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刘红宁

双月刊

2095-7785

jxzybjb@vip.sina.com

0791-7119831,7119829

330006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调肝益脾法在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陈丹丹沈贤发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痿证""虚劳"范畴.脾胃、营卫与四肢肌肉联系密切,临床常采用健脾胃、调营卫之法,使脏腑与四肢肌肉得以滋润濡养,使疾病向愈.对近年来盐城市中医院老年病科运用中医药治疗肌少症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应从调理肝脾入手治疗该类疾患,着重补益肝血、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柔筋增肌.基于"肝脾同调"角度辨治肌少症,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肌少症老年脏腑辨证调肝益脾法

    基于三焦焦膜理论论治气短

    刘喜洋吴梦辉章文春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焦作为人体一腑,历代医家对其各有论述,现代医家结合现代研究大体认为与人体的筋膜直接相关.气短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以呼吸短促、气不上接感为主要表现.由于三焦范围甚广,可引起诸多症状,基于三焦焦膜理论可辨治气短一症.

    焦膜理论气短医案举隅

    魏稼针灸治学历程与学术成就

    罗志强刘柏霖徐涵斌何勇...
    8-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魏稼针灸文献研究及学术成就进行总结.魏稼对于针灸学发展具有前瞻性思维,提出热证可灸、敏穴、无创痛穴疗法等新观点、新理论;积极筹办、领导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参与学术交流;创立"各家针灸学说"新学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医学,丰富了针灸理论,拓宽了针灸研究领域.

    魏稼针灸文献各家针灸学说针灸学会学术成就

    方剂命名中数字的作用浅析及思考

    赵慧徐彦龙汪晓娟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剂的组成是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过程,而方剂的命名方式也丰富多彩.现从方剂中数字代表节气、代表人体中阳气的多少、代表方剂中一味特殊中药所需要的确切数量、代表方剂的主要致病因素或者主治病证、代表方剂中某味中药剂量、代表方剂中中药的用量比例、代表方剂服用一次的药量、代表方剂中中药的味数、代表方剂中主要中药的数量、代表方剂中的中药名称、代表药物煎煮违拗常法的作用等来研究其中的规律,最终通过探讨方剂命名中数字代表的意义更好的在临床发挥作用.

    方剂命名数字功能主治

    刘英锋对解郁合欢汤的思考与运用

    包仁博刘英锋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郁合欢汤出自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原为"所欲不遂,郁极火生,心烦虑乱,身热而躁"者立.刘英锋深悟其义,认定其为"心肝血亏,气郁化火,上扰神魂"之主方,以此指导灵活化裁,辨治多种神经紊乱性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基于跟师期间所学及部分验案,简要介绍其运用解郁合欢汤的思路与经验,以启发后学.

    刘英锋解郁合欢汤名家经验

    储全根活用参苓白术散经验

    李丹喻锦储全根李飞翔...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储全根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储全根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强调从脾论治.参苓白术散作为经典名方,主要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效,其作用部位为中焦,可以执中州以运四旁,临床上运用此方临证加减,能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脾胃辨证论治异病同治

    黄春华从痰饮论治前庭性偏头痛经验介绍

    陈昕吴清忠肖俊锋饶凯华...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春华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前庭性偏头痛多由脾阳受损、痰饮停于中焦所致,故当以健脾利水、温阳化饮为基本治则.总结黄春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经验.并附验案 1 则以飨同道.

    痰饮前庭性偏头痛临证经验

    新冠肺炎"给邪以出路"临床运用举隅

    师金娟肖定洪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为"戾气"致病,湿毒之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根据《温疫论》理论,结合临床辨证,邪毒遵循"表里九传"理论,分为顺传与逆传.对于邪伏膜原,应予开达膜原,逐邪外出.邪毒从膜原离开顺传于表,当用辛凉解表之剂,通过战汗、发斑透邪外出;若邪毒入里(脏腑),形成热结里实,当通腑泻热,逐邪外出.无论邪毒如何传变,不在乎表里、膜原之间,应辨清表里虚实,逐邪外出,给邪以出路,疾病方可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温疫论给邪以出路

    通督调神针法为主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

    李玮孙培养胡伟储水柔...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培养认为卒中后吞咽障碍实证有邪扰清窍、瘀阻脉络、水道不利,虚证有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久劳失养的类型.临床采用通督七穴、风池、上星、印堂、廉泉为主穴,辨证施术,发挥通调脑络、攻补兼施、畅达咽喉的作用,展现通督调神针法的独特优势.文末附临床医案 1 则以兹验证.

    孙培养通督调神针法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

    近6年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可视化分析

    焦姣隋振宇范金李清...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近 6 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和COOC软件对国家、作者、机构、被引频次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在CNKI和WOS数据库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质谱分析、蛋白质组学、核磁共振、尿液、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出现频次较高.结论:近 6 年,国内外对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研究热点为利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糖组学等多组学整合技术与菌群相结合寻找不同疾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生物标志物、疾病发病机制以及不同干预措施作用于机体起效的代谢通路,研究方向也逐渐从恶性肿瘤疾病转向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型.

    代谢组学疾病诊断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