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林业科学
南方林业科学

黄小春

双月刊

1006-2505

jxlky@163.com;jxlky@yeah.net

0791-83833691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

南方林业科学/Journal Nanfang Forestry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江西省林学会、省林业科学院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良种、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生态、林业经济、森林花卉、森森蔬菜、乡村林业和城市林业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适合广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专业院校师生、林场职工和林农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江西10个油茶农家品种基因组大小测定

    周文才幸伟年何小三温强...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农家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地方特色,是油茶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有关油茶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为了探明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油茶农家品种的遗传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文章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江西省10个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西油茶农家品种白皮中子、观音桃、茅岗大果、珍珠子、二水桃、霜降红皮、赣萍茶、石市红皮、遂中子、夏讲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5 480.06、8 531.31、8 751.11、8 545.69、8 422.12、8 756.84、8 477.28、8 591.20、8 763.49、8 684.92 Mb,白皮中子的基因组大小接近其他农家品种的2/3,赣石84-8的基因组大小与除白皮中子外的其他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接近.

    油茶农家品种基因组大小流式细胞术

    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物候期及表型性状研究

    朱灵芝梁焕焕胡小红谢雄雄...
    5-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物候期及表型性状,为多花黄精人工栽培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采用田间观测法对来自江西、安徽、湖南的4个多花黄精不同种源进行物候期观测,测定各种源表型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的生长周期约为8~9个月,不同种源物候期存在明显差异,生长周期由长到短依次为安福"宽叶">安福"窄叶">青阳>通道.安福"宽叶"种源具有出芽早、倒苗晚的特征,且其株高、茎粗、叶长、开花数量、浆果数量、果实横径、侧径等表型性状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欧氏聚类结果表明,4个种源多花黄精可聚为两类,其中江西安福"宽叶"和"窄叶"两个种源聚为第一类,青阳和通道种源聚为第二类.安福"宽叶"多花黄精种源在茎、花、果实等性状上早期表现更优,具有较好的选育和推广价值.

    多花黄精物候期表型性状

    野漆树果实性状及含蜡率分析

    温秀凤陈新强刘丽钟帆...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野漆树果实蜡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蜡用野漆树的良种选育和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文章以野漆树实生苗子代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6个单株的果实性状进行分析,并对野漆树果实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长年份含蜡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漆树单株间果实性状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果实含蜡率>果皮含蜡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皮比例>果形指数,其中千粒重、果皮含蜡率、果实含蜡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38%、14.45%、18.13%,单株间果实质量、果皮含蜡率、果实含蜡率均有较大的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野漆树果实含蜡率与果皮比例、果皮含蜡率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实横径、千粒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果形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果实纵径关系不密切,说明当果皮比例越大、果皮含蜡率越高、果实千粒重越重、果实横径越大时,果实的含蜡率就越高.果实含蜡率测定结果显示,果实含蜡率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增加,其中8月果实含蜡率增长最快,至9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时,果实含蜡率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表明野漆树果实必须完全成熟后才可采摘,生产中果实采收期可以向后延续而不能提前,在广东地区9月中旬可以开始采收果实.同一单株在不同年份所提取漆蜡的脂肪酸组分是相同的,只是在含量上有些差别,其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3种脂肪酸约占90%以上.

    野漆树果实性状含蜡率相关性分析

    基于空间分析的湿地松遗传测定

    余雪琴徐梁杨少宗石从广...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对湿地松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测定,并估算家系及单株育种值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试验点空间微环境效应显著,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遗传参数估算的准确性.湿地松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受中等偏弱的遗传控制,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12、0.13和0.12.根据参试家系的育种值排名筛选出3号、1号和42号3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较对照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遗传增益分别为1.14%、1.92%和4.62%.按1%的单株入选率并考虑其家系来源进行选择,共有238号、87号、45号、151号和184号5个优良单株入选,入选单株较试验林分群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遗传增益分别为2.23%、3.60%和10.55%.

    湿地松空间分析遗传力育种值遗传增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浙江楠扦插生根的影响

    张月婷郑永杰伍艳芳涂白连...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浙江楠扦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文章以浙江楠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浙江楠插穗新梢生长及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插穗新梢生长及生根情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BA+1 200 mg·L-1+浸泡1.00 h组合条件下插穗生根率最高,该组合扦插苗生长表现最佳.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浸泡时间3个因素中生长调节剂种类对插穗生根数量、生根率的影响最大.4种生长调节剂中ABT处理对插穗新梢长度的促进作用最好,IAA处理的生根数量最多.

    浙江楠生长调节剂扦插生根

    3种野生杜鹃在粤北造林早期的生长表现

    李芳华彭华贵谭德优梁东成...
    27-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利用野生杜鹃资源,将3年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刺毛杜鹃(Rh.championae)和毛棉杜鹃(Rh.moulmainense)实生苗应用于营造林工程;同时,观察记录3种杜鹃在造林早期的生长表现,以期为这3种杜鹃在景观林营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杜鹃均能适应粤北山地气候环境,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3种杜鹃的年均树高生长量低于常规造林树种,其中云锦杜鹃年均树高生长量低于其他2种杜鹃.刺毛杜鹃、毛棉杜鹃和云锦杜鹃的首次开花树龄分别为:4年生、6年生和8年生;刺毛杜鹃的花量和结果量最多,云锦杜鹃的花量和结果量最少.建议3种杜鹃造林后,连续每年进行抚育,每年割灌除草2~3次和施肥2次.

    杜鹃花造林试验生长表现粤北

    茯苓中24种无机元素的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估

    李道成朱灵芝王裕成张香...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茯苓的品质和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为建立茯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了云南、安徽和湖北等不同省份41份的茯苓样品中Li、Be、Ti、V、Cr、Fe、Co、Ni、Cu等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及内梅罗综合指数法(P综)对其中的Pb、Cd、Cu、As、Hg等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茯苓检测样品中Fe的含量最高(33.49 mg·kg-1),其次是Cu(1.56 mg·kg-1)、Ti(1.208 mg·kg-1)、Ba(1.007 mg·kg-1)、Rb(0.998 mg·kg-1).41份茯苓样品的Pi与P综均小于0.7,处于安全水平,以靶标危害系数(THQ)和致癌风险参数(CR)为指标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表明长期以茯苓入药时,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不会对暴露人群造成显著的健康影响,且不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茯苓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健康风险评估

    罗霄山地区黄山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文宇黄念钧杨衍辉胡昆...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海拔特有针叶树种黄山松,探讨其径向生长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评估黄山松种群的生长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罗霄山北、中、南三地分别建立了黄山松树轮宽度年表,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黄山松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罗霄山中部地区的黄山松相较南部和北部具有更大的生长共性特征,预示中部地区黄山松种群更易受到环境胁迫.自北往南,黄山松树轮宽度的自相关性减弱,而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前期生长的持续性对当年生长量的贡献减弱,而气候的限制作用增强;黄山松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北部受上年及当年生长季前期的热量和光照驱动,中部则受降水和相对湿度抑制作用明显,而南部则受热量的促进作用明显.

    黄山松径向生长气候变化罗霄山脉

    基于环境模拟的尾矿边坡水土保持植物筛选研究

    王甜刘丽婷周成钏赖国桢...
    45-5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尾矿边坡水土保持优良物种,选取江西5种乡土植物(芒萁、狗牙根、马唐、百喜草、三裂叶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模拟边坡种植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情况开展研究,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5种植物进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表明:(1)芒萁、狗牙根、马唐、百喜草、三裂叶薯种植后边坡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土壤容重范围为1.26~1.4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在41.26%~48.11%之间,土壤含水量在8.2%~27.6%之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改善顺序为芒萁>狗牙根>马唐>百喜草>三裂叶薯;(2)芒萁、狗牙根、马唐、百喜草、三裂叶薯种植后相对于裸地,径流输出量和土壤侵蚀量显著减少,平均减少了46.43%和66.89%,大小顺序皆为芒萁>狗牙根>三裂叶薯>马唐>百喜草;(3)采用TOPSIS法对5种乡土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芒萁>狗牙根>马唐>三裂叶薯>百喜草.综上,芒萁、狗牙根保持水土功能较强,在进行尾矿生态修复时可优先搭配芒萁、狗牙根,实现尾矿边坡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改良模式优化.

    尾矿修复模拟边坡水土保持地表径流土壤侵蚀

    城市高架桥底困难绿地改良——以深圳市丰盐路高架桥底绿地为例

    莫波许昌超冼卓慧张俊涛...
    51-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市丰盐路高架桥底困难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土壤改良剂改良原土,并栽植3种常用的耐阴植物鸭脚木(Heptapleurum arboricola)、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和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分析其适应性,筛选适生植物.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土壤pH值从8.3降至7.6,容重从1.42 g·cm-3降至1.27 g·cm-3.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相关土壤酶活性有显著提升(P≤0.05).适生植物筛选发现,鸭脚木栽植4个月后成活率维持在98%以上,盖度由57%提升到87%.八角金盘栽植4个月后成活率为80%,盖度无显著提升.红背桂栽植2个月后的成活率和盖度分别降至22%和14%,4个月后则分别只有18%和8%.分析根系性状发现,鸭脚木的扎根深度和根系生物量要显著高于红背桂和八角金盘(P≤0.05),红背桂根系生物量最低.鸭脚木在丰盐路高架桥底绿地表现最佳,可结合土壤改良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

    高架桥底绿地土壤改良适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