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

李利

月刊

1006-2238

jxyy6258724@126.com

0791-86258724,86207587,86217591

330046

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6号

江西医药/Journal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麻诱导期预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赖爱华余波李俊周清武...
    1001-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受全麻诱导期预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影响.方法 选择 80 例在我医院行眼科手术的 65~75 岁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常规诱导组(N组),观察组三组:艾司氯胺酮 0.2 mg/kg组(S1组)、艾司氯胺酮 0.4 mg/kg组(S2 组)、艾司氯胺酮 0.6 mg/kg组(S3 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顺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 3 μg/kg、丙泊酚 1.5 mg/kg、顺式阿曲库胺 0.2 mg/kg;观察组S1、S2、S3 组在常规诱导前,分别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 0.2 mg/kg、艾司氯胺酮 0.4 mg/kg、艾司氯胺酮 0.6 mg/kg,再予静脉顺序注射与对照组相同的药物.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 1 min(T3)、插管后 3 min(T4)、插管后 1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 与N组比较,S1、S2组T4 时HR明显升高;T1、T2、T3、T4 时MAP明显升高.与N组、S1 组、S2 组比较,S3 组T1、T2、T3、T4 时HR、MAP均明显升高,T5 时HR明显升高(P<0.05).四组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多巴胺使用例数明显多于S1、S2、S3 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预注艾司氯胺酮 0.2 mg/kg或 0.4 mg/kg与诱导剂量0.6 mg/kg相比,在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的同时不增加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对临床艾司氯胺酮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艾司氯胺酮老年全麻诱导应激反应

    中医治疗期间心超评价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林云陈天兵熊剑
    1005-1007,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期间心超评价心外膜脂肪厚度(EAT)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心血管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300 例参检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00 例)及无冠心病组(以下简称"对照组",100 例),再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数量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100 例)、单支以上病变组(100 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各组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水平、EAT检查结果,另分析EAT与冠心病生化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以上病变组左房内径及EAT均大于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AT与患者年龄、TG水平、左房内径均呈正相关(r=0.312、0.418、0.834,P=0.003、<0.001、<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29,P=0.001).结论 中医治疗期间心超评估EAT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观察EAT水平变化可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且心超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快捷等特点,适用于冠心病初期筛查,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思路,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对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冠心病固本救心方心外膜脂肪厚度超声心动图相关性

    斑秃患者甲状腺免疫水平、生活质量、抑郁情况的特征分析

    黄艳春罗燕田微杨美平...
    1008-1010,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西某院斑秃患者甲状腺免疫水平、生活质量、抑郁情况的基本特征.方法 检测该院斑秃患者 176 例和健康者 120 例血清中甲状腺功能免疫水平,患者和健康者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CES-D)量表评分表,患者另外填写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DLQI),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斑秃组和健康组的血清FT3 中位数分别为 5.04(4.52,5.75)和 4.89(4.31,5.48),斑秃组高于健康组(P=0.028);TRAb 的中位数分别 0.95(0.80,1.40)和 0.83(0.80,1.26),斑秃组高于健康组(P=0.014);CES-D评分的中位数分别 13.5(11.0,17.0)和 8(5.0,12.7),斑秃组高于健康组(P<0.001);CES-D-Q11 睡眠问题分值斑秃组高于健康组(P<0.001).斑秃组中脑力劳动者有 116 例(65.9%),健康组有 64 例(53.3%),斑秃组高于健康组(P=0.01).女性和男性斑秃患者DLQI分值中位数分别为 9(5,12)和 7(3,9),女性高于男性(P<0.001).女性和男性斑秃患者CES-D评分中位数分别为 14(11,19)和 13(10,16),女性高于男性(P=0.039).CES-D-Q11 睡眠问题分值女性高于男性(P=0.006).不同年龄斑秃患者中,>35 岁组的CES-D-Q11 睡眠问题分值高于≤35 岁组(P=0.04).结论 斑秃可能与甲状腺免疫水平相关,患者的FT3 及TRAb数值高于健康者;抑郁水平斑秃患者高于健康者,脑力劳动者比例斑秃患者高于健康者.斑秃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且生活质量受损水平和抑郁水平女性高于男性;斑秃患者中女性睡眠质量较男性差,35 岁以上较 35 岁以下患者睡眠质量更易受损.

    斑秃甲状腺免疫水平生活质量抑郁情况

    环泊酚全麻诱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胡凯张璐璐肖枫程平平...
    1011-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环泊酚与丙泊酚诱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取 60例在我院全麻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环泊酚(0.4 mg/kg)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使用丙泊酚(1.5 mg/kg);分析两组全麻诱导期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dex,BIS)、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浓度.同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注射痛、低BP等)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诱导开始到 BIS≤60 的时间(T1)明显缩短,在 T1 时间点,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E和N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更好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P<0.05).结论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期中,与丙泊酚相比,环泊酚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应激反应更小、镇静深度更完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更适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镇静药.

    环泊酚全麻诱导髋关节置换术镇静深度血流动力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腓骨截骨术前后关节液炎性因子变化

    张灿洪卢天祥吴少明张钰...
    1015-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腓骨近端截骨术前后关节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 的变化.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于我科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患者 32 例,检测术前及术后 1 周、1 月、3月、6 月关节液中的 CRP、IL-6 变化,并观察患者相应时间的疼痛及功能情况,以了解该术式是否能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的炎症反应.结果 术后 1 周、1 月、3 月关节腔中CRP较术前降低,而IL-6 较术前升高,同时VAS评分、HSS评分、KSS评分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 6 月关节腔中CRP、IL-6 及VAS评分、HSS评分、KSS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腓骨近端截骨术后短期内关节腔CRP、疼痛、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中远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IL-6 对关节炎可能是个保护因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腓骨近端截骨炎症指标

    卵巢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王思丹王薇夏雪梅
    1020-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在本院行化疗治疗的 100 例卵巢癌患者,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Herth希望量表(HHI)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影响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卵巢癌化疗患者CD-RISC总分为(66.46±9.45)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化疗疗程、居住地卵巢癌化疗患者CD-RISC总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CD-RISC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化疗患者HHI、面对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正比(P<0.05),回避、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反比(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卵巢癌化疗患者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少、肿瘤分期高、化疗疗程少、居住农村、希望水平低、应对方式均是影响其心理弹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卵巢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偏低,其受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化疗疗程、肿瘤分期、居住地、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等多因素影响.

    卵巢癌心理弹性化疗希望水平应对方式

    芒硝与聚乙二醇用于肠道准备的meta分析

    付庭云邓仰刚梅瑞平
    1024-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芒硝与聚乙二醇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搜索建库至 2022年 12 月发表的文章,使用Review Manager 5.3 进行分析,比较芒硝与聚乙二醇用于肠道准备时的合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7 项研究共 4 010 名受试者纳入.在肠道准备合格率上,芒硝组和聚乙二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和 89.5%,RR=1.02,95%CI:1.00~1.04,P=0.12);在不良反应方面,芒硝组和聚乙二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和 8.6%,RR=1.00,95%CI:0.53~1.90,P=0.99).结论 芒硝用于肠道准备时,其肠道清洁合格率和不良反应与使用聚乙二醇效果类似,因此芒硝可替代聚乙二醇作为肠道准备泻药.

    芒硝聚乙二醇肠道准备meta分析

    基于核心能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士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钟惠真邱宏余雯
    1027-1030,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士培养指标体系,为手术室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体系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级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士培养指标体系.结果 共进行 2 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第一轮88.89%(16/18),第二轮 100.00%(18/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39、0.84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 0.189、0.316(P<0.01).最终形成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指标体系包含 4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47 个三级指标.结论 基于核心能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士培养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为未来手术室护士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达芬奇机器人指标体系

    基于流感量表的分级反应策略在流感留观患儿中的应用

    徐艳梅刘洪张丽红熊丽娟...
    1031-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流感量表的分级反应策略在流感留观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22 年 6 月 1 日至 2022 年7 月 30 日收治的 60 例流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流感量表的分级反应策略实施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在退热时间、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计算症状积分.依据流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流感量表对流感患儿转归(住院)的预测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就诊时体温等基本信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干预后,实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37.07±3.33)小时少于对照组(72.03±12.1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实施干预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7±0.72)分 比(8.00±0.67)分,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 0.899,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 0.889、0.980.结论 基于流感量表的分级反应策略,既能快速改善患儿的流行性感冒症状,又能及早识别儿童流行性感冒危重症,有助于临床预后康复,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流感量表分级反应策略流行性感冒儿科留观室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NT-BNP、sTREM-1、白介素水平与其病情、预后的相关性

    邓小霞焦深山熊政
    1035-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N末端脑肽前体(NT-BNP)及白介素水平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 92 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水平检测及随访,且资料完整,将患者病死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并分组,统计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分析NT-BNP、sTREM-1、IL-6 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92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访 28d内有30 例病死,占比 32.61%(30/92);存活组血清NT-BNP、sTREM-1、IL-6 水平均比病死组低(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的危险因子为血清NT-BNP、sTREM-1、IL-6 过表达(HR>0,P均<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TREM-1、NT-BNP及IL-6 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病死风险的AUC均>0.70,预测价值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血清NT-BNP、sTREM-1、IL-6 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上述指标过表达提示患者病死高风险.

    重症肺炎N末端脑肽前体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