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心城区医院周边交通问题及治理方案研究

    王玮琦李加奇刘汉卿
    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合理地优化医院周边交通环境,对热点医院周边交通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其在停车设施、交通组织、公交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道路承载力、挖掘停车资源、畅通内外循环、多方式疏导分散集中就诊压力"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可为类似项目的交通环境优化改善提供参考.

    交通治理中心城区医院交通组织改善措施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的中小城市停车对策研究

    丁灿林本江杨在兵李星阳...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为解决中小城市停车供需矛盾问题,采用对居民、街道办、物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度、全面地梳理中小城市停车现状;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停车矛盾突出区域特点,提出解决对策,即构建停车有位、泊位有序、供应有度、保障有法的停车系统,并分时序制定了初期规划(建设临时公共停车场)、近期规划(建设示范停车场)以及远期规划(停车系统的构建完成).

    中小城市停车问题分时序停车系统

    景观地标性质环形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以莱芜区鲁中大街—文化路环岛为例

    杨在兵周亚国高超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兼具城市地标、景观复合功能的环岛的拥堵问题,以鲁中大街—文化路环岛的改造为契机,研究了城市环岛改善提升方案.方案在压缩中心环岛半径,进行环岛扩容,保留地标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岛组织思路和十字交叉口组织思路的两种不同渠化设计方案,并以交叉口平均延误和平均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交通仿真评价.结果显示,十字交叉口组织方案的服务水平高于环岛组织方案.

    环岛改造景观地标交通组织仿真评价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研究——以蕲春—太湖高速公路蕲春东段刘河互通为例

    程钰诗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合理的互通式立交设计形式,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以蕲春—太湖高速公路蕲春东段刘河互通式立交为依托项目,首先阐述了刘河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控制因素.然后,根据交通量情况,考虑地形、环境和社会影响,采用A形单喇叭互通式立交形式,从地形适应性、工程成本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匝道下穿主线和上跨主线两种方案.综合考量后,确定采用匝道下穿主线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立交设计交通量

    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快速路主辅出入口形式研究

    王佼佼王恒郭梦迪邵俊豪...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做好城市快速路主辅出入口形式选择,首先分析了城市快速路主辅出入口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然后,以武汉市某快速路的主辅出入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主辅出入口仿真模型,通过选取行程时间、排队长度、交织区运行车速等参数,评价不同形式出入口的交通运行效率,从而得出最优方案,可为快速路主辅出入口形式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快速路主辅出入口平行式直接式

    基于BIM技术的3D实景建模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

    张明杰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传统路桥工程三维建模的数据集成和仿真能力,对基于BIM技术的3D实景建模技术应用展开探究.首先介绍了基于图像的3D实景建模技术,然后结合BIM技术与无人机倾斜摄影,确定以多镜头单次数据采集作为最佳数据采集方式,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3D实景建模方法,并对建模过程中的空中三角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实际工程的土石方调配作业为例,将基于BIM技术的3D实景建模在路桥工程中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技术凭借其在数据交互和高精度几何参数读取等方面的优势,可有效减少冗余工作,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可靠性.

    BIM技术3D建模无人机摄影

    高速公路隧道拱顶裂缝及脱空缺陷处治分析

    冯天锐张红芬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质量,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外观质量检测、裂缝检测、二衬厚度和缺陷检测、二衬净空断面检测,确定隧道质量缺陷情况;从二衬背后注浆、裂缝钻孔注浆、钢带加固设计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质量缺陷的处治方法.最后对处治作业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类似的质量缺陷处治提供参考,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高速公路隧道质量缺陷处治方法质量控制

    高温高湿环境下沥青路面抗滑劣化特性研究

    韩志文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温高湿环境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减规律,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真实环境,采用足尺加载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在多次磨耗后的抗滑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BPN随加载次数增加,初期缓慢下降,随后迅速衰减,最终趋于稳定;温度和湿度升高会加速抗滑性能的劣化.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预测模型,可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预测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路面抗滑性能衰减变化情况.

    沥青路面高温高湿抗滑性能磨耗次数

    长寿命沥青路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卢磊磊
    26-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长期荷载、冻融循环等因素对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某公路项目的气象与养护数据,通过有限元模型与室内试验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最大拉应变主要集中在沥青层,随着基层模量的增大,沥青层结构的应变减小;②以该地区气象及交通数据计算的柔性结构、半刚性结构、组合式结构的最大拉应变分别为65 με、44 με和56 με,累积疲劳损伤值分别为0.52、0.44、0.46,相比之下抗疲劳特性为柔性结构<组合式结构<半刚性结构;③对组合式结构的AC25与ATB25层开展室内试验,相同条件下,竖向累积变形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大而增大;疲劳寿命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大而减少;AC25与ATB25层的疲劳特性规律相近,相比之下AC25优于ATB25.

    长寿命沥青路面疲劳特性有限元模型

    温拌再生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王增坤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减少沥青老化和再生剂挥发,对温拌剂及再生剂掺入SBS改性沥青后对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依托实际工程,使用不同温拌剂及再生剂掺量制备沥青,检测其高低温性能,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拌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及低温性能明显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SBS改性沥青温拌再生路用性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