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与装备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与装备研究
教育与装备研究

王富

月刊

2096-1766

bjb4749@sina.com

010-62514749

100080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与装备研究/Journal Education & Equipment Research
查看更多>>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司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理化生教师、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和教仪企业以及大学理科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探析

    吴雪飞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用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必修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用技术课程是通向"五育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对课程认同的偏差和误解、课程开设形式化、课程内容处理方式单一化、五育分离等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文中从立足"五育融合"视角,从前景目标、实施过程、评价结果三个方面分析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五育融合教育范式的可行性,审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构建互动体验的教学模式、推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多元交互的评价形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实现五育融合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五育融合课程实施全面发展

    基于实验探究情境的高三化学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马东梅何彩霞张志杰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以"氧化还原反应"单元为例,选取"实验室制氯气""银镜反应""从废旧CPU中提取金属"等实验为情境素材,将化学实验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进行整合,设置"影响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因素及变化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变化规律实现物质的转化""如何应用转化路径解决真实问题"等问题开展单元复习,引导学生从电化学的角度研究影响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因素与变化规律,并自觉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验情境下的真实问题,实现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系统探究和结构化认识,促进学生提升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情境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化学单元复习

    数字化技术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的改进

    詹琪芳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色度计、TI计算器、数码显微镜及智能计数APP等数字化技术对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进行了改进.缩短实验时长,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亲历初次建模、二次建模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数字化技术色度计TI计算器酵母种群数量

    生物性状分离和重组实验模拟器

    杨京举杨慧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模拟器基于教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遵照一体化设计理念,旨在通过改进和拓展,增强实验过程连续性、实验结果可靠性以及便捷切换完成多项遗传杂交实验模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性状分离和重组模拟器

    "五育"融合课程区域推进的实践、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为例

    冯新瑞孙旭亮梅倩陈高琴...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五育"融合课堂进入了区域推进的常态化,遵义市红花岗区区域推进"五育"融合课程有良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五育"融合课程课时有保障;"五育"融合课程教师队伍充足;"五育"融合课程内容的选择有方向;"五育"融合课程呈现梯度发展.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五育"融合课程理解还不到位;"五育"融合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五育"融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五育"融合课程落实的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等.为此,遵义市红花岗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价值观引领,指导学校进行统筹规划;专项培训跟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五育"融合资源建设,推进区域发展;"五育"融合校、家、社机制建设,打通"五育"融合落实通道;建立"五育"融合课程评价维度,以评价促进"五育"融合课程的发展.

    区域推进"五育"融合课程建设

    劳动项目安排表:设计路径及典型案例

    赵枫麦盈盈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劳动项目安排表是劳动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依据泰勒原理,同时借鉴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经验,文章构建了劳动项目安排表的设计路径,该路径由组建团队、设计总表、设计分表、使用劳动项目安排表、评价劳动项目安排表等环节构成.其中,设计总表包括搜集项目、分类项目、扩展项目、补充项目、删改项目,设计分表包括组织项目顺序、划分单元课型、确定单元逻辑、描述课时要点.最后,文章以一所学校的案例展示了劳动项目安排表的开发过程.

    劳动项目安排表设计路径案例

    馆校合作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服务探究

    胡彩瑶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阅读服务均衡角度出发,文中探索了馆校合作对提升"双减"时代中小学生阅读服务的重要性,阐述馆校合作在减少中小学生阅读服务不均衡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建立跨领域合作沟通协调机制,探索资源共享提升阅读覆盖率、促进教育与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构建馆、校、家一体的阅读推广阵地等合作措施,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服务的均衡发展.

    阅读均衡服务馆校合作中小学生阅读服务

    "县管校聘"何以实效——基于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的理解

    向晨菲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管校聘"作为解决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手段,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一些地方的政策实施中却事与愿违,为探求其原因与矫正策略开展了本次研究.研究以Z县为例,基于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发现"县管校聘"在以Z县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失效的关键因素包括因社会资本缺乏而引致的主体间社会信任消解、互惠规范隐退、关系网络中断.为此,需从构建有效的社会信任、健全的互惠规范、稳固的关系网络来增量社会资本,矫正"县管校聘"政策的执行失灵.

    县管校聘政策失效社会资本帕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