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向"理解"的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

    戴子涵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涵盖"理智的或客观的理解"和"人类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两个层面的理解对于以资格化、社会化和主体化为重要教育目标的学校教育有着重要价值。但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面临困境: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理解教育的缺失和错位,导致了学生理解意识和理解能力的匮乏,阻碍了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生活。这种困境既与学校开展理解教育的意识不足、能力欠缺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理解"活动本身的特性也会给理解教育的推进带来困难。但通过引导意识层面的自觉、方法层面的对话,以知识为基础、思维为保障、意志品质为加持,有限度的、智慧的"理解教育"便是有希望实现的。

    理解意识理解能力理解教育学校教育

    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的价值定位与实现路径

    魏慧慧朱成科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应置于何处是一个具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政策和学理层面有关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的相关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五育以"嵌套"的基本样态存在。当下,劳动教育因其薄弱的教育观念、粗放且浅表的教育课程、与劳育脱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及"重智轻劳"的班级建设使其在五育关系中的定位存在偏差。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反思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的价值定位,以求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新诉求,对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的重构路径的前提从人文化、科技化、具身认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集约性与深层性并存的劳动教育课程、校内外联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与班级建设深度融合等方面探寻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的实现路径。

    劳动教育五育融合价值失范价值定位

    具身认知下隐性师德评价的困境与破解

    张彩怡童汝根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评价可分为显性和隐性评价两个维度,揭示出其完整的结构系统。没有前者,师德评价就缺失了具化表征;没有后者,师德评价就缺失了内化关怀。二者有机衔接是未来师德评价的价值趋向。当前隐性师德评价标准模糊、内容欠缺、方法固化、反馈不到位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具身认知理论下,重塑标准、纳入隐性师德评价内容、使用多元化方法、做到有效反馈,让评价兼顾全体教师的身体参与、心智投入、情境创设,实现其社会性、创生性、发展性立体联动,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并促进其师德发展,从而提高师德评价效益和教师专业的动态发展。

    隐性师德评价具身认知理论隐性师德显性师德发展性评价

    数学思维品质的教育价值

    吴仁芳陈珍妮赵凝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差异所在,也是其数学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品质相较于一般思维品质,还含有严谨性与广阔性等特征,对其教育价值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揽数学思维品质的概貌,基于教育价值的研究视域从学科、需求、文化与育人等维度的辩证关系明晰数学思维品质的价值,以期为数学思维品质培养提供参考。

    数学思维品质基本蕴涵育人价值教育价值

    中小学生美术素养项目制监测的区域探索

    姜冰洁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站在素养立意下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监测,是摆在相关业务人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所在区域中小学美术素养项目制监测的实践为例,通过多年来对监测目标的设置、工具的开发、指标体系的设计等方面的探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到数据驱动,剖析区域内中小学生美术素养基本现状,通过发现、诊断、反馈,达到精准帮扶与改进教学的目的。

    美术素养项目制监测中小学生数据赋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义务教育机制研究

    陈静漪葛洳群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化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城乡分割体制下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校的"空壳化"和"村落学校的终结"。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不能走"极端"城镇化,要遵从城乡空间和功能差异,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及文化意义。同时,要创新教育要素供给,在教育经费拨款、教师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流动、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开展系统改革,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并且,要强化政策主客体间、纵向政府间以及政府横向部门间的政策协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新型城镇化农村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

    认知风格、互动教学策略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陈其晖倪丽娥杨劲松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课堂互动研究受到更多学者关注,厘清教师认知风格差异对课堂互动的影响情况,对丰富课堂互动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以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为例,可以分析认知风格、互动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对419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教师认知风格显著影响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选择,生生互动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相关性显著,师生互动、学生主—客我互动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小学课堂认知风格互动教学教学效果

    乡村青少年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分析

    李刚朱毅李娟兰正祥...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弹性是与个体经历重大应激事件后复原相关的心理健康素质。通过对贵州省一乡村区域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弹性在性别、单亲与否等方面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心理弹性在总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情绪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家庭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非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总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单亲家庭学生,且单亲家庭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平均值会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青少年平均值。

    乡村青少年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的关系研究

    罗增让李玲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采用数学学习动机量表与数学素养量表,于2020年11月,对山西省晋中市的250名初中生进行纸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的得分分别为120。44±13。50,139。79±25。37,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在年级、性别、居住地、学校类型、父亲与母亲学历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中生数学素养在年级与居住地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在性别、学校类型、父亲与母亲学历层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素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变量为12。40%。

    数学学习动机数学素养初中生

    "县管校聘"制度下教师流动政策研究

    彭娟常国良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县管校聘"的交流轮岗政策,这一制度对改善乡村地区与薄弱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盘活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低、配套制度不健全、教师对政策认同感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县管校聘"政策,本文提出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完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增强教师的认同感等对策,以期能够推动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稳步推进、改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教育均衡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