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罗奇祥

月刊

1001-8581

jxny@163.com

0791-87090763 87090630

330200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江西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CSTPCD
查看更多>>《江西农业学报》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园林、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江西农业学报》系国家科技部评定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本刊2005年度影响因子为0.406,最近5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91,他引率0.92,基金论文率0.38,居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江西农业学报》为月刊,国内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期160页, 彩色封面,逢月末出版,每期订价10.0元,全年订价120元。需订阅者可直接将杂志订阅款寄至本刊编辑部。地址:330200 南昌莲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学报》编辑部。本刊投稿专用电子信箱:jxny@163.com或jxny@chinajournal.net.cn,电话:0791-7090630欢迎订阅,欢迎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象因子与播期调控水稻籽粒灌浆关系的研究

    于秀娟丛宇辰丛会林王智宇...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东北地区适宜的水稻播种日期,以通禾822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播期处理:4月10日(S1)、4月20日(S2)、4月30日(S3)、5月10日(S4)、5月20日(S5)、5月30日(S6),探讨了气象因子与齐穗后的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籽粒灌浆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播期从4月10日推迟到5月30日,水稻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时期缩短,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下降主要是由结实率和千粒重引起的,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低主要与活跃灌浆期、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有关,而活跃灌浆期、灌浆速率受齐穗后有效积温、日最高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显著.(2)在播期内,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最大灌浆速率随着有效积温的增加和日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加的趋势.(3)播期的延迟导致水稻在灌浆期遭遇大量降雨,从而造成水稻灌浆速率下降、产量减少;影响籽粒灌浆和千粒重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积温.在当地气候条件下,4月20日播种处理的水稻灌浆性能较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提高有效积温的生产效率.

    气象因子播期水稻籽粒灌浆千粒重有效积温

    广西双季早稻高温热害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谭孟祥何燕莫建飞谢映...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利用广西89个国家级气象站1970-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和广西各主产市(县)早稻种植面积、产量资料,以及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等,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筛选风险评估指标,采用灾害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等技术方法构建了广西双季早稻高温热害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对广西早稻高温热害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和精细化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广西早稻高温热害的综合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左江河谷、右江河谷区域和桂中盆地等;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和桂北山区.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早稻生产趋利避害、优化布局、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

    双季早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精细化区划

    不同烘烤工艺对多雨烟区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

    刘勇夏昊晏泉洪张雄峰...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度点的不同升温、稳温程序设置4个烘烤工艺处理,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对云烟87不同部位的烟叶开展了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处理1(对照)相比,处理2(在变黄中后期按38℃→40℃→42℃的程序升温、稳温,在定色前中期按42℃→45℃→48℃→50℃分步升温、稳温)提高了云烟87各部位初烤烟叶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和感官质量,其上中等烟比例平均提高了1.40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平均提高了3.37个百分点,青筋烟比例平均下降了1.50个百分点,中、上部烟叶的感官质量得分分别提高了1.67和2.17分.此外,变黄期不同升温速率会影响云烟87下部烟叶的叶耳是否烤青,但对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无明显影响.定色期不同升温速率对烟叶颜色、光滑僵硬烟叶的产生影响较大.

    烤烟烘烤工艺云烟87烘烤质量多雨烟区

    光谱技术在果树叶片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栗方亮孔庆波张青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谱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多元素同时监测、不需要消耗化学药品、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其可以实现作物单株和大样本的营养诊断和分析.综述了光谱技术在果树叶片大量元素(N、P、K)、中微量元素(Ca、Mg、Fe、Mn、Cu、Zn)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领域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果树叶片光谱技术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瑞昌山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周平王礼献黄国勤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昌山药是江西省瑞昌市的特色农产品之一,通过探讨瑞昌山药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瑞昌山药发展面临的病虫害影响、种质资源退化、轮作周期长和认知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健全瑞昌山药病虫害防治体系、种质监管体系、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和名牌培育推广体系的对策,以提升瑞昌山药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瑞昌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瑞昌山药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作出积极贡献.

    瑞昌山药特色农产品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

    基于3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周米生王陆军姜春武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波尼、马汉、卡多、赛普洛斯、贝壳等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对象,定期对核桃果实的纵径、横径的生长量进行观测,通过果实解剖掌握果实的发育阶段,最后分别应用Logistic模型、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对果实的两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的两径生长均呈现出典型的"S"形曲线,且纵径的累计生长量始终大于横径;三次多项式对果实的两径拟合效果均优于Logistic模型和二次多项式,其中三次多项式的拟合系数均超过0.991,且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三次多项式能够更好地拟合薄壳山核桃果实的发育过程.拟合方程可确定不同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间节点,结合果实解剖结果,可揭示各品种果实的发育进程.

    薄壳山核桃果实果实生长发育Logistic模型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

    烟草嫁接组合对根结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李乾坤徐兴阳杨艳梅王连花...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温室对以品种G278、G279、板桥B为砧木,以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为接穗的9个烟草嫁接组合进行盆栽试验,接种最常见的南方根结线虫,采用病理学指标聚类分析法、生物学指标以及病理学指标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了烟草嫁接组合对根结线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板桥B+K326、G278+云烟87、G279+K326、G279+云烟87、G278+K326、G278+红花大金元、G279+红花大金元、板桥B+云烟87和板桥B+红花大金元等嫁接组合抗根结线虫病,砧木和接穗品种中K326、G278、G279表现为抗病,云烟87表现为中感,板桥B表现为中抗,红花大金元表现为感病.采用嫁接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烟草品种对根结线虫病的抗性.

    烟草嫁接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21在薏苡植株体内的定殖研究

    余亿普凤雅王兵兵黄军...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含有抗生素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在菌株L21(Bacillus velezensis)中,旨在深入研究内生细菌与薏苡植株的互作.采用自然转化法,将质粒pHT01-P43GFPmut3a转入薏苡内生菌L21中,获得了工程菌株L21-GFP,并测定了L21-GFP和L21的生长曲线、遗传稳定性、功能稳定性;用浇灌法将L21-GFP导入薏苡植株体内,并用荧光显微检测其定殖情况.结果表明:L21-GFP和L21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和拮抗活性之间无明显差异,均在培养8 h后从缓慢生长期进入对数生长期;pHT01-P43GFPmut3a能在L21中稳定遗传,转接40 h后的稳定性为63%;工程菌株L21-GFP能够稳定地定殖于薏苡植株体内,其中定殖于根部的菌体密度最大,达到106 cfu/g.由此可知,L21-GFP在薏苡体内定殖能力强且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薏苡贝莱斯芽孢杆菌定殖能力质粒

    绿肥植物对咖啡园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影响

    付兴飞胡发广李贵平李亚男...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绿肥植物对咖啡园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于2021年7月和11月采用目光搜寻法对常规种植(CK)、大翼豆种植(ML)、新诺顿豆种植(NW)3种类型咖啡园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功能团的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常规种植咖啡园采集到节肢动物22种161头,大翼豆种植咖啡园采集节肢动物34种108头,新诺顿豆种植咖啡园采集节肢动物27种101头.绿肥种植模式咖啡园各功能团的Margalef、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均高于常规种植咖啡园捕食性功能团的,而常规种植咖啡园天敌功能团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绿肥种植模式咖啡园各功能团的;绿肥种植模式咖啡园节肢动物群落的Ss/Si和Sa/Sp指数均高于常规种植咖啡园的.典型对应分析表明,绿肥种植模式咖啡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更多;绿肥种植模式咖啡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更高,天敌与植食性害虫的相互制约关系更明显,更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绿肥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咖啡园

    H1亚型禽流感病毒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曾婷婷李孟谢芝勋李丹...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H1亚型AIV的HA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PA),通过RT-PCR方法优选出1套引物,进而优化体系的反应温度、最佳探针及引物浓度,使用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并探索该方法能达到的最短反应时间,利用侧向流动免疫(LFD)试纸条观测反应后的结果,最终建立检测H1亚型AIV的 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 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在探针工作浓度为0.14 mmol/L,37℃条件下反应20 min,可最低检测到1.5×102 copies/反应的H1亚型AIV RNA,其他常见家禽病原体未见阳性反应.该方法与RT-PCR及鸡胚分离鉴定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可满足H1亚型AIV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的需求,为基层兽医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H1亚型AIV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RT-RPA-L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