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研究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研究与管理
江西省能源研究会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江西省经贸委节能技术中心
能源研究与管理

江西省能源研究会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江西省经贸委节能技术中心

熊继海

季刊

1005-7676

pengyou218@sina.com

0791-88175707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能源研究与管理/Journal Jiangxi Energ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以及本省能源政策和法规,介绍省内外有关能源研究开发,综合利用、能源转换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省内外工矿企业节能成果和实用技术。读者对象为厂矿企业能源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能源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能源规划和管理干部及能源科技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效率及影响机制分析

    冯骁张澳群郝慧博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清洁能源产业化发展效率、机制,发掘能源潜力,是现阶段实现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五大"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宁夏为例,以四阶段DEA和Tobit模型分析清洁能源发展效率、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宁夏清洁能源发展效率整体偏高,均值为0。867;剔除环境因素后,发展效率有所下降,均值为0。765,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资金投入、政府干预及市场认可度对清洁能源发展效率提升有显著作用,同时自然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掘,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程度较弱。为进一步提高区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水平,需构建和完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增强成果转化程度、提高市场认可度,有效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清洁能源发展效率DEA模型Tobit模型宁夏

    江西省2000-2020年间NDVI的梯度效应

    喻艳菁吴小红石金明
    90-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江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的不同梯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评估其植被时空变化,有助于全省开展相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分析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采用线性模型拟合曲线法,研究了江西省在不同海拔下NDVI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梯度差异,同时探讨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NDVI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江西省低海拔地区NDVI呈现快速增长趋势,NDVI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梯度效应,高植被覆盖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度逐渐降低;此外,2000-2020年间,NDVI在不同海拔上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在不同海拔下,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高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逐渐增强,而低海拔地区的影响则逐渐减缓;在人类活动密集的低海拔地区,耕地面积占比最高(0。25%),草地面积占比最低,而中海拔地区主要以林地为主(30%~40%),其次为草地,高海拔地区则林地占比最高。研究结果为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梯度效应影响因素时空变化江西省

    化学刻蚀法制备BiOBr/Bi2O2CO3异质结及其高效脱除Hg0性能

    张景繁栗敏张倩倩张旭...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BiOBr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采用简单的化学刻蚀法制备出p-n型BiOBr/Bi2O2CO3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在荧光灯下脱除单质汞(Hg0)的性能;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对光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结构属性进行分析,阐明复合物表面或界面处电荷分离和转移的过程。结果表明:所制备Bi2O2CO3-3光催化剂的脱汞效率效果高达95%;SO2对Bi2O2CO3-3光催化剂脱汞性能抑制明显,但停止通入SO2后,脱汞性能可以恢复;荧光灯辐照对脱汞效率至关重要;强碱性环境下,过量的OH-与光照产生的空穴(h+)反应,会略微影响BiOBr/Bi2O2CO3的汞脱除性能。研究发现BiOBr和Bi2O2CO3异质结的形成会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增强光催化能力。机制分析表明,在光催化脱汞过程中,·O2-和h+为主要活性物种,·OH未参与反应。

    湿法光催化BiOBr/Bi2O2CO3单质汞脱除p-n型异质结

    动态垂直流强化过程中陶粒吸附污染物的特征差异

    邱霖刘勇江成聂发辉...
    109-11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不同陶粒作为湿地基质的吸附特征差异和应用价值,选择生物陶粒、页岩陶粒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垂直流吸附试验,并结合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深入探讨吸附性能与机制。结果显示:1)2种陶粒均有良好的表面结构和丰富的物相组成,表面均富含金属元素,有其良好的吸附性能。2)在静态吸附试验中,2种陶粒的TP(总磷)理论饱和吸附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生物陶粒更是高达1 156。43 mg/kg。动力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吸附过程存在多元化途径。同时,2种陶粒的解吸风险小,长期使用不易造成二次污染。3)动态垂直流试验中,陶粒初期对N、P及有机物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但随着试验的进行,吸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吸附疲态,以页岩陶粒最甚。但去除率仍能维持在50%左右,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去除效果。基于试验结果和机制分析发现,2种陶粒具有良好的湿地基质应用价值,并有助于改善水质中的DOM(溶解性有机质)组分。

    人工湿地陶粒动态垂直流吸附特征差异

    间断布类水滴型肋微通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樊凯伦李树谦周鹏程刘琪...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间断微通道散热器的综合性能,在间断区布置类水滴型肋柱,并将其与间断和平直微通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特性、流动阻力特性及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在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间断布肋微通道的传热系数和压降比平直微通道平均高17。22%和20。62%,比间断微通道平均高9。76%和23。53%。此外,间断布肋微通道的综合性能评价系数比间断微通道平均高3。01%。与前两者相比,间断结构与类水滴型肋柱组合在两相流换热中的应用表现出了更优的换热性能。

    间断结构类水滴型肋传热特性流动阻力特性

    斜温层储热罐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军黄龑王恒涛梁严...
    126-13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斜温层储热罐的动态特性,建立了一维非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储热罐内斜温层的变化规律,工质质量流量、储热罐径高比和热流体温度对斜温层储热水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热过程的进行,储热罐内斜温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工质质量流量越大,斜温层的移动速度越快,斜温层厚度越大,斜温层厚度可增加6。7%;储热罐径高比越大,斜温层的移动速度越慢,斜温层厚度越小,斜温层厚度可下降8。3%;热流体温度对斜温层运动特性没有影响,但热流体温度越高,斜温层厚度越大,斜温层厚度可增加7。7%。

    斜温层储热罐性能动态特性

    聚烯烃基复合塑料热解动力学特性

    江平于洁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复合废塑料的热裂解机制,对2种不同的复合塑料在不同升温速度下进行了热重实验。采用KAS和FWO方法对热重实验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获得了样品的活化能分布;采用Malek法和C-R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最适合的热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结果表明:PE/PET和PE/PA样品热解过程分为两步反应,PET和PA要先于PE裂解;PE/PET样品热解后会生成少量焦炭;PE/PET样品活化能为221。62~280。67 kJ/mol,PE/PA样品活化能为202。86~266。63 kJ/mol,2种塑料样品的活化能随着热解反应的进行均呈现上升趋势;CPW1和CPW2热解反应符合R2几何收缩模型。通过本研究,掌握了复合塑料的热解机制,获得了反应活化能和反应模型,对于复合塑料的热解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塑料动力学分析反应模型活化能

    修锉叶片出口形状对固液两相流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徐明建尚勇符杰李福鑫...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修锉叶片出口对固液两相流泵性能的影响,对比转速为180的离心泵叶片出口分别进行了 4种不同形式的修锉,在ANSYS-CFX软件中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各修锉方案对该泵外特性,不同颗粒浓度和颗粒直径对泵的内流场、湍动能以及固相颗粒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液两相条件与清水条件下的外特性相似,在设计工况下效率最大相差0。59%;但修锉叶片出口工作面(YL2)能够提高泵的水力效率,修锉叶片出口背面(YL3)能够增加泵的扬程。固液两相条件下,湍动能强度会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颗粒浓度下湍动能强度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方案YL3、YL4能改善前盖板与叶片背面的固相颗粒分布,达到降低磨损的效果。采用方案YL3可设计出性能最优的固液两相流离心泵。

    离心泵修锉叶片出口湍动能分布固相颗粒分布

    反应参数对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的影响

    顾凡阙志刚付尹宣黄蓉...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含水率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采用间歇式高压石英反应器,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400~550 ℃)、反应时间(1~10min),以及餐厨垃圾质量分数(5%~20%)等条件下对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提高31。73%和640。77%,气体产物中CO2体积分数减少53。94%,而H2、CH4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207。84%、377。62%;增加反应时间,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在5 min处达到最大,分别升高2。89%和61。49%,气体产物中CO2体积分数降低3。07%,而H2、CH4体积分数分别升高144。27%和148。11%;增大餐厨垃圾占比,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降低76。67%和59。80%,气体产物中CO2、H2、CH4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17。24%、217。48%、121。12%。在550℃反应温度、10 min反应时间、5%餐厨垃圾质量分数下,餐厨垃圾的超临界水气化效率最高,可高效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可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

    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氢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占比

    分布式光伏建设基础施工标准比较

    宇文璞玉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技术门槛低,未能形成一套广泛认可的建设工艺标准,部分项目存在设计能力差、技术水平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总结了一套系统性的工程质量规范标准。确定了建筑与结构需满足的技术规范、荷载报告格式以及轻钢厂房和水泥屋面荷载要求,上人水泥屋面承载约200 kg/m2,4倍于非上人水泥屋面一般承载,增加光伏组件与支墩会增加原屋面承载;明确了彩钢瓦和水泥屋顶基础工艺标准,水泥墩平屋面配重基础施工应满足截面尺寸偏差≤±10 mm,表面平整度±5 mm以内,预埋件水平偏差≤3 mm,防水材料大于基础边缘10 cm;指出了组件的搬运与堆放、压块与固定过程中的规范,压块应选取M8螺栓,扭矩范围12~16N·m,夹具必须与组件边框保持8~11 mm的重叠部分,单个压块压接长度≥60 mm;总结了质量提升部分细节,包括检修步道对于主干通道宽度应≥500 mm,分支通道宽度≥400 mm;防雷接地电阻应<4 Ω及MC4接头采取组件厂家原装接头,接头间的连接力≥310N,力矩为2。0~3。0N·m等。通过规范化上述工程建设标准,可改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降低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故障率,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运行水平。

    分布式光伏荷载与加固光伏建筑一体化工艺标准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