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与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与电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 机械与电子杂志社
机械与电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 机械与电子杂志社

傅建平

月刊

1001-2257

jxydzb@public.gz.cn;jxydz@vip.sina.com

0851-5943566

550003

贵阳市延安西路242号

机械与电子/Journal Machinery & Electro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宣传报道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控制、工业自动化的专业技术性科技期刊。在政策上具有指导性,在技术上具有引导性和实用性,在经验上具有示范性。适合机电行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工业自动化等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舰船用限位器垂向冲击刚度特性研究

    李苗苗朱世瑄陈凯杰陈蔚芳...
    3-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限位器中关键零部件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基于二参数Mooney-Rivlin模型、二阶Polyno-mial模型以及广义Maxwell模型建立了限位器关键零件材料的本构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抗冲击限位器的冲击仿真模型并通过跌落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限位器关键零件结构参数及工况参数对限位器垂向冲击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位器的垂向冲击刚度随环形橡胶件厚度、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金属橡胶垫片的相对密度增加而增加,随金属橡胶垫片丝径增加而减小;相同结构参数的限位器,当冲击加速度峰值增加或冲击脉宽增加时,其垂向冲击刚度增大.

    舰船用限位器冲击刚度结构参数有限元仿真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优化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

    骆东松魏義民张杰锋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EMD-ISSA-BiLSTM预测模型.首先采用EMD处理非线性负荷数据,将原始负荷数据分解为多个不同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和Levy飞行策略分别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的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利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BiL-STM 神经网络进行参数寻优.然后再利用优化后的BiLSTM模型对每个分量进行预测,并将各预测结果叠加组合,得到整个负荷序列的预测结果.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经验模态分解麻雀搜索算法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基于中心对称特征耦合仿射度量模型的图像匹配方法

    李俊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下较多图像匹配算法利用距离度量法来实现特征匹配,没考虑图像仿射变换的影响,使得匹配结果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中心对称特征耦合仿射度量模型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引入Forst-ner算子,利用像素点的GS梯度特征提取特征点;然后,利用图像的Haar小波信息与中心对称像素点的灰度值,求取特征向量;接着,利用特征点之间的旋转、平移以及缩放的仿射特征,构造仿射度量模型,利用其计算出匹配的特征点对;最后,采用结构相似度(SSIM)函数,计算匹配点对的结构相似性,对匹配点对去伪求真,以求取最优匹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当下匹配方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能更准确地实现图像匹配,而且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具有仿射变换关系图像之间的匹配.

    图像匹配中心对称特征仿射度量模型结构相似度函数Forstner算子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检修用移动锂电池BMS平台设计

    何明柴二亮何亮李思尧...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移动锂电池BMS平台,这种架构能够针对电力系统检修的需要提供灵活、可伸缩和可维护的服务.阐述了微服务架构与电力检修移动锂电池BMS平台的关系,分析了BMS平台的架构设计、接口设计、性能指标及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应用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微服务架构移动锂电池电力检修BMS

    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状态诊断研究

    吴林张健穹邬静远毕东云...
    30-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状态准确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触点状态诊断算法.首先对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设计并完成了在模拟负载下的继电器寿命试验,采集动作过程中的线圈电流与触点电压数据.通过分析列车车载继电器线圈电流及触点电压与动作过程的联系,选取超程时间、吸合时间等8个参数作为继电器触点状态判断的特征参数.基于列车车载继电器超程时间退化量将继电器状态分为5个阶段,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与逻辑回归,建立了分类模型.用验证数据集对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状态诊断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状态诊断.

    列车车载继电器触点状态寿命试验主成分分析逻辑回归

    基于自适应切换迭代学习的绳驱踝外骨骼力控制器设计

    李颖孙容磊张歆悦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外骨骼构成强耦合系统,步态的偶然变异对控制器产生较大干扰,导致系统震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切换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在峰值误差较大时,采用峰值迭代学习控制,仅对力控信号峰值点进行迭代更新;当峰值误差较小时,切换为传统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对力控信号所有点进行迭代更新.为进一步改善控制效果,设计了前馈控制器来补偿鲍登绳传动的非线性摩擦.仿真和外骨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D型迭代学习算法相比,自适应切换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保证了助力曲线的平稳升降,同时该策略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受干扰后更快的恢复速度,实现了行走过程中辅助力的准确跟踪控制.

    自适应切换峰值迭代学习PD型迭代学习前馈补偿器足踝外骨骼鲍登绳传动

    应对风切变的四旋翼轨迹跟踪几何控制方法

    褚金奎钱煜晖张钟元李金山...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存在风切变环境的四旋翼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结合增量非线性动态逆的几何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SO(3)群的风切变扰动四旋翼动力学模型,并建立风场模型,引入风切变效应.其次,利用四旋翼的微分平坦特性将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状态跟踪问题,并依据微分平坦特性推导参考高阶状态量实现前馈控制.在控制器设计部分,姿态控制采用几何控制,使姿态具有全局不存在奇异点的特性.对于风场扰动带来的阻力与气动力矩,使用增量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进行补偿,实现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控制.最后,基于Simulink在多种风速场景中对不同航迹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相较传统方法在面对风切变干扰情况下的有效性.

    四旋翼几何控制增量非线性动态逆微分平坦

    基于QPSO-LSTM模型的锂电池剩余容量预测

    王丽玲孙晓波宋树平张敬...
    52-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量子粒子群改进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QPSO-LSTM)的电池容量预测技术.分析了量子粒子群改进(QPSO)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QPSO算法对LSTM模型神经元个数、学习率等主要超参数进行寻优,解决长时序数据预测精度差和预测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构建了 QPSO-LSTM模型.最后,以NASA电池为分析对象,分别采用QPSO-LSTM、PSO-LSTM、LSTM和GA-BP这4种预测模型对2种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剩余容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QPSO-LSTM模型预测精度高,误差在1.5%范围内,为电池剩余容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锂电池容量预测量子粒子群算法LSTM神经网络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网智能开关故障重构

    沈兴杰陈沛靳方超闫崇松...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源荷不确定环境下主动配网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网智能开关故障重构方法.该方法采用机会约束表达了不确定负荷和分布式光伏造成的随机切负荷耐受程度,并作为惩罚项与系统运行成本合并成为故障重构策略的最小化目标,同时,将智能软开关和传统开关的动作、网络潮流以及变流器的非线性损耗表达为故障重构策略的约束条件.通过线性逼近方法,将原始重构策略模型表达为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再运用基于全局一致优化的并行交替方向乘子法对重构策略进行求解.通过17和34节点配电系统展示了所提故障重构方法的应用效果.

    故障重构机会约束混合整数二阶锥配电网分布式光伏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融合仓建设方案研究

    赵迎君徐英韬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专业物资仓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此,对电力物资专业仓在管理和环境设施方面的现有不足进行分析,明确了依托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融合仓建设目标;接着,基于SG-CIM标准数据模型和SG-UAP微服务技术架构对电力物资融合仓系统平台进行搭建,根据客户的常见功能需求开展硬件配置设计;最后,以国网某供电局为例对系统应用成效进行展示,充分验证了所建系统在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发挥的重要作用.

    物联网技术电力物资工单管理RF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