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arge Vis降维与马氏距离结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评估方法

    丁浩伦陶建峰余宏淦赵言正...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谐波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其性能是影响工业机器人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其结构复杂且性能衰退具有强非线性,难以直接通过传统失效物理模型等理论计算方法对健康性能进行分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降维方法,实现对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的量化评估:该方法提取不同状态下的原始信号时域特征作为高维输入向量,利用LargeVis流形学习方法将高维数据的内蕴流形在低维空间中得到表征,并构造马氏距离度量,建立状态数据与健康值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终得到健康评估结果.通过加速寿命试验进行验证并与其他常见方法对比,该方法状态识别准确率高,鲁棒性更好,可快速实现数据可视化,能有效应用于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的健康评估.

    谐波减速器健康评估LargeVis算法马氏距离

    精密机床试验台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与分析

    袁峰彭绘舒秦东晨李济顺...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对于提高机床运行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有重要意义.基于Romax采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定压预紧、定位预紧和工况载荷对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的轴系模型为依据机床设计手册所设计的主轴结构,轴系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为7006C/P4.分析结果表明:定压预紧时轴承寿命较长,定位预紧时轴系刚度提高,主轴系统稳定性更好;在考虑工况载荷影响时,轴系刚度会随着载荷增大而增大,轴承寿命随着载荷增大而缩短.

    主轴系统Romax动态特性定压预紧定位预紧工况载荷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结构测点优化方法研究

    刘宏林徐一鸣刘宏月陆观...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字梁结构受力过程中测点数目过多及优化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思想及遗传算法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综合考虑受力状态识别误差与测点优化,进行了测点的筛选.首先将遗传算法的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融入粒子群算法中;其次在变异部分引入模拟退火的思想.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改善了标准粒子群算法的"早熟"、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测试函数对比改进粒子群算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性能,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稳定性更好,抗"早熟"能力较强,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工字型梁选点及受力状态识别仿真与试验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受力状态识别的测点选择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选择测点的受力状态识别误差均小于3%,在工程应用范围内,为受力状态识别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改进进粒子群算法测点优化受力状态识别

    关于扭力冲击钻轴承故障诊断预测方法的研究

    胡景松樊军马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扭力冲击钻滚动轴承易多发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支持向量机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并结合多维时态关联规则来判断轴承是否出现故障.主要借助抽样算法来形成向量集合,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识别效率,找到异常信号,并且对其来源进行判定,通过多维时态关联规则找出异常信号与故障类别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平衡转子动力学模型与搭建实验平台试验验证关联规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根据各信号的实时状态通过已建立的时态关联规则实时预测下一时间段的信号状态,从而达到实时预测的目的.实验表明,本故障诊断预测方法有效,能够识别和预测滚动轴承的90%的故障.

    SVM故障特征提取多维时态关联规则实时预测

    大吨位提升机箕斗过放液压缓冲系统冲击性能研究

    余阿东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箕斗易发生过放事故,提出了 一种新型箕斗过放液压缓冲系统.分析了缓冲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箕斗过放防撞缓冲系统数学模型,并基于AMESIM搭建了箕斗过放防撞缓冲系统仿真模型,首先对比验证了节流阀的缓冲效果,其次研究了箕斗冲击动能和系统关键参数对过放防撞缓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流阀对液压缸压力波动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其通径大小对箕斗位移基本无影响;箕斗冲击动能增大,箕斗位移和缓冲时间增大;箕斗过放冲击动能主要由溢流阀消耗,溢流阀开启压力增大,缓冲时间减小,箕斗最大位移减小,改变溢流阀开启压力可有效控制箕斗位移;由8个吸能防撞单元组成的大吨位箕斗过放缓冲系统冲击小,箕斗降速平缓,对实际工况的大吨位提升机箕斗防撞装置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箕斗过放液压缓冲节流阀溢流阀冲击大吨位

    融合应变响应的结构载荷/参数联合识别的EGDF法

    万志敏王婷曹健邵仁玉...
    27-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动载荷识别、参数识别都属于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致力于两者的联合识别,比如作者提出的EGDF算法.不过该算法与其他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连续识别方法一样,当仅用加速度信号作为反演的响应时,存在严重的载荷和位移识别信号的虚假低频漂移现象,其原因是加速度信号对于输入载荷的准静态分量不灵敏.考虑到应变信号包含有结构本征的低频振动特性,这里基于应变和加速度测量信号的融合策略,并应用模态缩减法拓展了原始EGDF算法.以平面桁架结构为数值仿真对象,验证了这里算法的有效性.

    载荷识别参数识别GDF法应变测量数据融合

    离心压缩机分流叶片长度与周向位置优化设计

    邵佳丰罗晨周怡君曹火光...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加权和法的压缩机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并构建了评价函数;然后利用评价函数分别分析了分流叶片的长度与周向位置分布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最后兼顾分流叶片的长度和周向位置分布来寻找性能最优的压缩机模型.结果表明当分流叶片向主叶片吸力面偏转时有助于改善流道内流体的流动特性;适当的分流叶片长度能抑制流体的过度扩张,但当分流叶片长度系数超过0.8时,由于进口叶片稠度过大会导致压缩机的流量与效率均大幅下降.当分流叶片长度系数为0.6并向主叶片吸力面偏转时能使压缩机性能最佳.

    离心压缩机分流叶片线性加权和方法评价函数

    传递路径分析在车内声品质优化中的应用

    曾发林魏良本商志豪徐求福...
    37-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款车型在40km/h粗糙路面行驶时,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主观感受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得到每条路径对于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量.其次,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实现传递路径分析与声品质相结合,有效识别出48条结构路径中后副车架左后、右后和右前安装点Z向三条路径对车内噪声烦躁度贡献最大.最后,结合模态分析和频谱分析确定为后副车架模态问题.通过调整后副车架衬套刚度,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路噪传递路径分析贡献量声品质衬套刚度遗传算法

    洛伦兹减摇稳定平台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刘强刘志国李衡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伦兹减摇稳定平台轴向支撑采用球面滚珠轴承和支撑体组件,由于加工误差、机械磨损、润滑油泄漏和外界温度变化等因素,存在非线性摩擦力.针对洛伦兹减摇稳定平台受到的可变摩擦力干扰,建立了基于洛伦兹磁轴承工作原理的偏转动力学方程,引入LuGre摩擦模型.采用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的方法对平台偏转系统控制器进行设计,并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适合用于实现洛伦兹减摇稳定平台的快响应和抗干扰控制.

    洛伦兹磁轴承非线性摩擦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平滑支持向量模型预测控制集气管压力

    李志刚孙益亮
    45-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气管的是炼焦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集气管压力的稳定,可以提高炼焦制气的效率,降低炼焦制气中产生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在工业中的应用,支持向量机(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在集气管压力的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在处理非线性的数据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平滑支持向量机模型,这是一个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平滑与非线性逼近功能相统一的系统模型,利用平滑度对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将平滑处理过的数据用于回归模型的预测控制.这里提出的方法,对唐山某钢铁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平滑支持向量模型对集气管压力的控制均方根误差较小,控制效果显著.

    集气管压力支持向量机数据平滑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