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缩口件不同过渡段形式的变形机理研究

    张国智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缩口件过渡段变形成形机理.将宏观塑性理论的能量法及矢量分析解法相结合,建立了缩口件不同过渡形式的克服总能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不同过渡形式的铜管缩口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此外,依据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过渡形式对成形的影响,可知,直线段过渡所克服阻力最小,凹圆弧过渡所克服阻力最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缩口件过渡优化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得到的变形规律可为精密缩口工艺控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缩口件过渡变形机理总能量直线段凹圆弧

    汽车安全带带感系统动力学研究

    赖泽豪杜群贵
    52-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感系统作为汽车安全带中的关键机构之一,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具有极大影响.分析安全带卷收器的锁止工作原理,建立带感锁止系统的等效机构模型,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分析带感机构中核心结构参数对系统锁止加速度以及织带拉出长度的影响,确定带感机构中带敏弹簧的刚度以及弹簧的初始压缩量的参数设计范围,通过实验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汽车安全带锁止性能的稳定性提供保障,为安全带锁止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带带感系统动力学分析锁止性能

    机械臂轨迹的阻抗滑膜控制

    刘慧博孙昌琦任彦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臂在接触操作物时进行移动时位置会产生偏差,导致两者之间会有作用力,该作用力将会对操作的物体产生破坏.所以先对机械臂采用滑膜控制,去控制机械臂更好的跟随路径.但是由于滑膜控制会产生抖振,所以改变滑膜控制的切换函数,减弱控制系统的抖振.在此基础上考虑机械臂末端位置的偏差,将阻抗控制和改进后的滑膜控制结合,减少滑膜控制中的抖振,控制机械臂末端力的接触力在合适范围之内,同时要让机械臂能够很好的跟踪预定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双曲正切为切换函数的滑膜控制,能更好的降低控制器的抖振,而且将改进的滑膜控制和阻抗控制可以更好的控制机械臂末端的压力,同时机械臂末端也能将好的跟踪设定曲线.

    机械臂轨迹控制滑膜控制切换函数阻抗控制

    基于粒子群算法纯电动汽车传统优化设计

    吉协福刘祚时
    60-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纯电动汽车更好适应城市路况,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以某型单挡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整车设计参数和动力性能参数上,合理匹配两挡AMT变速器.以加速时间最短和百公里能耗最少为优化目标,以整车动力性、能量消耗和传动系统速比为约束条件,搭建Matlab/Simulink与Isight联合仿真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动系统速比进行优化,优化后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循环工况下,百公里能量消耗降低了 2.6%,(0~100)km/h加速时间缩短了4.7%,并进行实车试验,验证仿真合理性.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粒子群算法优化仿真

    采煤机摇臂传感器优化配置

    王晓波丁华张小刚杨亮亮...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监测采煤机工作时摇臂内部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采煤机摇臂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法.以MG1000/250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摇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摇臂壳体模态分析获取实验所需的位移模态数据,然后利用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对采煤机摇臂的传感器配置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优化结果.综合考虑优化结果与采煤机实际作业环境,研究得到合理的传感器配置方案,为采煤机摇臂的传感器配置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均优于传统模拟退火算法.

    采煤机摇臂模态分析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传感器优化配置收敛性

    车辆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研究

    张丽萍刘猛刘志刚谢黎明...
    69-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并使其控制系统的性能更加完善,本文中研究一种ACC系统建模和分层控制方法.采用Prescan与Simulink建立了 一种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上层结构通过最优控制理论计算出理想的期望跟车加速度,下层结构将期望跟车加速度作为输入量对车辆进行相应的加速和减速控制,通过对汽车距离差和相对速度的计算和推理,实时调整本车加速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巡航控制系统可以较好的实现车辆自适应巡航功能,并且保证良好的跟踪性、安全性和适应性.该控制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能够消除系统偏差等优点.

    Prescan软件分层控制自适应巡航联合仿真

    力量训练器抑振参数集的知识表达及映射方法

    罗丽娜谭保华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训练器振幅过大会在训练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也会降低器械自身的使用寿命,为将振动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出了一种核心力量训练器抑振参数集的知识表达及映射方法.利用达朗贝尔原理计算训练器连接轴间隙的偏心量求解出质心线速度矩阵,结合各连杆受力情况构建运动学模型.采用正弦-梯形函数根据动力模型规划振动抑制曲线,并将曲线中角速度参数化,利用离散角位置差值计算出映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降低核心力量训练器振动,满足核心训练器抑振的基本需求,表达及映射结果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轴间隙偏心量达朗贝尔原理线速度矩阵运动学模型正弦-梯形函数离散角位置差值

    车辆质心侧偏角容积卡尔曼滤波软测量方法

    张婧张芝雨季晔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可靠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对于车辆路径跟踪和稳定性控制都十分重要.针对车辆质心侧偏角软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Adaptive Cubature Kalman Filter,AC KF)的车辆质心侧偏角耦合估计方法.建立了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和轮速耦合模型,基于ACKF设计了智能车行驶状态估计方法,其中在ACKF中设计了含自适应渐消矩阵的滤波增益,用来提高估计结果对于测量噪声的自适应性.此外,将轮速耦合关系应用到ACKF的测量更新中,利用传感器测量信息的冗余度提高估计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进行了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整体估计精度相比EKF分别提升了 9.83%和7.12%.

    车辆工程状态估计质心侧偏角自适应增益非线性卡尔曼滤波

    L小翼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张浩宮俞杨瑞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REL 5MW水平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未偏航状态和偏航状态下L小翼(β=45°、a=2m)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叶尖处速度矢量图可知,安装L小翼能够降低叶尖扰流下洗速度,改变叶尖环量分布,减小叶尖涡强度,延缓叶尖处气流与叶片过早分离,增大了叶片上下表面压差,在较宽风速范围内提高了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当风力机处于偏航状态时,L小翼对风力机功率增升作用随着偏航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风速的增大,功率增升作用先增大减小,在额定风速时功率增升效果最明显.L小翼增加了叶片转矩的同时降低了叶片输出转矩和轴向力的波动,改善输出电能品质,提高叶片抗疲劳性能,增加叶片使用寿命.

    L小翼水平轴风力机增功机理偏航状态气动性能

    方差分析法下激光陀螺仪机械振动抑制技术

    梁秀娟嵇海旭
    8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陀螺仪可以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但其自身机械振动影响其定位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析法的激光陀螺仪的机械抖动控制技术.设置一个弹簧阻尼系统,建立激光陀螺仪的机械抖动方程,对激光陀螺仪的正弦抖动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抖动轴的转角,利用laplace的变换和反变换计算激光陀螺仪零初值时和有初值时的抖动输出,并分析激光陀螺仪机械抖动控制的电路,在对激光陀螺仪建立机械动力模型和分析机械抖动电路的基础上,引入方差分析法,计算激光陀螺仪输出数据的速度,得出激光陀螺仪的抖动时间,分离激光陀螺仪中的误差源,最终实现激光陀螺仪的机械抖动控制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激光陀螺仪的机械振动,提高激光陀螺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激光陀螺仪机械抖动正弦抖动信号弹簧阻尼系统方差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