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水利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水利科技
江西水利科技

李荣昉

季刊

1004-4701

jxsk@chinajournal.net.cn

0791-88337594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1038号

江西水利科技/Journal Jiangxi Hydraulic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的水利水电方针政策,报导省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就,交流省内外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经验,介绍国内外水利水电行业的先进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雷泵站软土体改良设计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研究

    梁雷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合雷泵站工程场地软土体改良设计下蠕变力学特征,设计了三轴围压卸荷蠕变试验,并对改良设计参数、土体含水率影响蠕变力学效应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控制改良剂掺量,有助于迟缓加速蠕变出现时间节点,同时也可控制蠕变应变水平.开展保压恢复试验,不仅可迟滞改良土加速蠕变出现,同时也可延缓围压卸荷期;保压恢复时间愈长,试样的蠕变应变水平愈低.当改良土试样含水率愈高,试样会提前出现加速蠕变,围压卸荷初期的减速蠕变持续时长愈大,稳态蠕变速率也愈高.论文对相关工程软土体的改良设计以及围压卸荷蠕变力学试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合雷泵站软土体围压卸荷蠕变保压恢复

    鄱湖灌区水工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破碎带波动特性研究

    彭世琥
    318-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工隧洞的断层破碎带问题一直是其开挖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为确保隧洞在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隧洞开挖前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准确预报隧洞前方的地质岩性情况.本文依托国家172项重点水利工程"鄱湖灌区四干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结合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预测前方围岩地质情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电磁波和地震波在充填土介质中传播特性,可判断破碎带的位置、规模,现场试验也验证了 GPR和TGP探测技术在隧洞预报破碎带方面的准确性,但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需要专业的数据解译人员,同时还要结合前期地质勘查资料,进而综合研判隧洞不良地质段.本文研究成果为隧洞破碎带的超前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借鉴.

    断层破碎带波动特性地质雷达

    基于InVEST模型的潦河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胡克龙付莎莎
    326-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潦河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本文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对潦河流域3期生境质量及其退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20年潦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其次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耕地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呈现增长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较为明显.从空间上来看,潦河流域生境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生境质量高等级占比最大,均在65%以上.生境质量退化程度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期生境质量指数均值分别为0.783、0.777、0.770.从时间上来看,生境质量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生境质量退化程度则呈现出退化加剧且有向西北方向蔓延的趋势.

    生境质量时空演变InVEST模型土地利用变化潦河流域

    堆石料缩尺效应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刘赛朝瞿常杰石北啸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堆石料的缩尺效应影响其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对某堆石料开展的超大型三轴(试样尺寸分别为直径500 mm,高1000 mm最大粒径为100 mm)和大型三轴(直径300 mm,高700 mm最大粒径为60 mm)剪切试验,用PFC3D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进一步探索缩尺对堆石料应力-应变、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型三轴试验所得的粘聚力小于超大型三轴,内摩擦角则大于超大型三轴;相同围压下,大型三轴试验率先到达破坏的峰值应力,且比超大型三轴的峰值应力高;数值试验能较好地再现三轴试验剪切过程,也为堆石料的缩尺效应试验研究提供了简便方法.

    堆石料缩尺效应PFC超大型三轴大型三轴

    江西省数字孪生水利数据底板建设及应用

    谢敏罗莹韦俊峰曾斌...
    337-34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水利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和六条实施路径之一,数据底板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基础.针对江西省水利数据存在的整合不够、基础数据不统一、数据标准不一致、内外部共享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构建江西省数字孪生水利省级数据底板为例,提出了数据底板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设思路、关键能力,实现了为各级水利部门及跨行业部门提供数据服务,提升了"算据"能力,有效支撑智慧水利及数字孪生应用建设.相关实践可为数字孪生水利省级数据底板建设提供参考.

    数字孪生水利数据底板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服务

    基于改进3-Sigma混合模型的水库大坝监测数据智能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

    袁小松许小华王小笑王海菁...
    34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大坝监测数据的安全阈值范围确定及预警体系构建是大坝安全监测的关键,拟定预警指标阈值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坝体抵御经历荷载的能力,来评估和预测抵御可能发生荷载的能力,从而确定在该荷载组合下,监控效应量的极值和警戒值.针对水库大坝渗流、渗压、变形等长序列监测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3-Sigma的混合模型,通过设计离群因子对安全阈值范围进行调控,融入DBSCAN模型,从序列分布和密度两个方向进行分析,提取出序列数据的异常值,确定大坝安全承载阈值范围,然后通过计算自定义预警系数,最终确定预警阈值范围,从而指导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模型,混合模型查准率(99%)、F1分数(0.97)、AUC-PR(0.99)三项指标均表现优秀,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具有可行性.

    大坝安全监测异常监测离群因子混合模型

    家朋抽水蓄能电站取水影响及用水合理性分析

    石荧荧
    349-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朋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安徽省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推荐站点之一,建成后可显著提升安徽电网的供电质量,而对其取用水方案进行水资源论证是建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电站在施工期、蓄水期及运行期的取水过程对区域水资源量、坝下河道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论证了其取水合理性;通过计算其单位装机取水量及补水率等指标,并与地区水文气候条件及装机容量相近的同类电站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其用水合理性.结果表明:在落实必要的水资源保护及经济补偿措施后,电站取水对于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其各项用水指标也与同类工程基本相当.综上,该电站的取用水方案是合理且可行的.

    抽水蓄能电站取水影响用水指标合理性

    莲阳河生态水位(流量)核定研究

    杨家升黄婧赵璧奎李泽君...
    35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生活生产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的矛盾日益突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长系列水文资料的缺乏,中小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研究相对较少,而生态环境健康对生态流量保障要求日益增大,开展缺乏长系列资料的河湖生态水位(流量)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莲阳河为研究对象,明确了生态水位(流量)控制断面,梳理合适的计算方法,科学确定生态水位(流量)保障目标,可为莲阳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支持,也能为缺乏长系列水文资料的河流核定生态流量指标提供借鉴.

    莲阳河生态水位(流量)生态基流核定

    基于水文学方法的太平江生态流量研究

    彭宁彦李艳红赵楠芳牛娇...
    35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划定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是保障河流基本生态需水和提高河道外可利用水量的重要途径.在考虑不同水文时期的基础上选用Tennant法、QP法、频率曲线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4种生态环境需水方法,结合龙南市太平江长系列(1958-2020年)水文数据,计算了不同方法下的基本生态流量取值.通过分析年内、年际保障率合理性以及考虑水生生物对水生生境的基本需求,经比较、复核后建议采纳频率曲线法计算结果作为太平江的基本生态流量,即丰水期7.16 m3/s,枯水期3.15 m3/s.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河道外取水的上限值,倒逼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用水需求的合理化,为丰水地区"四水四定"的推进提供科学参考.

    生态流量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四水四定"太平江

    鄱阳湖流域地下水埋深时空分布特征

    宋翰林何佳仪王晶晶钱薇...
    36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干旱事件频发,在许多地区日益缺水的背景下,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妥善管理成为迫切需求.基于2018-2022年鄱阳湖流域逐日地下水位,采用聚类分析、克里金空间插值、重心迁移等方法对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下地下水埋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地下水埋深多年变化呈现平稳型、"V"型和"N"型三种模式,受2019年、2022年干旱影响,流域中部地区出现短时间内地下水埋深迅速增大的情况.鄱阳湖流域地下水埋藏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心深四周浅,地下水埋深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汛期地下水埋藏明显较非汛期浅,且地下水埋深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研究成果可为保障鄱阳湖流域水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地下水埋深鄱阳湖流域时空分布不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