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钱秋羽毕梧琼王璐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使命感和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因此,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推广策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提升大学生对红色经典的兴趣,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红色经典阅读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

    高校红色经典阅读推广SWOT分析

    我国华中地区农林类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数据分析

    王雪杰王延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已经结束,基于评估结果,对我国华中地区农林类高校学科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华中地区农林类高校学科建设取得了进步,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学科建设水平与实力还应继续提升,存在学科评估与建设水平较低、院校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学科特色与优势未充分发挥的问题。华中地区农林类高校学科建设应立足区域特征,面向全国,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与实力,增强学科区域布局合理性,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坚持学科内涵建设与发展。

    学科评估学科建设农林类高校

    新疆职业院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

    裴永蕾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图书馆事业是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众多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职业院校图书馆在学校申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之际,要打造高质量的馆舍空间,建设高质量的资源,培育高质量的馆员队伍,构建高质量的服务体系,推动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图书馆高质量馆舍空间资源馆员队伍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视角下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志星张嘉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是公民公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申请贫困认定的道德品质基础。文章从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的视角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学生诚信现状,探究学生失信成因,提出干预学生失信行为的具体举措,旨在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德育品质、优化贫困生精准认定机制,进而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和教育公平。

    贫困生诚信教育影响因素对策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实现路径

    熊珍琴袁红艳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造成"快乐大学"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势在必行。"增负"需从课程供给端、学业需求端和评价考核端三端共同发力:学生转变观念、自主"增负";教师潜心教学、打造"金课";学校完善考核、多元评价。从而实现学业合理"增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合理"增负"学业挑战自主学习多元评价

    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

    李祺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专创融合教育中,财经素养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基础和支撑,并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强调了财经素养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特点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实施财经素养教育的对策,如整合课程与实践活动、引入导师和企业合作项目、提供创新创业案例和经验分享机会等。通过整合课程和实践活动、引入导师和企业合作项目以及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财经素养专创融合

    高校"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价值与策略

    粟锋黄晓存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引导大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基本维度,认识以"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逻辑,深刻把握"大思政课"增强思政课教学互动性、提升思政课学习获得感、建设创新型思政课教学团队的价值意蕴。应当构建"模块型""前沿型"的教学内容,倡导"全程协同""紧贴地气""情感浸润""快乐陶染"的教学方法,打造"思政小课堂+校园文化隐性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网络文化云课堂"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思政课"时代新人立德树人

    高校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设计路径研究

    陈凌白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设计,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设计的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分析了传统文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指出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了高校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设计的路径: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经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路径和支持;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校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设计路径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当代价值及实施策略

    周慧敏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应重视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找准思政着力点,发挥多重载体的思政育人效能,进行开放型教学,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的有效结合,并最终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内涵价值策略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学融通课程开发研究

    郭一丁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职业院校新型教学模式之一,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需求,更符合新质生产力对人才高质量的要求。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需坚持思政育人、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岗定课"重构教学内容、"以赛促能"优化课程实施、"以证设标"完善课程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岗课赛证课程开发学前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