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车辆状态估计研究

    姬鹏徐硕硕赵一凡张孟博...
    43-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粒子滤波存在的粒子退化和样本枯竭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粒子滤波(SAPSO-PF)车辆状态估计算法.首先基于Dugoff轮胎模型建立了汽车7自由度车辆模型.然后利用SAPSO-PF算法通过对低成本传感器测量到的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和各车轮轮速信号,准确估计车辆的纵向速度、侧向速度以及横摆角速度.并在Carsim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以实车场地实验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多工况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运用SAPSO-PF算法对车辆纵向速度、侧向速度横摆角速度的估计有良好的准确性.

    状态估计车辆动力学SAPSO-PF仿真验证

    水滴形活塞冷却油腔振荡传热数值模拟与优化

    刘庆刚耿泽伟朱海荣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LUENT软件中的VOF多相流模型对某发动机水滴形活塞内冷却油腔中机油的振荡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机油在活塞内振荡流动时空气和机油的体积分数瞬态分布情况,得到了壁面传热系数随活塞转速、行程和机油填充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活塞壁面传热系数随着行程和转速的上升而上升,转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但随着充油率的上升,传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最佳充油率范围在30%-50%之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获得了最优方案,并与该发动机原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壁面传热系数比原设计方案提高了约16%.

    活塞冷却油腔振荡传热VOF模型数值模拟

    基于CPSO算法的风力机变桨距自抗扰控制

    贾建芳张吉宣戴媛媛曾杰...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风力机控制系统在不同风况下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桨距自抗扰控制器,估计和补偿了系统未知环节和外界扰动,实现输出功率在不同风速下稳定输出.针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多且难以整合的特点,融入混沌粒子群优化(CPSO)算法优化控制器的参数,减少了参数整定的数目,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和效率.对额定功率为300 kW的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作用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调节风速变化引起的输出波动,能够使控制系统输出平稳且超调量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整定

    分布式电推进系统与机翼的综合设计

    佟刚薛奎举戴佳哲王锋...
    56-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款超轻型电动飞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电动力推进系统,并对机翼几何尺寸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提出了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参数与机翼几何参数的综合设计方法.在机翼前缘布置多个电动螺旋桨,利用其滑流效应提高了空气动力效率并降低机翼面积和结构重量.从动力性,结构重量,续航时间和航程方面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分布式电动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为182km/h,大于参考机型最大平飞速度175.5km/h,满足动力要求.机翼面积减小36%,体积减小将近一半,动力系统与机翼结构的总重量减轻31.7%,飞机空重减少7.29%.电池能量增加36.61%,续航时间延长45.71%,航程增加64%.展现出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巨大优势与发展前景,并为分布式电动飞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分布式电推进滑流综合设计性能验证减轻重量增加航程

    飞机起落架用难加工材料钻削性能试验研究

    申琪张昌明王永鑫贾吉林...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300M、A-100两种超高强度钢以及TC18钛合金进行钻削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测量了不同参数下的钻削力,对钻削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相同铣削参数、不同材料下的钻削力进行了分析,又对相同的材料、不同的钻削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不改变其余参数的情况下,减小轴向力可通过增大主轴转速、减小进给量或增大步进量来达到目的.钻削三种材料,钻削300M钢时的轴向力最小,钻削A-100钢时的轴向力最大.钻削A-100钢时的轴向力比钻削TC18钛合金时的轴向力约大80%,钻削300M钢时的轴向力比钻削TC18钛合金时的轴向力约小10%.

    超高强度钢300M钢A-100钢TC18钛合金钻削试验轴向力

    汽车悬架减振器换向冲击与异响的试验研究

    孙晓帮闫丹丹陈双潘鹏飞...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减振器出现的异响问题,首先分析了改进前后两组换向阀的工作过程、结构区别,以及经过改进后的新换向阀系对研究减振器换向冲击的影响.然后针对两组换向阀系进行整车异响的试验研究和基于Ramp激励的MTS试验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换向过程中,使用改进的新换向阀系结构,低速时减振器在压拉过程中的冲击减小、异响问题得到改善;在高速时,减振器在拉压转换处的冲击增强,出现冲击突变.得出结论,通过调控减振器活塞的换向阀系结构,减振器的异响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在改善异响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减振器换向阀换向冲击异响试验研究

    基于小波阈值与CEEMDAN联合去噪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别锋锋张仕佳裴峻峰徐鹏青...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主要的故障源之一,它的失效将直接导致整台设备的运行失常.针对其典型故障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与CEEMDAN联合去噪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利用CEEMDAN算法对降噪后信号进行分解,基于互相关系数分析提取典型的IMF分量,并对所提取的IMF分量进行时、频域特征分析,从而进行故障诊断.首先通过对模拟信号完成CEEMDAN法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优于EEMD分解,继而以模拟实验为验证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了小波阈值和CEEMDAN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中的有效性.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小波阈值CEEMDAN

    混合制冷剂离心压缩机叶轮设计与研究

    张周卫张梓洲田源
    72-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2、CH4、C2H4、C3H8、C4H10、i-C4H10六元混合制冷剂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对混合制冷剂用离心压缩机叶轮进行研究与分析,完成冷剂压缩机叶轮及扩压器的一维方案设计和子午流道修正;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改变甲烷含量的六元混合制冷剂在叶轮流动过程中的物性参数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六元混合制冷剂中甲烷含量对叶轮出口压力场、速度场及压缩机多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叶轮满足性能要求,混合制冷剂中甲烷含量过多会增加压缩机功耗,降低多变效率,数值模拟结果为叶轮增压过程中的混合制冷剂配比研究提供参考.

    混合制冷剂离心压缩机离心叶轮冷剂配比数值模拟

    ANSYS Workbench的人字闸门底枢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赵新泽赵俊伟陈波秦红玲...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字闸门底枢结构特点,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人字闸门底枢的三维非线性接触分析模型进行建立.使用有限元计算方式,在Static Structural(ANSYS)中对人字闸门底枢的接触应力进行仿真计算,获取了轴瓦、蘑菇头不同部位接触应力大小、位置、分布计算结果.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分析中发现两种方法结果相近,表明用ANSYS Workbench对人字闸门底枢接触问题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计算结果符合底枢在真实情况下的受力;在满足一定的工程精度条件下,可采用人字闸门底枢有限元仿真来快速获得相关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人字闸门底枢接触应力有限元经验公式

    新型空心圆柱滚子的承载性能研究

    魏云玲刘彦奎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理的普通空心圆柱滚子,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轴承的接触应力,改善或消除接触应力的"边缘效应",但对于降低等效应力意义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空心圆柱滚子,根据接触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合理建立了新型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新型空心圆柱滚子可以很好的解决滚动体与滚道接触时的等效应力"边缘效应"问题.研究结果为新型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承载性能空心滚子等效应力边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