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机械电液驱动冷却系统特性研究

    刘哲纬张索
    197-20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重型机械的运行效率、保障其运行安全,设计了电液驱动独立冷却系统,并通过一维和三维仿真得到了该新型结构的运行变化规律,对新型独立热管理系统进行了样机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全工况范围内该新型电液驱动冷却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和节能特性,环境温度越低节能优势越明显;新结构内部流场分布均匀,表明结构设计合理.经台架测试表明采用独立冷却系统后,散热能力得到提高,热管理系统能够将系统的热平衡温度控制在91℃左右,控制效果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变量液压泵工作在2000r/min以上时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在60%左右.

    工程机械电液驱动冷却系统联合仿真工作效率

    微细铣削毛刺形成机理及尺寸的试验研究

    刘力吴贤沈剑云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细铣削是微小型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微细铣削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微小型零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微细铣削毛刺中顶端毛刺和出口毛刺的形成机理,随后进行单因素微细铣削试验,并观察毛刺形态特征,测量毛刺宽度尺寸.结果表明: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减小,逆铣边和顺铣边的毛刺形态分别由羽毛状毛刺和锯齿状毛刺转变为竖直状毛刺,顶端毛刺尺寸先略微下降后迅速增大,出口毛刺尺寸先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最小顶端毛刺尺寸为8.6μm,最大顶端毛刺尺寸可达到144.9μm.铣削深度的减小和主轴转速的提高,顶端毛刺和出口毛刺尺寸均逐渐减小.

    微细铣削切削参数毛刺形态毛刺尺寸

    多孔介质的汽车中冷器数值模拟与试验

    郑明强冯理蒋婷婷梁勇...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FD分析软件ANSYS Fluent对不同空气进口速度工况下的汽车中冷器的冷侧百叶窗翅片的局部模型进行三维仿真计算,获取多孔介质模型仿真所需的黏性及惯性阻力系数.通过多孔介质模型代替散热带计算整体中冷器的温度场及压力场,研究不同开窗角度对整体中冷器流动换热的影响.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因子发现,开窗角度为23°时,中冷器出口温度最低,中冷器的换热性能最好.三维模拟的模拟值与风洞试验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多孔介质模型的可行性.这为研究中冷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办法.

    流动换热多孔介质风洞试验结构优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轮胎标识点颜色识别

    张奇于源
    213-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检测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得益于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轮胎标识点识别是成品轮胎检测中重要环节.为提高轮胎标识点自动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轮胎标识点颜色识别方法.首先基于Hough变换对轮胎定位,得到标识点在图像中的有效区域,利用颜色直方图反向投影在该区域中获取候选轮胎标识点;然后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候选轮胎标识点进行颜色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轮胎标识点颜色识别的召回率为99.78%,精确率为99.93%,且识别速度为每张图片0.07秒,能够满足智能工厂对轮胎标识点颜色识别严格的高精度要求和实时性要求.

    轮胎标识点颜色识别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下肢康复设备的用户定制设计方法研究

    孙勇朱留宪冷真龙
    217-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下肢功能患者的自主康复训练与辅助站立问题,研究了 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和运动捕捉技术的少自由度下肢通用型康复设备定制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方法追踪手动标定的关节点位,以智能手机作为终端,获取关节的运动轨迹.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将得到的轨迹数据进行优化,工厂终端利用这些优化后的轨迹信息实现下肢康复设备的定制设计.当前已制造出物理样机,通过受试者的坐立运动(STS)物理相容性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用户定制设计计算机视觉运动捕捉无迹卡尔曼滤波

    基于SQP的小尺寸大承载隔振弹簧优化设计

    刘宇航圣小珍祁孟盂肖新标...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柱螺旋弹簧隔振器广泛运用于各类工程领域,然而当面对布置空间受限、承载较大的情况时,隔振弹簧需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针对某泵类设备隔振器小尺寸、大承载的顶层设计要求,借鉴高速动车组一系悬挂特征结构,选用了承载率较大的内外组合弹簧形式.然后,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的优化算法,对弹簧排布进行优化设计,得到2×2最优排布后,又对弹簧的中径、线径、圈数、高度等参数作了系统优化,最终得到满足各项设计要求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基于SQP优化算法,便捷高效,最大工作承载由37.9t优化到50t,提升幅度为32%,实现了隔振弹簧的小尺寸、大承载优化设计.相关研究可为小空间下大承载量的弹簧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序列二次规划隔振弹簧大承载优化设计

    基于实验修正法的机舱温度场仿真方法研究

    王梓宇彭宇明黄海波罗振...
    229-23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发动机舱温度场的研究对于机舱热管理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能够获得机舱内准确的温度场分布,针对表面结构较为复杂的排气歧管隔热罩部件,建立简化机舱结构的三维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对隔热罩模型表面进行分区,并进行了不同热源下热浸工况中机舱内温度场实验测试.通过实验数据修正的方法对机舱内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修正,对比模拟台架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数据,验证了采用此方法可提高仿真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为机舱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温度场数据.

    发动机舱耦合仿真实验对流换热热浸工况计算流体力学

    一种高效的点云去噪聚类方法

    钟文彬肖振远刘光帅
    23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向工程采用激光扫描设备获取点云数据时会引入无关离体噪声点,针对密度聚类法去噪时引起的内存占用较大、收敛时间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点云去噪聚类方法.首先,采用KD-tree建立点云数据的空间索引结构,选择点云的某一维度,找出最小索引核心点云.然后,沿着该维度方向在核心点云邻域外选择最近的未标记的点云扩展密度类.最后,分离出密度相连最大的点云类以完成点云去噪.实验结果表明,与统计滤波、半径滤波、密度聚类滤波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完整保留目标点云的同时能高效地去除离体点云噪声,提高了点云去噪的质量.

    噪声点密度聚类KD-tree核心点云密度类密度相连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间物料配送方法研究

    杨倩陈再良
    23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多种物料搬运设备的车间物料配送问题,考虑搬运设备运量约束、物料需求和线边缓存约束以及时间约束,构建了以搬运成本和线边库存成本最小化、装载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多种物料搬运设备协同调度物料配送模型;设计改进粒子群算法并给出使用此算法求解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助力器装配车间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将其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解优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且运行时间短.

    物料配送多种物料搬运设备协同调度改进粒子群算法

    永磁动静压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张运真吴阳赵亚东梁兴...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传统磨床传动式电机与角接触球轴承导致的加工精度低、拆卸加工困难等问题,采用动静压轴承和永磁同步电机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利用有限元对该主轴进行分析得出主轴的最大形变量为0.0020383mm,由此通过改进可以减小主轴的最大形变量,说明结构改进合理.首先,利用ANSYS对电主轴进行建模与静力学分析,其次,为了验证该电主轴的结构是否可靠,确定设计参数及可靠性评估参数,同时根据中心组合法产生样本并利用MATLAB进行响应面的拟合.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对响应面进行10000次抽样,利用MATLAB得出可靠性评估参数的分布特征,运算出可靠性为97%,证明了该电主轴结构有很高的的可靠性.

    动静压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可靠性响应面拉丁超立方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