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灾害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王海

季刊

2095-3704

swzhkx@163.com

0791-83828147

330045

江西南昌经开区志敏大道1101号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生物灾害科学/Journal Jiangxi Pla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遵义市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分析

    徐志文任雪敏佘蕾叶晓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清楚遵义市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状况,为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踏查、资料收集、查阅文献等方式对遵义市林草湿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普查,分析了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发生面积、分布和风险等级等情况。[结果]全市共布设 5948 条踏查线路、长 20590。42 km,踏查覆盖率达20。68%;共普查到66 科 129 属 186 种,生境总面积达 242543。81 km2、发生面积达 572。45 km2,其中 19 种外来入侵物种在全市各县均有分布;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达到 157 种,占比高达 84。41%;其次为 25 种外来入侵动物,占13。44%;最少为外来入侵病原微生物4种,占2。15%;Ⅰ级高风险物种8种,占4。30%;Ⅱ级中风险23种,占 12。37%;Ⅲ级低风险 155 种,占 83。33%。[结论]此次普查摸清了遵义市林草湿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及发生等情况,构建了外来入侵物种本底数据库,为研判入侵扩散机制、构建防控预警体系、制定防治策略等提供数据支撑,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遵义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生态系统发生情况

    油茶织蛾幼虫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测报研究

    陈元生黄建林罗致迪潘友粮...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是油茶上的重要枝干害虫,油茶织蛾的危害发生与生态因子关系密切,掌握该害虫蛀食危害的生态学特性及其测报模型,可为害虫监测预警及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 2017-2022 年这 6 年对江西主要油茶基地油茶织蛾幼虫蛀食危害情况的系统调查,运用"步进"法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油茶林林分、气象、食物等三个方面的 17 个生态因子对油茶织蛾幼虫的发生程度(发生量)的影响。[结果]林分郁闭度x9、坡向x6、密度x10、植被覆盖度x11、林缘林内x8、树龄x1 等 6 个因子是影响油茶林有虫株率的主要林分因子,而主林层郁闭度、坡向则是 2 个关键林分因子,应用回归模型(y=58。468-14。223x9-49。637x6-0。024x10+0。124x11-4。340x8+0。066x1)可对油茶织蛾幼虫危害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在其他因子具备的条件下,4月和5月的平均温度是2个关键气象因子,最佳预测模型为y=3。262x41+0。524x51-50。137,经检验,该模型预报准确率达97。05%,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生物因素(食物)也是影响油茶织蛾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油茶品种,油茶织蛾幼虫发生危害程度(有虫株率)存在显著差异,在11 个江西油茶主栽品种中,抗虫性较强的是长林180号,受害较重的是长林166号和长林27号。[结论]主林层郁闭度、坡向、4月平均气温、5 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织蛾有虫株率的关键因子,构建的预测预报模型可对油茶织蛾幼虫危害的发生程度进行准确预测。

    油茶织蛾林分因子生物因子气象因子预测模型

    肉桂双瓣卷蛾危害香料用樟树矮林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研究

    谢谷艾朱菊发万静汤健...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江西香料用樟树矮林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野外观察和室内观察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了解其在江西的生活史。同时,采用冬季翻耕、修剪被害梢、释放天敌昆虫三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试验,与未处理植株进行对照,探究其防治效果。[结果]肉桂双瓣卷蛾在江西全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香料用樟树矮林,较少危害行道树等高大乔木。肉桂双瓣卷蛾在江西每年发生5~6代,发生代数、时间与当地气温、湿度等气候因子有关,其幼虫有入土越冬的习惯,在冬季施肥时进行土壤翻耕,同时开展综合防控,对肉桂双瓣卷蛾的发生防控效果良好,防控效果可达 91。6%,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肉桂双瓣卷蛾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发生 6 代,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发生 5 代且发生量较少。采取冬季土壤翻耕的方法防控效果可达 84。3%,而采取冬季土壤翻耕修剪受害梢、释放天敌昆虫的综合方法防控效果可达91。6%,此研究方法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

    樟树矮林肉桂双瓣卷蛾发生特点防控技术

    白莲缘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药剂筛选

    朱玲付钰铭陈兰兰舒梦霜...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江西省白莲产区近年来莲缘枯病频发,对于莲子的产量和品质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明确莲缘枯病的病原种类,筛选出适用于防控该病害的化学药剂具有一定意义。[方法]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柯赫氏法则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合形态学与ITS、TEF1-α和β-tubulin进行序列分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利用供试 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适用于防控该病害的化学药剂。[结果]引起白莲缘枯病的病原为小新壳梭孢菌(Nelumbo parvum),在6 种供试药剂中,45%咪鲜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 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EC50 分别为 0。010、0。050 和 0。025 μg/mL。[结论]45%咪鲜胺、50%多菌灵和 40%苯醚甲环唑三种杀菌剂对小新壳梭孢菌的杀菌效果较好。

    白莲缘枯病病原菌鉴定小新壳梭孢药剂筛选

    湖南省道县水稻叶条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王潇琪任晓凤杨华何斌...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23 年6 月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多个村的水稻上发现一种叶条斑病,发生面积超过 30 hm2,为探究发病原因,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道县采集的水稻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到的病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合ITS、TEF1-α和TUB2 基因序列联合建树,确定病原物,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物验证。[结果]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发生的水稻叶条斑病病原菌为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结论]明确了湖南省道县水稻叶条斑病的病原菌,为今后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水稻叶条斑病分离鉴定柯赫氏法则稻黑孢菌

    红叶石楠叶斑病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欧阳心如李栋良张诺涵茅建翔...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红叶石楠患叶斑病叶片的致病菌,以期为红叶石楠叶斑病的防控提供借鉴参考。[方法]2022 年 9 月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学院采集的患病叶片为材料,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分离纯化致病菌,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学鉴定和 ITS 序列分析明确致病菌的种类。[结果]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的菌株 a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絮状,有明显的轮纹,分生孢子为纺锤形,菌株a的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小孢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登录号:AY924271。1)的相似性为99%。菌株b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蓬松状,有大量气生菌丝,孢子呈黑色球状,菌株b的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稻黑孢属(Nigrospora oryzae,登录号:KT192348。1)的相似性为 99%。接种菌株a和菌株b均能使离体叶片发病,且症状与供试叶片的症状相似。[结论]引发武夷学院红叶石楠叶斑病的病原物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和稻黑孢菌。

    红叶石楠致病菌形态鉴定分子鉴定系统发育树

    巨大芽孢杆菌TA-4的筛选鉴定及对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姚起宋国栋乔康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具有产生长素(IAA)功能的生防细菌,挖掘其促生潜力。[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和Salkowski法从消毒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产 IAA功能的细菌,对其中产 IAA最多的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该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及其生物有机肥对番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3 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菌株TA-4 产IAA最多,达 39。0 µg/mL,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盆栽结果表明 TA-4 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番茄生长,与未处理对照相比,2%含量TA-4 生物有机肥处理番茄 30 d的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 58。7%、27。3%、53。2%和70。6%。番茄防御酶PAL、PPO和POD活性显著升高,提高了番茄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结论]明确了巨大芽孢杆菌TA-4 对番茄植株生长及其防御酶活性,为研发新型农用生物有机肥奠定理论基础。

    巨大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防御酶

    不同笋用竹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赵李惠东孔婷谭明曦杨滢...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笋用竹内生真菌多样性以及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分别选取雷竹、厚竹和高节竹的健康根、茎、叶植株样品,经表面消毒后接种到PDA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结果]从 3种笋用竹中分离出191 株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为Apiospora属、Nigrospora属、Arthrinium属、Shiraia属。不同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叶片内生真菌为 147 株,多样性指数高于茎和根。不同笋用竹中,厚竹 75 株,菌株定殖率为 41。48%;雷竹最少(54 株),菌株定殖率为 35。56%。不同笋用竹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雷竹>高节竹>厚竹,高节竹和雷竹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叶>根>茎,而厚竹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叶部>茎部>根部。相似性分析表明,高节竹叶和厚竹叶内生真菌相似性较高。[结论]笋用竹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笋用竹及其组织器官间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性,并具有宿主专一性和组织偏好性。

    笋用竹内生真菌多样性优势种群

    拟金钱菌属的4个中国新记录种

    杨越婷熊勇兰勇岑进...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采集于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9 份拟金钱菌属Collybiopsis标本进行物种鉴定。[方法]依据宏观形态和显微结构比较,结合ITS和LSU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9 份拟金钱菌属标本分属于 7 个种,即韩国拟金钱菌(Collybiopsis。Koreana)、富尔瓦拟金钱菌(C。fulva)、梅尼胡内拟金钱菌(C。menehune)、东方缺裸拟金钱菌(C。orientisubnuda)、安杜拉塔拟金钱菌(C。undulata)、茂盛拟金钱菌(C。luxurians)和多纹拟金钱菌(C。polygramma)。[结论]参考中国截至目前已报道的拟金钱菌属物种,确定韩国拟金钱菌、富尔瓦拟金钱菌、梅尼胡内拟金钱菌和东方缺裸拟金钱菌为我国新记录种,其余3 种为江西省新记录种。

    大型真菌拟金钱菌属新记录种系统发育

    木霉菌与多种杀菌剂生物相容性研究

    李歆建杨成刘晓昂陈芝波...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哈茨木霉(Tcomp、TH1 和TH3)和绿色木霉(TV1)菌株与防治种子传播和叶部病害的不同活性成分杀菌剂之间的生物相容性,以期在植保工作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响应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方法]通过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量、孢子萌发率评估7 种不同杀菌剂(包含复配)对 4 株木霉菌株的抑制作用强弱,以期筛选出与之生物相容性最好的农药。[结果]从菌丝生长方面来看,4 种木霉菌株与福满双的相容性最差,在中、高浓度下相容性均为0,4种木霉菌株与环酰菌胺的相容性最好,从14 d后,相容性均为 100%。从孢子产量和萌发方面来看,4种木霉菌株与环酰菌胺的相容性最好,在最高浓度下,最低的相容性达到了 22。5%。4种木霉菌株与嘧霉胺的相容性最差,各种浓度下4 种木霉菌株的相容性均不超过20%,最低的为0。[结论]环酰菌胺与4 株木霉菌株的相容性最好,其次为嘧菌胺。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咯菌腈与 4 株木霉菌株的相容性相当,均为中等偏高,而福满双和嘧霉胺与4 株木霉菌株的相容性最差。

    哈茨木霉绿色木霉杀菌剂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