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有限元的钢渣泡沫混凝土性能模拟分析

    江楠
    35-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渣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设计相关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钢渣泡沫混凝土干体积密度、吸水率和导热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体积密度方面,钢渣掺量的增加,带动了钢渣泡沫混凝土试件干体积密度明显增大;钢渣粒径的变大,钢渣泡沫混凝土的干体积密度值反而减小;当发泡剂掺量降低,对应的钢渣泡沫混凝土干体积密度值反而变大,且增大的速率越来越明显;吸水率方面,钢渣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随着钢渣掺量增加而增大;钢渣粒径的增大,带动了混凝土吸水率上升;发泡剂掺量的减少,导致混凝土试件的吸水率随之下降;导热系数方面,当发泡剂掺量的增加,导热系数反而减小;当钢渣粒径增加时,导热系数呈现减小趋势;当钢渣掺量比例增加时,对应混凝土导热系数也随之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在钢渣之间传导速度较快,且当钢渣粒径较小时,温度转移的速度更快,试件从下到上,温度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钢渣泡沫混凝土干体积密度吸水率导热系数

    碳化硅改性沥青耐高温性能研究

    刘勇宋美俊张颖森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粒径1 um、掺量4%碳化硅改性沥青耐高温性能,采用使用高速剪切搅拌机制备完成碳化硅改性沥青,对碳化硅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进行基础物理性能试验和化学四组分试验,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车辙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沥青的耐高温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碳化硅的掺入可以显著提升基质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沥青组分中的油分挥发,维持沥青流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沥青高温流变性的目的.

    碳化硅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沥青组分

    不同RAP掺量下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探讨

    林永亮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RAP资源,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以30%、50%、70%三种RAP掺量配制AC-20再生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旨在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高RAP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废胶粉及废塑料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探讨

    郭建光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橡胶、塑料占用土地资源,带来环境污染,需设法实现回收利用.基于此,探讨了利用废胶粉、废旧塑料进行基质沥青复合改性的方法以及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的废胶粉和废塑料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废胶粉、废塑料均可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但要综合考虑其对低温抗裂性的影响.经过优化,确定15%WTR+4%EVA为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掺量,旨在为废胶粉、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途径,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WTR/EVA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对建设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陈和悦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量化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对建设期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至雄安新区高速公路河北段主线为工程背景,根据初拟的三种路面结构方案,对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阶段各方案碳排放量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占主导因素,各原材料中又以水泥生产带来的碳排放量占比最高,而集料生产次之;运输阶段与施工阶段各方案碳排放量相差不大,方案三碳排放量较少;方案三建设期碳排放总量最小,为最优方案.

    路面结构建设期碳排放节能减排

    省道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方案研究

    贺晴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细化研究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方案,以衡水市邢德线(S324)南王庄至衡水德州界段修复养护(大中修结合)工程为例,对K153+000—K170+000范围内的挖补、功能性修复(含路面裂缝修补、病害处治等)进行研究,依据病害程度提出结构性修复、功能性分层处治的系统性修复养护方案,依据本方案施工完毕后,道路修复效果良好,各项检测数据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本方案可行性强,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沥青路面修复养护结构性修复功能性修复

    某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解翔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中引起的新旧路基差异性沉降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由于新旧路基之间的固结程度不同,其差异性沉降变化最快处为新旧路基的搭接区域,最大沉降值在扩建路基的路肩处.同时得出扩建宽度和路基高度的增加均会使新旧路基的差异性沉降值变大,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新旧路基之间的差异性沉降影响程度比压缩模量小,新路基压缩模量的变化会对新旧路基之间的差异性沉降造成影响,提高新建路基的压缩模量有利于降低新旧路基之间的差异性沉降.在路基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以便降低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新旧路基的差异性沉降.

    高速公路改扩建差异性沉降数值分析

    水泥稳定粉砂土路基的应用技术分析

    昝雷娜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砂土由于容易松散、透水性高、稳定性差等特性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需要经过改良处理后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为研究水泥改良粉砂土的特性,对不同水泥掺量条件的粉砂土干缩性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改良后的粉砂土强度和干缩性能同时增大,通过合理控制干缩性能和强度的前提下,确定最佳水泥掺量为5.0%,最佳压实含水量为18.7%.通过工程实际应用,验证了室内试验得出的最佳水泥掺量的应用效果.

    水泥无机结合料粉砂土干缩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

    大尺寸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颜晖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大尺寸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方法,以某临时道路为例,分析临时道路基本情况,根据该情况进行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总结大尺寸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结构尺寸、配筋和吊装的设计,并通过质量检测确定装配式路面基层应用效果,供同类工程参考.

    大尺寸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

    公路路基拓宽中的装配式挡土墙变形模拟研究

    常俊英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公路拓宽工程中装配式挡土墙的应用,分析其结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结合某地工程实例,构建路基拓宽工程精细化模型,探究新筑路基填土、新旧路基交界面倾角和路基拓宽宽度等参数和路基稳定性、变形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拓宽路基的新筑路基部分是竖向沉降变形发生的主要区域,新旧路基交界面是水平侧移发生的主要区域,且随填料抗剪强度提升,拓宽路基稳定性也有所提升.填料重度增加,新旧路基交界面倾角变小.综合考虑,路基拓宽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具有更强抗剪强度的岩土材料,新旧路基交界面倾角控制在45°以内,同时尽量控制新旧路基差异沉降问题,并可在多层土方施工时设置土工格栅,为路基结构提供抗张拉能力,确保工程整体稳定性,强化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效益.

    稳定性分析拓宽路基路基边形竖向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