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性Janus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鲍艳项茹
    697-706,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Janus纳米颗粒是一类在空间或物化性质上各向异性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在功能涂层、环境、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不同纳米颗粒的侧边分布为定制具备丰富功能的 Janus 纳米颗粒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平台,与传统均质纳米颗粒相比,功能性 Janus 纳米颗粒凭借两种功能或多种功能的结合拓展了更多的新兴应用领域.该文重点讨论了磁响应性、光催化性、非对称浸润性及自驱动性等功能性 Janus纳米颗粒的制备策略;同时介绍了功能性Janus纳米颗粒的应用领域,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对功能性Janus纳米颗粒合成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功能性Janus纳米颗粒磁响应催化非对称浸润性自驱动性

    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跃武凌冉冉周书葵段毅...
    707-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既可以提高水质安全,也可以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该文介绍了光催化技术的机理及常见光催化剂的特点,重点综述了光催化技术在饮用水中的除臭、消毒,在染料废水、 含油废水、 制药废水、 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 养殖废水、 焦化废水方面的应用.自由基途径与非自由基途径在该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光催化材料中,TiO2、 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光催化材料及其类似材料(如MIL系列、 ZIFs系列等)可产生更多的·OH;TiO2、 g-C3N4基光催化材料可产生更多的·O2-和e-;CdS、 TiO2、 g-C3N4基光催化材料可产生更多的h+.最后对光催化技术的机理、 光催化材料、水处理方向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光催化饮用水染料废水含油废水制药废水重金属离子养殖废水焦化废水

    生物质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张萱林琳张健刘静...
    719-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高性能兼绿色经济型的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已成为研究热点.以生物质为前驱体制备性能优异的储能材料,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柔性隔膜和各种组装方式,分析了木基、纤维素凝胶基、纸基以及生物质废料电极材料的特点和优势,阐述了生物质基柔性隔膜研究现状,包括纤维素纸隔膜和生物隔膜;此外,介绍了叠层型(三明治型)、叉指型(微型叉指化)、纤维型(线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并对比了不同组装方式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在性能上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生物质材料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面临的挑战,对柔性器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生物质柔性电极材料隔膜组装方式

    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莉马建中张雷
    728-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组成可调、结构可控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MXene 可吸收太阳光,并将其高效转换为热能,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将 MXene 加入聚合物基体中,不仅可赋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优异的光热性能,而且可提升MXene的稳定性.该文总结了MXene及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机理,综述了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在海水淡化、个人热管理、光热抗菌和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针对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MXene难以绿色安全生产、易氧化和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差等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MXene聚合物基光热复合材料光热转换机理应用研究前景展望

    仿生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的进展与挑战

    李吉焱刘美辰罗雯雯邢郭宇...
    740-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SDIE)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水资源获取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仿生原理设计的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盐结晶和抗污染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在解决淡水资源紧缺和能源短缺等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梳理了近年来的仿生学在 SDIE 领域的应用,对比了仿生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的结构、性能和仿生机理,探讨了不同类型仿生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的优缺点,分析了仿生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挑战.

    仿生设计光热材料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蒸发器水处理

    氨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进展

    倪士栋魏胜利杜振华马万达...
    750-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NH3)是一种零碳燃料,也是富氢载体,具有较大储运优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清洁高效发电装置,在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储能调峰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NH3 可直接用作 SOFC 阳极燃料以实现高效、清洁、低成本发电.该文简介了质子传导型和氧离子传导型氨SOFC的工作原理,电解质、电极材料的选择以及NH3在阳极的分解过程,总结了氨SOFC的实验研究现状,以单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评价指标,综述了不同电解质/电极材料、电解质厚度、工作温度、电池结构类型等因素下 2 种传导类型的氨SOFC的性能表现,并分析了造成电池性能差异的原因,介绍了氨SOFC目前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氨SOFC未来研究方向、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氨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电解质电极材料电池性能

    铜基材料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研究进展

    董亚男赵长盛陈庆锋刘伟...
    761-771,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工农业活动导致环境中硝酸盐浓度升高,利用电催化技术将硝酸盐还原合成氨(NO3RA)符合"双碳"政策,可达到去除硝酸盐污染和制备氨(NH3)的双重目的.该文综述了铜(Cu)基材料电催化硝酸盐还原的反应机理,从反应机理角度分析了不同Cu基催化材料优势性能的起源.围绕Cu单原子、单金属Cu、Cu基合金、Cu基氧化物和Cu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大量研究实例,对不同Cu基催化材料催化NO3RA反应的性能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Cu基材料催化NO3RA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未来Cu基催化剂电催化NO3RA反应的开发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电化学还原硝酸盐铜基催化剂合成氨影响因素

    用于水性车漆的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

    赵雪钦王博威许文胜沈华伟...
    772-777,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TM-3.首先,三聚氯氰和 N-丁基-2,2,6,6-四甲基-4-哌啶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N-丁基-4,6-二氯-N-(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5-三嗪-2-胺(中间体Ⅰ);中间体Ⅰ再与 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反应生成了 N2,N2'-(己烷-1,6-二基)双[N4-丁基-6-氯-N2,N4-双(2,2,6,6-四甲基哌啶-4-基)-1,3,5-三嗪-2,4-二胺](中间体Ⅱ);最后,中间体Ⅱ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6,6'-{己烷-1,6-二基双[(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氮二基]}双{4-[丁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氨基]-1,3,5-三嗪-2-醇}(TM-3).采用 1HNMR、13CNMR、HRMS表征了TM-3的结构,通过UV-Vis、TGA考察了其性能,比较了TM-3和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HALS770)在汽车清漆涂料中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TM-3 在 210 nm处具有强烈的UV-Vis吸收;热稳定性能良好,在400℃以前能保持热稳定,可以耐受较高的温度;TM-3在含水的有机溶剂中比HALS770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加入TM-3的样品(样品 4)在模拟紫外光照射 800 h后色差为 6.01,光泽损失率为 4.6%;而加入HALS770 的样品(样品 5)色差达到 6.72,光泽损失率为 6.7%,说明TM-3 的光稳定优于HALS770.

    受阻胺光稳定剂三聚氯氰水解汽车清漆羟基功能材料

    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ABS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王一杰张金镯龙佳朋梁兵...
    778-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绿色直接机械球磨法,将石墨粉(G粉)与1-己基-3-氨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HAIM]BF4)相结合,制备了离子液体功能改性石墨烯(G@ILs).将G@IL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G@ILs/ABS复合材料.通过FTIR、XPS、XRD、拉曼光谱、SEM、TEM和EDS对G@ILs进行表征,对ABS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HAIM]BF4通过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石墨烯进行了有效修饰,保持了石墨烯的结构完整性.G@ILs的引入使G@ILs/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G@ILs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G@ILs/ABS复合材料(记为1.0%G@ILs/ABS,下同)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为42.4 MPa和2145.1 MPa,分别比ABS提高了8.36%和12.76%.此外,1.0%G@ILs/ABS的导热系数为0.249 W/(m·K),比ABS提高了21.5%.

    离子液体石墨烯ABS复合材料导热性功能材料

    基于WO3-MoO3和TiO2/CdS复合电极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郑刘梦晗夏团结杨继凯彭兵兵...
    787-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3-MoO3 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过率测试方法对其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将性能最好的WO3-MoO3薄膜和TiO2/Cd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光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阴极、光阳极构建WO3/MoO3-TiO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结果表明,与WO3-TiO2/CdS器件相比,WO3/MoO3-TiO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范围(630 nm处为41.99%)、更高的着色效率(35.787 cm2/C),且光电转换效率(0.126%)为WO3-TiO2/CdS器件(0.053%)的2.38倍.

    水热法WO3MoO3TiO2光电致变色器件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