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教、学、研、用"四位一体地方高校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恒凯李叱戈兰小机
    131-13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但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政府支持等诸多方面存在先天性的差距。针对以上情况,以江西理工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构建了"以学定教、以教促研、以研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教研相长"为内涵的"教、学、研、用"四位一体地方高校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批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优秀研究生,以期为地方高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学研用人才培养地理学地方高校

    基于StaMPS-PS时序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评估

    董安赵兴旺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序分析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一项关键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广阔地区的地表缓慢形变。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大范围、大面积的形变监测。其中,StaMPS PS方法凭借适用范围广、开源等优点,受到众多学者的使用。但在时序InSAR中,对流层延迟相位会导致形变监测精度的降低,因此,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经验模型线性改正、GACOS(generic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nline service for InSAR)改正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新发布的ERA5 数据集改正,并对比这 3 种方法在时序InSAR反演形变速率中的改正效果。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的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其中线性改正、ERA5 和GACOS改正后的标准差分别降低了 21。71%、16。14%、10。38%。对于合肥区域,这 3 种方法均可减弱对流层延迟的影响,且精度都有所提高,其中线性改正效果最好,适用性更高,ERA5 和GACOS受天气以及地面监测点密度等影响,在该区域改正效果较差。

    时序InSARStaMPSPSI线性改正GACOSERA5数据集

    基于时间卷积模型的GNSS多路径误差削弱

    李思辉刘超张开坤王向阳...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路径误差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短基线的主要误差源,考虑到GNSS多系统条件下,经典的恒星日滤波方法(Sidereal Filtering,SF)卫星的重访周期难以获取以及半天球模型(Multipath Hemispherical Map,MHM)需要大量数据支持的问题,引入了时间卷积网络模型(Time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充分利用其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力,建立GNSS坐标序列中的多路径误差模型,并进行多路径误差的实时削弱。通过连续 15 d的实验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克服了经典SF方法难以适用于多系统GNSS多路径误差的削弱,且仅需要 1 d的训练样本,即可实现后续多天的多路径误差的实时削弱,其削弱效果明显优于MHM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多路径误差时间卷积网络恒星日滤波半天球模型

    基于无人机平台两种不同摄影方式的大比例尺成图方法比较与应用

    金云根冯锋
    148-15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垂直摄影立体测图和倾斜摄影裸眼三维测图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 2 种主要方法。通过对 2 种成图方法进行研究和比较,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测区中建筑物较少的区域,可采用垂直摄影立体测图方式进行地形图测绘,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测区中建筑物较多的区域,则采用倾斜摄影裸眼三维测图方式进行地形图测绘,以避免繁琐的房檐改正工作,对于在三维实景模型上一些不易分辨或不方便采集的要素,同时采用垂直摄影立体测图方式进行补充采集,从而减少外业调绘和补测的工作。在西藏自治区桑日县城规划区 1∶500 地形图测绘项目中,综合采用了上述 2 种方法进行成图,成功地将外业调绘和补测工作量减少了 80%以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无人机垂直摄影倾斜摄影成图方法

    MIKE21模型在赣江入湖口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模拟的应用

    沈越张健尤佳艺王长芳子...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规划南昌枢纽正常调度运行条件下对鄱阳湖区水质的影响,针对区域水质现状,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TN、TP为指标,应用MIKE21 模型建立反映模拟评价赣江入河口区域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规划南昌枢纽建设对鄱阳湖水质影响主要集中在入湖口闸门及附近区域,对鄱阳湖整体影响较小。规划枢纽正常运行后,靠近赣江的南矶山、伍湖分场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减少;靠近金溪咀、南湖村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增加,不改变鄱阳湖水质类别,对鄱阳湖影响较小。

    MIKE21水质赣江鄱阳湖

    景德镇一次罕见连续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盛梦婷马中元黄龙飞陈鲍发...
    160-16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预报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WebGis雷达拼图STI产品、ncep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对 2021 年 8 月中旬,景德镇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同期降水位居景德镇历史首位。强降水是在有利环境场中产生的,暖强迫下的风速辐合是造成 11-12 日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13-14 日地面冷空气南下,大气斜压性增强,触发对流性强降水,导致连续性大暴雨天气的发生。雷达拼图上组合STI产品表明新老单体移向一致,重复经过景德镇和乐平市区,造成列车效应,最终导致大暴雨。副高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南、冷空气活动偏强偏南,导致冷暖空气强烈对峙,是造成景德镇中旬连续性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连续性大暴雨雷达组合STI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县域使用林地影响因素分析及需求预测

    张蓉钮子鹏马国强巨正平...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县域尺度上使用林地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系统模型选取宁洱县"十三五"期间林地管理及社会经济数据,研究林地资源供需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地需求与县域GDP、人口密度、空闲地面积、建成区面积的关联度均大于 0。6,说明这 4 个指标对林地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预测和拟合计算得到后验差比值为 0。242 3,结果具有一定可信性,可为林地管理提供参考。

    灰色系统模型使用林地需求预测

    一种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多维度语义融合推荐算法研究

    甘宏王华武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推荐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新闻资讯和影视音乐网站等。推荐算法目标就是挖掘用户的潜在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最终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从而为用户解决该分类问题,选择合适推荐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解决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方法。但当前推荐模型缺乏对多源头异质数据的有效利用,同时在聚合语义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损失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多维度语义融合推荐算法模型。首先,通过元路径和异质图描述推荐任务内复杂的语义结构,然后,对于元路径所引导的邻域进行划分,并通过基于多层邻域交互捕获多尺度语义信息,最后,通过在低阶、高阶维度下引导多尺度语义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人工智能技术异质信息网络元路径语义融合

    一次雷暴回波短带产生强天气的特征分析

    杜强段和平
    177-18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雷暴回波短带在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事件中的特征,使用地面气象要素、闪电信息、MICAPS天气图、雷达拼图等资料,对 2023 年 5 月 17 日江西中北部出现的雷暴回波短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雷暴回波短带发生在 200 hPa"出流区"、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低涡发展、850 hPa低涡切变线西南气流大气环流中,地面低气压和辐合线发展,为午后雷暴回波短带的形成提供了触发机制。2)雷暴回波短带在雷暴发展初期,通常呈现出不是很强的回波和较弱的闪电活动;在低涡回波团后侧地面辐合线附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波强度快速增强发展,闪电开始增多。3)雷暴回波短带特征包括回波强度较强(50~55 dBZ)、回波顶较高(10~12 km左右)、回波带较短(相比冷锋回波带和飑线回波带),影响区域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和短带上回波单体强度分布不均匀等。4)强降水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在 20~25 kg/m2 附近,而一般降水的VIL都在 10 kg/m2 以下。因此,在雷暴天气监测和预报中需要综合多种资料分析,以更好地预测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事件的发生。

    雷暴回波短带闪电信息回波演变回波特征

    九江市一次锋前降水过程地形作用分析

    李蓉张晶晶毛梦妮
    182-18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地面自动站常规资料、再分析资料和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发生在赣北九江地区 2022 年 4 月24 日到 25 日的一次锋前降水的生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锋面过境前,当整层都处在上下一致的西南风时,庐山东侧鄱阳湖河谷地带会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地形通道,易触发局地对流,形成下游比上游先产生降水的现象。2)此次过程锋前暖区中,庐山东侧的地形通道有通过促进湍流增强加快雨滴凝结增长的方式增强降水的作用。3)幕阜山脉对此次冷锋降水在迎风坡有较弱的增强作用,在山顶及背风坡有削弱作用。

    九江短时强降水地形降水双偏振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