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与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与临床研究
药学与临床研究

王明时

双月刊

1673-7806

yxylcyj@163.com

025-84547112,86647639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448号

药学与临床研究/Journal Pharmaceu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药学与临床研究》是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江苏分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药学与临床研究》双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发行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等地区,拥有大量读者。《药学与临床研究》是药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药学领域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强调药学科技的普及与提高,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现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创刊14年来,《药学与临床研究》得到了中科院药物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中国药科大学和多家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药学与临床研究》紧随药学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得到了国内医药行业专家的好评,并多次在期刊评比中获得好名次。目前,《药学与临床研究》成为国内药学学术期刊中颇具知名度的品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KT抑制剂NTQ1062与Olaparib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联用研究

    李月楚周秋华苗雷季晓君...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AKT抑制剂NTQ1062和PARP抑制剂Olaparib的对卵巢癌细胞的联用增效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NTQ1062和Olaparib联用对三种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TOV-21G、A2780)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及同源重组修复、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使用An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果显示,NTQ1062对TOV-21G、A2780细胞株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对OVCAR-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并且联合处理会增加三株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实验中NTQ1062增加卵巢癌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抑制S6RP的磷酸化、增加γH2AX蛋白表达、降低RAD51蛋白表达,并发现联合处理具有协同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联合用药会降低TOV-21G细胞中BRCA1蛋白的表达,但对A2780细胞影响不显著;细胞凋亡实验中,NTQ1062增加细胞凋亡群,并且联合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胞凋亡效果。结论:NTQ1062可抑制OVCAR-3、TOV-21G、A2780细胞增殖,与Olaparib联用具有协同作用,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DNA损伤、减少同源重组修复、降低BRCA1蛋白表达、增加凋亡来发挥作用。本研究可为临床制订AKT抑制剂NTQ1062与PARP抑制剂联合应用于卵巢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卵巢癌AKT抑制剂PARP抑制剂联用DNA损伤同源重组修复

    艾塞那肽改善T2DM患者和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秦亚玮李娜黄钰涵王晓彤...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肝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连续使用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的80例T2DM患者,检测患者用药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稳态模型胰岛功能(HOMA-β)。以db/db小鼠为糖尿病研究模型,艾塞那肽连续治疗8周,进行葡萄糖耐受(OGTT)和胰岛素耐受(ITT)试验,测定FPG和胰岛素水平;肝脏切片进行HE和PAS染色。结果:艾塞那肽治疗后,T2DM患者HbA1c、FPG、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艾塞那肽增加HepG2细胞IR模型的萄萄糖消耗量(P<0。05);艾塞那肽降低db/db小鼠FPG、空腹血清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糖原累积面积增加(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显著改善肝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艾塞那肽

    不同干燥方式的九制何首乌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任娟姜誉弘刘史佳俞凡...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式的九制何首乌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九蒸九晒制首乌组、九蒸九烘制首乌组,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0。5 g·kg-1)构建小鼠衰老模型,造模同时给药,持续12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测定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水平,计算各组小鼠胸腺、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及脑、肝、肾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小鼠肝肾功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明显降低,体质量、脏器指数明显下降,血清以及全脑、肝、肾匀浆中SOD、GSH-Px水平明显下降,而MDA水平显著上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肌酐、尿素水平显著性上升;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空间记忆和记忆水平明显改善,体质量、脏器系数显著增加,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SOD、GSH-Px水平,抑制MDA含量的升高,肝肾功能趋于正常。两种干燥方式的给药组小鼠的指标相当,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干燥方法的九制何首乌的水煎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两种方法的抗衰老作用无显著差异。

    九制何首乌晒干烘干抗衰老D-半乳糖

    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离子色谱-电导/紫外检测研究

    朱林陈鑫茹施海蔚周小华...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抑制电导(IC-CD)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搭建在线膜抑制系统,结合LC-MS/MS技术进行结构确证,为药用辅料乳糖的前置风险控制提供新的策略。方法:IC-CD检测法和HPLC-UV检测法均采用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mm × 250 mm)和保护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mm × 50 mm)。IC-CD检测法流动相为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的电导池温度为30℃;HPLC-UV检测法流动相为5 mmol·L-1氢氧化钠溶液,检测波长为210nm;两种方法的流速均为1。0mL·min-1,柱温均为30℃,进样量均为25 µL。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亚硝酸根在0。03~10 µg·mL-1范围内、硝酸根在0。02~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为良好(r>0。999);亚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75 ng,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50ng;回收率在84。00%~100。70%之间;进样精密度RSD(n=6)在0。27%~1。33%之间;均满足检验需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前处理简单的优势,可表征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含量,也为其他药用辅料前置风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乳糖药用辅料亚硝酸盐硝酸盐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基于缓释递药系统的姜酮混合胶束构建及其评价

    葛竹妹李冉顾晨露商勋...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混合胶束包载姜酮后的药物性能以及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酮/F68/F127/TPGS混合胶束(Z-TPGS-Ms),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处方,观察胶束形态,测定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考察胶束稳定性。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和体内药动学考察Z-TPGS-Ms释放效果,并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考察抗NAFLD作用。结果:Z-TPGS-Ms粒径为(20。78±1。32)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8。01%± 0。17%)和(6。47%±1。06%)。Z-TPGS-Ms稳定性良好,体外累积释放率明显高于原料药,实现姜酮在体内缓慢释放。与姜酮相比,Z-TPGS-Ms治疗NAFLD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基于缓释递药系统制备的姜酮混合胶束稳定、均一、载药量高,可实现缓释递药,提高体外治疗NAFLD效果。

    胶束缓释非酒精性脂肪肝姜酮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中国健康成年试验参与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程凤吴莎张福成肖大伟...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空腹状态下单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成年试验参与者中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四周期、两序列、完全重复交叉设计,40例试验参与者被随机分为TRTR序列组和RTRT序列组,每周期单次空腹经口雾化吸入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2mL∶0。5mg,用经方法学验证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布地奈德的浓度,Phoenix WinNonlin(8。3。1)软件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对血浆中布地奈德的药代动力学(PK)参数进行分析,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记录给药后至随访结束的所有不良事件。结果:试验参与者空腹吸入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布地奈德的主要PK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210±693)和(1020±494)pg·mL-1;AUC0~t分别为(1660±546)和(1530± 477)h·pg·mL-1;AUC0~∞分别为(1710±554)和(1580±486)h·pg·mL-1;tmax分别为0。08(0。08,0。75)和0。08(0。08,0。50)h;t1/2分别为(3。57±1。26)和(3。31±0。98)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 Cmax、AUC0~t和AUCo~∞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4。75%~121。07%、104。93%~111。38%和104。89%~111。22%(均在80。00%~125。00%范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结论:在空腹条件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布地奈德混悬剂生物等效性安全性中国健康试验参与者

    西咪替丁片降解试验及降解产物的考察

    闫翔宇梅雪娇严相平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西咪替丁片在光照、高温、酸、碱、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强制降解试验及降解产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40∶760)(每1000 mL中含磷酸0。3 mL和己烷磺酸钠0。94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1。0mL·min-1;进样体积20μL。结果:确定酸破坏降解产物为杂质C,氧化降解产物为杂质E,碱高温破坏降解产物2-氰基-1-(2-巯基乙基)-3-甲基胍未在强制降解产物中检出。结论:成功推测出西咪替丁强制碱、氧化破坏降解产物的结构,并阐明其产生途径,为西咪替丁片的稳定性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西咪替丁片强制降解试验降解产物降解途径

    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疫苗中磷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验证

    张晓芸孙星宇丁逸梅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磷含量检测的超滤法联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用去离子水将样品溶解后超滤,收集超滤管中Hib多糖,采用等体积比硫酸高氯酸消解样品,使用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与磷形成磷钼酸,与维生素C生成蓝色化合物,在825 nm下有最大吸收。对该方法进行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次商业化冻干Hib结合疫苗磷含量。结果:标准磷在质量浓度1~10μg· 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线性方程为Y=8。878 × 10-2X+2。402 × 10-3,方法在低、中、高浓度水平下回收率均值分别为在97。35%、96。65%、97。42%(n=3),RSD分别为2。55%、0。95%、0。95%;重现性试验的RSD为2。81%;中间精密度RSD2。14%;磷标准品衍生物溶液室温放置1 h稳定,RSD为0。3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磷含量检测,同时也为其他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磷含量测定提供了思路。

    超滤法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抗坏血酸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达罗他胺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李文燕张婷李杨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达罗他胺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FDA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中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以达罗他胺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挖掘,检测阈值为报告数≥3且ROR的95%置信区间下限>1的不良反应。结果及结论:共筛选出以达罗他胺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1376份,去除非药品不良反应后为1013份,涉及患者589例,检测出风险信号40个,涉及16个系统器官,主要集中在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各类检查及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达罗他胺的不良反应最常出现在服药的第1个月。挖掘出药品说明书未提及的信号21个,具体包括横纹肌溶解、谵妄、男性乳腺发育、周围神经病变和水肿等。

    达罗他胺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亚单位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赵鹏举辛洪亮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重组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取得快速发展。亚单位疫苗由病原体的免疫活性片段制备而成,具有制备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开发热点。然而,亚单位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常需添加佐剂系统增强其免疫作用。因此,本文将对亚单位疫苗中的常用佐剂和新型佐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分析,旨在为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亚单位疫苗佐剂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