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改进霍夫梯度变换的纱笼坐标检测方法研究

    冉宇辰黄民王文胜李天剑...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筒子纱染整车间纱笼坐标的检测方法是借助激光和尺子进行人工测量,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针对纱杆顶端圆的测量及定位这一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连通域和霍夫(Hough)梯度的顶端圆检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轮廓进行梯度计算,Hough圆心位于连通区域内则为有效圆.然后,通过区域面积和圆度筛选出的区域质心坐标作为圆心坐标,并将输出数据显示到人机交互界面中.经现场验证,该方法完成一个纱笼坐标的检测只需要6min,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误差可限制在1mm以内时,准确率和稳定性能够达到95%,满足实际测量需要.

    机器视觉检测机器人控制圆形

    小切深磨削过程中机械应力理论与试验研究

    张晓晓梁国星吕明郝新辉...
    100-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磨削加工过程中机械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建立了磨削机械应力理论模型.针对40Cr材料进行小切深磨削试验,基于磨削力在磨削弧上的三角形分布计算了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应力,研究了工件磨削区内沿着磨削方向上机械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工件表面沿着磨削方向上的机械应力在砂轮切入点处为拉应力,并在磨削弧上先增大后减小,靠近砂轮切出点时急剧变化产生压应力,在切出点时达到最大值;在小切深磨削中,沿着磨削方向上的机械应力作用深度有限,随着深度方向衰减较快;根据小切深磨削的试验结果,建立了磨削后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与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的经验公式,这对残余应力的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小切深磨削机械应力磨削弧

    修正LBM对SiO2浆体在浆料直写中的流动分析

    姜杰顾海张捷李彬...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浆料直写技术作为陶瓷材料成形新兴技术3D打印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对简单形状工件的快速成形.以单螺杆挤出机为出料结构,以SiO2陶瓷粉末为主要原材料,制备成形所需的混合浆体,利用流变仪进行流变实验,通过MATLAB进行拟合后获得浆体的流变方程,提出修正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浆体在螺杆中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修正LBM可以有效模拟陶瓷浆体的流动.数值分析结果显示SiO2陶瓷浆体的流动主要集中在相邻螺棱的中部且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浆料直写SiO2格子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

    数字高程模型下刮板输送机形态预测模型研究

    代旭东谢嘉成王学文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无人、智能的自动化开采煤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刮板输送机作为综采工作面中重要组成设备之一,其姿态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煤层底板钻孔数据建立基于TIN的DEM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刮板输送机当前姿态信息对各节中部槽的实际位置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将刮板输送机在DEM中定位,根据推移距离读取推移后刮板输送机底部栅格点的高程数据,依据读取的高程点建立数学模型计算预测推移后各节中部槽的姿态.利用相应试验装置对预测的姿态信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欧拉角误差在0.6°以内,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在综采工作面数字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刮板输送机数字高程模型姿态预测欧拉角

    装载机动臂焊后变形机械矫正研究

    成勇金隼徐武彬刘强...
    113-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臂制造质量是装载机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影响动臂制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动臂焊接后的铲斗孔端与车架孔端的收缩变形,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机械液压矫正工装并参照油缸推出量对其进行重复矫正来减小变形量;运用solid-works 对动臂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sysweld软件对动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焊接后的应力图和变形量;建立变形后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矫正过程焊缝处并未产生位移变化量,通过对动臂板矫正后焊缝残余应力分析得知,焊缝处残余应力峰值均未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极限应力值;最后通过实验来测量焊缝处的应力,与仿真分析结果大致相同.从而证明焊后变形机械矫正的可行性,为动臂机械矫正提供了支持.

    动臂机械矫正残余应力

    S型焊接金属波纹管振动分析与试验

    王宏飞尼加提·玉素甫买买提明·艾尼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型焊接金属波纹管振动问题,首先,利用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型号波纹管固有频率及其频率规律.然后,利用轴系润滑与动力稳定性试验系统进行振动试验测试,得到了不同型号波纹管在激励转速和实际工作转速下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各型号波纹管的前6阶振动固有频率的径向频率值,揭示了波纹管的振动机理和实验测试影响因素,阐明了波纹管的数值建模方法和试验测试技术,这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密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焊接金属波纹管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振动试验对比分析

    工程陶瓷恒定进给速度套孔加工试验研究

    郑雷秦鹏吕冬明韦文东...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陶瓷硬度高、脆性大,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目前,多采用恒定压力磨削的方式进行孔加工,但孔加工时间不确定、效率低,工具磨损严重.采用新型薄壁金刚石套料钻对Al2O3工程陶瓷进行恒定进给速度孔加工试验研究,从孔口质量、轴向力、孔壁表面粗糙度以及工具磨损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工艺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薄壁金刚石套料钻头可以实现工程陶瓷的恒定进给速度孔加工,并具有良好的加工质量和工具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工程陶瓷的工程化批量孔加工提供参考.

    工程陶瓷薄壁金刚石套料钻恒定进给速度工具磨损

    基于eM-Plant的异型烟分拣系统仿真优化及应用

    杨旭东蒲睿强徐明阳胡渊富...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目前烟草配送中心作业的异型烟分拣需求量增大、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某烟草公司为例,项目团队研发了 一套安全高效全自动异型烟分拣流水线.设计了基于eM-Plant软件的仿真模型,模拟了订单输入到自动分拣、合单、码垛、裹膜系统的作业流程.实现了全自动异型烟分拣系统的功能并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特点、原理及关键技术,并依据仿真结果,提出了作业系统流程优化的思路和方案,改进后的系统分拣效率提升15%.通过现场的安装调试,全自动异型烟分拣流水线运行性能良好,完成了对异形烟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的要求.

    系统仿真eM-Plant异型烟分拣系统配送中心码垛机器人

    高功率密度电机冷却流道的研究

    李成功杨建玺赵远方金乐佳...
    129-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高功率密度电机的散热成为汽车性能提升的关键问题.液冷电机通过流道以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带出,而冷却流道的设计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运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对某型号液冷电机常用的四种流道性能做了全面对比,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一般情况下液冷电机流道的选型及设计方法,并以某60kW永磁同步电机流道为研究对象,按照流道设计的方法,兼顾流道冷却效果和流道进出水口压差,比较四种流道型式的特点,选择最优流道结构型式,对于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液冷电机流道设计四种流道散热压差

    基于特征识别的AR智能配合装配研究

    赵迪徐臻胡立宏李西兴...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增强现实(AR)装配技术中进行手动零件装配时,其零件配合环节装配位置不准确且操作复杂的问题,这里提出基于特征识别的AR装配配合方法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虚拟装配的效率.首先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进行模型的平面与轴孔特征识别,然后将零件模型与其特征的对应向量导入到Unity3D物理引擎中对配合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将完成的装配系统在HoloLens AR眼镜中进行操作实验.实验表明,使用自动配合方法的AR装配系统在装配效率上比传统CAD装配效率更高,操作方式便捷且AR装配者操作沉浸感更好.

    增强现实虚拟装配特征识别HoloLens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