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

李利

月刊

1006-2238

jxyy6258724@126.com

0791-86258724,86207587,86217591

330046

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6号

江西医药/Journal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变异差异分析

    李慧明刘军熊艳森饶春美...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二代测序(NGS)方法,比较源于肿瘤组织(TT)和邻近非肿瘤组织(ANTT)的HBV准种基因组S区的遗传变异特征.方法 39 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TT和ANTT配对样本,并提取HBV DNA,采用PCR方法对cccDNA定量后对HBV基因组S区进行大规模测序.以HBV C型标准株为参考序列,比对后计算突变频率.配对比较TT和ANTT中HB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复杂度.采用基于序列特征的方法比对不同样本类型的HBV 基因组S区NGS数据,并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比较TT和ANTT样本中HBV S基因MHR和α-决定簇中不同发生频率水平的突变分布.结果 TT组cccDNA水平明显高于配对ANTT组.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ANTT样品中HBV S基因的复杂性高于TT.TT中有助于免疫逃逸的氨基酸位点,如T131N、G145R,发生频率更高(P<0.001).结论 TT与ANTT HBV S基因存在差异.肿瘤组织中HBV准种具有较低的基因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于我们的研究推测,HCC发展后,TT和ANTT的不同宿主细胞环境决定了HBV的独特演变.

    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二代测序变异肿瘤组织

    绝经后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余凯慧黄站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分析绝经后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高危型HPV筛查的绝经后体检女性,根据结果分为高危型HPV阳性组、高危型HPV阴性组.收集所有纳入研究人群年龄、绝经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次数、顺产次数、阴道分泌物、宫颈疾病、妇科疾病、乳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阴道微生态(阴道pH值、清洁度、乳酸杆菌异常)等数据.比较两组上述因素之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绝经年龄、宫颈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阴道乳酸杆菌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P<0.05).BMI、孕次数、顺产次数、阴道分泌物、妇科疾病、乳腺疾病、阴道pH值、清洁度等没有表现出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绝经年龄、宫颈疾病以及阴道乳酸杆菌异常与绝经后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绝经年龄、宫颈疾病以及阴道乳酸杆菌与高危型HPV感染独立有关.临床上需要加强对绝经后以及有宫颈病变、阴道乳酸杆菌异常女性进行高危型HPV筛查,同时对绝经年龄较早患者需重点筛查HPV感染情况,以早期发现宫颈不良改变.

    绝经后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探讨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龚淑琪刘婳吴金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HMGB1 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rHMGB1(0、0.5、1、2、4 μg/mL)体外刺激A549 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浓度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得出rHMGB1 体外刺激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分三组实验,HMGB1 组、TGF-β组(阳性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分别以 2 μg/mL rHMGB1、2 μg/mL TGF-β、RPMI1640 培养基体外刺激A549 细胞.37℃、5%CO2 培养 48h或 96h后,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1 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HMGB1 组和TGF-β组分别与control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分别为P<0.0001 和P<0.01);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增加(P<0.0001);胞内snail1、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01).结论 HMGB1 体外有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HMGB1上皮间质转化增殖迁移A549细胞

    自制高分子水凝胶的体外膨胀性能及大鼠体内影像学初步评价

    章福保叶文韬常以力邓蔚...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用于扩增颌面部软组织的自制高分子水凝胶的体外膨胀性能,及植入大鼠颌面部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本体聚合合成高分子水凝胶,将 12 个直径为 9 mm,高度为 6mm的干态水凝胶,灭菌后备用,称重后置入 37±1℃林格液中,前 24h内每隔 1h取出试件称重,之后每 12h称重,将重量换算成体积膨胀率.自制干态水凝胶灭菌后,通过外科手术植入SD大鼠颌面部,术后 1 周,以多普勒超声、螺旋CT和MRI对水凝胶在大鼠体内的成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水凝胶在 24h内膨胀至干态体积的 413.48%±3.1%,在 3 d、5 d、7 d时分别膨胀至干态体积的 489.89%±3.7%、500.36%±4.1%、505.87%±3.6%.彩超提示:水凝胶呈暗区,无血流信号,边界清晰.CT提示:水凝胶成像较清,与周围组织阈值不同.MRI提示:水凝胶成像亮度高,与周围组织界清.结论 本课题组自制的高分子水凝胶膨胀性能优良,动物实验影像学表现良好,有望用于颌面部或口内软组织增量的生物材料.

    水凝胶膨胀性能影像学颌面部软组织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罂粟碱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mRS评分的变化分析

    易成根傅爱红曾俊峰
    18-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罂粟碱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NIHSS、mRS评分变化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我院治疗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 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38 例,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和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神经功能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333、3.779,P<0.001);治疗前两组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6.355,P<0.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1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05%(27/38).结论 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和罂粟碱注射液对AIS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更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可以考虑作为治疗AIS患者的一种有效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罂粟碱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耐高压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严辉峰张丽朱剑左敏静...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 3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 3 组,其中对照组 100 例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予以对比剂团注;观察 1 组(n=100)、观察 2 组(n=100)均用耐高压PICC导管予以对比剂团注,根据对比剂说明书参照剂量以及患者实际特点、医院常规使用情况,将对比剂用量分别设置为 1.3、1.1 mL/kg;对比三组CT增强扫描并发症、图像质量等.结果 总的增强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 1 组、2 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2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1 组、2 组从进入检查室至CT扫描的时间、CT扫描结束至按压无出血的时间、整体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噪声及锐利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 1、2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T增强扫描结束后未出现导管高压注射损坏及导管堵塞的情况.观察 2 组的对比剂用量低于观察 1 组、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并联合低对比剂注射用量行腹部CT增强,优化了CT增强的检查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耐高压PICC导管肿瘤腹部增强CT

    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王富栋黄璜吴起才陈莉...
    26-2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不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透视,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行经皮左心耳封堵(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PLAAO)的手术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9 月在我院TEE引导行PLAAO治疗的 13 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经股静脉途径行PLAAO.术前行TEE评估,观测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解剖形态特征,选择合适尺寸的Pushmed LACbes® LAA封堵器;术中TEE实时引导并监测封堵器植入过程、评估封堵器稳定性及密闭性;术后监测并发症及动态随访.结果 13 例AF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未出现封堵器脱落、栓塞,术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 TEE引导下PLAAO的效果安全可靠,可保护患者和手术医师避免射线辐射损伤,可逐步衍变为PLAAO的主流方式.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食道超声心动图血栓栓塞

    HSPs mRNA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变化及临床价值

    陈小芳伍辉章琦聂露...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mRNA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谱,了解其在稽留流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在稽留流产及对照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在稽留流产组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P27、HSP60、HSP70、HSP90α及HSPBP1 mRNA的上调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监测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 HSP27、HSP60、HSP70、HSP90α 及 HSPBP1 mRNA 的水平为以 HSPs mRNA为靶点治疗稽留流产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热休克蛋白荧光定量PCR稽留流产绒毛组织

    床旁肺脏超声在新冠肺炎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刘海兰宋嫣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对新冠肺炎(COVID-19)病人的研究结果,探讨半定量 LUS 评分在COVID-19 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床旁经LUS检查法及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对 60 例COVID-19 患者肺脏病变进行扫查,得到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中典型肺部表现,并与影像结果对比,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并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1)患者LUS与HRCT影像结果相比,发现肺实变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 95.7%,诊断准确率为 96.8%;胸腔积液敏感度为 84.6%,特异度为 90.5%,诊断准确率为 93.8%;呼吸窘迫综合征敏感度为 87.8%,特异度为 93.4%,诊断准确率为 91.1%;膈肌麻痹敏感度为 87.7%,特异度为 93.2%,诊断准确率为90%;气胸敏感度为 89.2%,特异度为 90.3%,诊断准确率为 90.2%,肺水肿均为 100%.(2)LUS与HRCT对新冠肺炎总检出率、轻型与普通型、重型与危重型Kappa分别为 0.659、0.746、0.968,P均<0.001;HRCT诊断肺实变、胸腔积液、肺水肿分别为16、22、16 例,LUS为 15、26、15 例,两者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分别为 0.957、0.862、1.000,P均<0.001.(3)在轻型与普通型新冠患者病例中两者相关性 r=0.615(P<0.01);在重型与危重型新冠患者病例中两者相关性更好,r=0.784(P<0.01).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评分可以定量地评估新冠肺炎的分型,并在没有CT扫描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床旁肺部超声高分辨率CT随访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分析

    熊燕飞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84 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n=42)、研究组(n=42),参照组开展常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开展PFN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的疗效、安全性、髋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病患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救治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术后 1 个月、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展开PFN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提升疗效、救治安全性,并促骨折恢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Harri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