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谢明勇

月刊

2095-4727

ndyxb@ncu.edu.cn

0791-86361259

330006

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11月。1981年起改公开发行,1993年第2期开始向国外发行。现刊为双月刊。主旨为反映学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注重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积极为繁荣医学事业服务。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学术内容,刊登相关论文及信息。系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以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和血清糖钾比值对老年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刘洋闻晓庆景少巍骆图南...
    80-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血清糖钾比值对老年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2010-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60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氧化碳中毒后发展为迟发性脑病38例(A组)、未发展为迟发性脑病58例(B组).收集2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血钾资料,计算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I)和血清糖钾比值(G/K).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III和G/K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SIII、血糖、G/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最有效的预测因子是SIII值(AUC=0.859,截止值>1 666.75,灵敏度=0.842,特异性=0.759),其次为G/K值(AUC=0.797,截止值>29.87,灵敏度=0.789,特异性=0.724).结论 SIII及G/K值能较好地预测老年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是否发展为迟发性脑病,早期获得SIII及G/K值,有助于临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血清糖钾比值

    外泌体传递血管生成抑制蛋白-2参与乙肝后发生肝癌的机制

    宋欢欢韦朝阳赵蕾聂尚燕...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HepG2(HepG2.2.15)细胞外泌体(Exo)微小RNA-200(miRNA-200)的表达情况,及HepG2.2.15细胞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2(VASH2)表达水平,探讨miRNA-200、VASH2在HepG2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HCC患者15例(研究组)和健康受试者15例(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Exo miRNA-200表达水平.从HepG2.2.15细胞中分离出Exo,随后将其分为过表达组(转染miRNA-200 mimic)和阴性对照组(转染miRNA-NC),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和纳米颗粒跟踪进行Exo鉴定,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pG2.2.15细胞中VASH2表达情况.在补充Exo的HepG2细胞中分析过表达Exo组(miRNA-200过表达组的Exo)和对照组(未转染组的Ex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情况.在转染后12、24、48、72 h采用CCK-8法评估HepG2细胞增殖率;在转染后24h采用Transwell法评估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在转染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ASH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评估miRNA-200是否靶向VASH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Exo miRNA-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 HepG2.2.15细胞的VAS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Exo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xo组迁移细胞和侵袭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HepG2细胞在Exo过表达前后G1期、S期、G2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xo组VASH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miR-NC+VASH2 WT组相比,miRNA-200 mimic+VASH2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miRNA-200 mimic+VASH2 MUT组与miR-NC+VASH2 MU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NA-200靶向VASH2.结论 miRNA-200在HCC患者血清Exo中低表达,上调miRNA-200可抑制HepG2.2.15细胞VASH2表达,且过表达miRNA-200的HepG2.2.15细胞来源的Exo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肝癌乙肝病毒X蛋白外泌体微小RNA-200血管生成抑制蛋白-2

    奥拉帕利联合用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朱忆晨杨天王运发谭布珍...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拉帕利(Olaparib)作为首个针对卵巢癌开发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单药疗效欠佳或出现逐步耐药.将奥拉帕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化疗药物以及ATR抑制剂等药物联用,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延缓或克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治疗的耐药性,并增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联合治疗的策略能够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在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群体中,其疗效更为显著,但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仍有待更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论证.

    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协同效应

    人工智能预测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治疗应答的应用进展

    杨纯依杨婷婷胡月梁琦...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识别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反应是临床面临的挑战之一.文章阐述人工智能(AI)在IBD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中的研究进展,涵盖多种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制剂、乌思奴单抗(UST)和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IBD效果预测模型中的应用.发现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是最常见的预测因子.相较于仅纳入这两类因子的模型,结合内镜下评分、多项组学及影像学数据的模型表现更佳.随机森林(RF)是最常用的AI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次之,两者的模型性能相近.AI 模型在预测治疗后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及内镜下黏膜表现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但预测结局的指标较单一,缺乏更系统的疗效评估.此外,随着透壁愈合、组织学缓解等治疗目标逐渐进入研究视野,期待AI辅助探索最佳治疗结局,挖掘更多潜在的预测因子应用于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人工智能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乌思奴单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预测模型

    急性白血病继发热带念珠菌骨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郑震罡刘芳孟庆彩付建珠...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告1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伴有严重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并侵犯多脏器病例,为进一步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1例白血病化疗后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临床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59岁,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给予多次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导致肋骨骨髓炎及肋软骨炎及胸壁脓肿.经病灶清除术联合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及氟尿嘧啶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导致肋(软)骨炎,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需要与骨结核、白血病髓外浸润鉴别,同时手术联合足疗程抗真菌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目的.

    热带念珠菌白血病骨髓炎真菌血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2024年12月修订)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