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索

    薛敏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此项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利用率不高、缺乏整体设计.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整合资源、挖掘育人价值,使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

    陕西红色文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融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