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学术月刊
教育学术月刊

吴重涵

月刊

1674-2311

jyxsyk@126.com

0791-86765836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韶赣江南大道2888号

教育学术月刊/Journ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认同视域下语文教育的现实诉求与价值取向

    程志王秋珵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认同是一种基于共同的民族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最为持久而深沉的认同范式.但在现时价值多元、世界多变、文化多样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的产生愈加对当前语文教育提出了格外警醒.只有不断加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为主导的语文教育,我们才能在驳杂的思想意识中为当前中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育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明确的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引领广大青少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语文教育价值取向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反智隐忧及应对

    涂明辉谢丹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已经开始介入教育领域,在助力教育革新的同时,对学生群体智力的发展暗含隐忧.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主体智力发展弱化的影响主要源自人类大脑的生理特征、智能技术对学习者技能发展过程的替代,内容幻觉对学习者事实性知识建构的误导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从而导致学习主体的技术沉溺,智力活动弱化,知识谬误风险,高阶思维培养受限.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运用上的反智风险,需要做到技术发展与治理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从制度层面进行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立足教育本质研发自主可控的和更具适用性的教育专用大模型,确保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化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为教师建立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创新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运用反智隐忧以人为本

    高校网络育人: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

    李喆陈志勇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数据训练去边界、信息生成智能化、交互模式类人化、生成内容多模态等特征,延展了高校网络育人广度,提升了温度,增强了效度.然而,作为一种承载价值的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伴随着一定风险,如底层技术遮蔽的价值偏误、弱化工作主体的人机异化、智能算法反噬的思维茧房等.因此,需从价值嵌入、激活主体、技术治理、建强力量四个维度来营造正向引领的数字思政生态、全方位提升高校师生数字素养、构建网络育人技术共治新格局、打造"AI+"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队伍,从而不断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创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校网络育人赋能路径应对策略

    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与路径

    苏小丽吴学辉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为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生成多模态教学资源、支持多样化教学模式、塑造智能化评价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特征,对助力教师减负增效、促进教学多维互动、推动师生持续改进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古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古代文学教学为例,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具有典型意义.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教师应着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深化人机交互对话,鼓励学生开展人机共创,优化学生学习情况评价.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尚需在教师角色、育人根本、技术伦理等问题上进行反思,既有效发挥新兴前沿技术的独特价值,又发挥人作为人本身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助推学生高阶能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古代文学教学

    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综合模式——《教育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朱旺力杨伟娜文蓉辉虞洲俊...
    110-112页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