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吴祖泽

月刊

1674-9960

yuankan@bmi.ac.cn

010-66931131

100850

北京太平路27号

军事医学/Journal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系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刊登军事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性论著为主,选登部分研究简报,技术方法及有一定指导性的文献综述。内容涉及放射医学、微生物学与流行病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化学、基础医学、卫生学与环境医学、卫生装备、临床医学及医学高新技术等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促进A549和B16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

    周丽钟辉万禄明周鹏宇...
    88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刺突蛋白(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对人类肺腺癌细胞A549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和SARS-2-S的质粒,分别和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HEK-293FT细胞,收集含慢病毒的上清感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稳定转染hACE2细胞系(A549-A)和SARS-2-S细胞系(A549-S),Western印迹实验验证A549-A和A549-S蛋白表达情况,将A549-A和A549-S细胞共培养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合胞体.使用条件培养基(合胞体上清和非合胞体上清)体外培养A549、鸡卵清蛋白(OVA)基因修饰的B16细胞(B16-OVA)、B16-F10后,通过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通过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分别稳定转染hACE2和SARS-2-S的A549细胞系;将A549-A和A549-S细胞共培养后建立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体系.合胞体上清和非合胞体上清均能显著促进A549、B16-OVA、B16-F10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能力,但合胞体上清比非合胞体上清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促进A549和B16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刺突蛋白合胞体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模拟太阳粒子事件对小鼠骨髓的损伤效应研究

    张华隋丽冯伟伟娄鹏博...
    889-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载人深空探测急需解决的航天员辐射限值和风险评估问题,模拟太阳粒子事件辐射探究骨髓损伤效应.方法 针对太阳粒子事件(主要成分是质子)特点,利用90兆电子伏(MeV)质子在0、0.1、0.3、0.5、1、2Gy剂量下分别照射48只BALB/c小鼠,照射后3和7 d,血常规计数仪检测外周血变化,吉姆萨染色检测骨髓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干细胞比例、细胞亚群比例和凋亡变化,并分析剂量与损伤指标的量效关系及阈值.结果 在0.1~2 Gy的剂量范围内,照射后3和7 d,随剂量增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数降低,骨髓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骨髓细胞亚群比例异常;照射后7 d,血小板数下降,具有显著变化的最小剂量为0.5 Gy;获得具有量效关系的模型13个;ED25、ED50和ED63的最小值分别为0.25、0.58和0.76 Gy.结论 获得了质子导致小鼠骨髓损伤的量效关系模型13个,剂量阈值为0.25~0.76 Gy.

    深空辐射质子小鼠骨髓损伤量效关系阈值

    可负载细胞的注射用复合涂层PLGA多孔支架制备及评价

    闫博华邵天娇刘壮崔静宇...
    897-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聚多巴胺(PDA)和羧甲基壳聚糖(CMC)复合涂层的注射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支架,评估其生物相容性,探索其负载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的潜力.方法 利用W/O/W复乳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注射用PLGA多孔微粒,随后通过PDA和CMC先后涂层制得多孔支架.以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支架形貌,ImageJ软件测定粒径和孔径分布.通过细胞与支架共孵育进行细胞毒性评估,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支架负载细胞的形态.结果 制备的PLGA-PDA-CMC多孔支架平均粒径为(313.69±4.91)µm,平均孔径为(28.99±0.74)μm.扫描电子能谱显示PDA涂层成功,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PDA和CMC涂层成功.PDA涂层后,水接触角减小,证明PDA涂层改善了PLGA微粒的亲水性.CCK-8实验表明,PLGA-PDA-CMC 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证实细胞在PLGA-PDA-CMC多孔支架上的黏附.结论 成功制备PLGA-PDA-CMC多孔支架,PDA和CMC涂层改善了PLGA微粒的亲水性并促进细胞黏附,所设计的支架可负载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孔支架聚多巴胺羧甲基壳聚糖组织工程

    我国2017-2023年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耐药菌流行现状分析

    李可馨肖杨陈明亮王盛书...
    907-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我国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阳性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发现NDM阳性耐药菌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NDM阳性耐药菌菌株种类与地区分布、感染来源、耐药率和转移机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118篇,报道NDM阳性耐药菌1627株,2011-2019年,报道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开始逐年下降;NDM-1与NDM-5阳性菌数量居多;地区分布以华东地区报道数量最多,其次为华中、华北地区;NDM阳性耐药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NDM阳性耐药菌感染患者年龄特征较为明显,新生儿与儿童、5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占27.25%和49.57%.NDM阳性耐药菌主要来源于痰(38.28%)、尿(28.94%)和血液(23.28%);科室来源主要为ICU(39.93%)、儿科(20.14%);NDM阳性耐药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性超过50.00%,仅对黏菌素、替加环素等耐药性差(低于30.00%);携带blaNDM基因的质粒型主要为IncX3,且blaNDM基因上下游存在的插入序列呈多样性.结论 NDM阳性耐药菌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给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带来较大困难和挑战,亟待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特征耐药谱

    未来战争检伤分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伟张校伟王长彪季滨龙...
    914-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伤分类一直是战伤救治的关键内容,有助于确定在大规模伤亡情况下伤员的救治顺序,以挽救最多的生命.未来作战模式的改变,对减员的发生和战伤救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现行的检伤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作战批量伤员的战伤救治.该文重点探讨应对未来大规模作战,应综合战场态势、伤员数量及伤情、医疗力量及物资、后送组织和补给等因素,采取多种检伤分类方法,动态评估,旨在挽救更多生命的同时,实现部分伤员迅速或短期内重返战场,以维持部队战斗力,使伤员整体的受益最大化,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战伤救护水平.

    大规模作战检伤分类战伤救治

    国际荒野医学协会关于急性高原病预防和治疗循证指南的演变历程及对高原卫勤保障的启示

    李晓方杜可滕岱青罗勇军...
    918-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高原病是进入高原地区,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我国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实战实训大练兵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平原部队进入高原开展高原驻训活动,高原低压低氧的特殊环境,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国际荒野医学协会(WMS)分别在2010、2014、2019和2024年发布了关于急性高原病预防和治疗循证指南,指出急性高原病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如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对乙酰氨基酚和硝苯地平等;常用的非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如逐渐升高海拔、预适应、吸氧、降低海拔和便携式高压氧舱等.该文旨在分析4版指南中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演变历程,掌握最新的急性高原病预防和治疗方法,为部队高原驻训、作战等任务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为维护和提高高原驻训部队战斗力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荒野医学协会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卫勤保障

    高原环境下认知能力评估技术与军事应用展望

    米娜成祥朱玲玲
    926-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会影响人的神经认知能力.随着近年新兴技术的发展,多模态人体生理-心理-行为检测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客观地评估神经认知功能.该文在汇总现有认知评估技术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高原环境暴露对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讨论了集监测、评估、预警于一体的多模态智能认知系统的构建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建立脑认知综合监测评价平台,以期在未来能够运用于军事作业中脑认知功能的维持和增强.

    高原环境认知评估多模态脑科学智能化

    抗登革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王若钰张超白洁徐东刚...
    931-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正黄病毒属,其感染引起的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时可引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登革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重大威胁,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其药物研发面临巨大挑战.该文阐释了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结了近年来各类登革病毒抑制剂的开发情况,分为靶向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直接作用于登革病毒的候选药物,和靶向宿主受体的抗病毒候选药物;梳理了基于各类靶点的抑制剂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研发和登革热治疗提供借鉴.

    登革病毒登革热抗病毒药物病毒蛋白靶标宿主蛋白靶标

    骨骼干细胞在军事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虞富豪丁丽朱恒
    940-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训练和军事作业常导致多种形式的骨骼损伤,包括疲劳性骨折、急性骨折、骨软骨缺损、放射性骨损伤等.骨骼干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人和高等动物骨骼组织内源性干细胞,具备分化为骨、软骨和骨髓基质的能力,是骨发育、骨稳态维持和骨再生修复的重要种子细胞之一.骨骼干细胞具有高度群体异质性和时空分布特异性,不同部位骨骼干细胞的细胞表型和修复能力不尽相同.因此,骨骼干细胞在不同军事损伤中的响应规律及机制有所差别.该文从骨骼干细胞来源、骨修复作用机制及其在军事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骨骼干细胞军事再生医学骨折骨软骨缺损放射性骨损伤

    去泛素化酶Mysm1的功能研究进展

    秦巧臻阎新龙江小霞
    946-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Mysm1是一种去泛素化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已成为影响多种干细胞功能、免疫反应和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等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发现,小鼠和人类Mysm1的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Mysm1敲除小鼠或Mysm1基因突变患者均表现出多种组织器官发育障碍.因此,深入分析小鼠模型中Mysm1的功能可为人类Mysm1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对Mysm1在细胞核或细胞浆中的多种去泛素功能,以及对多种干细胞增殖、分化,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在癌症、衰老及抑郁症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Mysm1提供参考.

    去泛素化酶Mysm1干细胞免疫细胞癌症衰老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