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刘红宁

双月刊

2095-7785

jxzybjb@vip.sina.com

0791-7119831,7119829

330006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味寿胎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妊娠宫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吕新凤宋平朱海燕刘优优...
    39-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妊娠宫腔积液患者应用加味寿胎丸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收治的早期妊娠6~12周超声检查提示宫腔积液患者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加味寿胎丸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宫腔积液面积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后,2组主症及次症评分、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宫腔积液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评分、β-HCG、孕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宫腔积液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妊娠宫腔积液患者应用加味寿胎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获得确切效果,患者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有效好转,性激素水平均明显改善,宫腔积液面积明显缩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早期妊娠宫腔积液穴位贴敷加味寿胎丸中医证候积分

    醒脑静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外周血IL-23、MIP-1α水平的影响

    徐明昌刘新生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3(IL-2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α(MIP-1 α)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CI患者106例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外周血IL-23和MIP-1 α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23、MIP-1 α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ACI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NIHSS评分,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外周血IL-23、MIP-1 α水平.

    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血液流变学

    基于PACAP-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J型针刀调节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的效应机制

    朱满华熊伟彭天忠侯新聚...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J型针刀通过PACAP-cAMP-PKA信号通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逼尿肌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型针刀治疗组、治疗+Bupivacaine抑制剂组、治疗+H-89抑制剂组,各6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制作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空白组为正常SD大鼠;假手术组为切开相关部位组织,无脊髓切断;其余4组予以手术脊髓切断造模.J型针刀治疗组造模后第19天予J型针刀针刺大鼠次髎穴,2 d 1次,共治疗7次.干预结束后各组行HE染色观察膀胱逼尿肌组织形态变化,Elisa检测膀胱逼尿肌组织中cAMP、PK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膀胱逼尿肌组织中PACAP3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膀胱逼尿肌组织中PKA、p-MLC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膀胱逼尿肌组织严重坏死,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J型针刀治疗组、治疗+Bupivacaine抑制剂组及治疗+H-89抑制剂组均有不同程度坏死组织修复情况.免疫组化检测PACAP38蛋白表达在模型组中表达量最低,针刀治疗之后,PACAP38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上调;与J型针刀治疗组相比,治疗+Bupivacaine抑制剂组及治疗+H-89抑制剂组PACAP38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cAMP、PKA表达量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J型针刀治疗组与模型组比显著上调(P<0.05),治疗+Bupivacaine抑制剂组及治疗+H-89抑制剂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WB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KA、p-MLC蛋白表达上调;针刀治疗组表达量下调,其中PKA蛋白表达有显著性(P<0.05),p-MLC蛋白表达无显著性(P>0.05).与J型针刀治疗组比,PKA蛋白表达量在治疗+Bupivacaine抑制剂组及治疗+H-89抑制剂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p-MLC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J型针刀针刺次髎穴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其机制与J型针刀上调膀胱逼尿肌中PACAP38、cAMP、PKA表达,激活PACAP-cAMP-PKA信号通路,从而促进逼尿肌舒张有关.

    神经源性膀胱PACAP-cAMP-PKA信号通路J型针刀

    艾灸疗法联合生精汤治疗肾阴亏虚型难治性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艳华郭树林吴金华廖忠祥...
    51-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灸疗法联合生精汤治疗肾阴亏虚型难治性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艾灸疗法联合生精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异常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精子浓度、向前运动精子百分率(PR)均提高,精子形态异常率均降低,且观察组精子浓度、PR均高于对照组,精子形态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艾灸疗法联合生精汤治疗肾阴亏虚型难治性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精子密度、活力,降低精子异常率,提升精子质量.

    艾灸生精汤肾阴亏虚型难治性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调理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秦芸罗青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艾灸联合耳穴压豆调理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就诊的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饮食生活方式干预等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艾灸联合耳穴压豆.观察2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月经周期、月经血量、经色经质)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并比较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2组护理后月经周期、月经血量及经色经质证候积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月经周期、月经血量及经色经质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和减少复发,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月经不调艾灸耳穴压豆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

    储藏温度对生姜保鲜效果的影响

    孟儒缘吴毅刘微饶小勇...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储藏温度对生姜保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储藏温度.方法: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质构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储藏温度下生姜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生姜依据生长周期可分为姜母、子姜、孙姜等部位,不同部位品质具有差异性,姜母、子姜、孙姜各部位水分状态不同,其中孙姜A23最高,姜母A22最高;孙姜硬度最大,姜母硬度最低.随贮藏时间的推移,不同部位生姜的自由水转化为束缚水;生姜硬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生姜中烯烃类挥发性成分增加,醇类、醛类成分减少.与储存0d相比,15 ℃贮藏温度生姜水分状态基本保持不变,品质变化最小,25 ℃或4 ℃储存都会导致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快速迁移,结合水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储藏温度在25℃时,生姜易腐败变质硬度下降,4℃条件下,生姜遭受冷害质地变软;储存温度的变化对生姜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烯烃类)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储藏温度对生姜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对湿度95%、15℃条件下,生姜短期贮藏保鲜效果最好,但要实现生姜的长期储藏,需要研究新的保鲜技术和方法.

    生姜储藏温度低场核磁水分迁移硬度质构保鲜

    指纹图谱分析石菖蒲及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

    杨双玲薛艳芳陈华师金浩鑫...
    65-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石菖蒲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为石菖蒲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石菖蒲及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GC建立15批石菖蒲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评价石菖蒲炮制前后的质量差异.结果:GC-MS分析结果可知,石菖蒲及炮制品共鉴定出40个化合物,石菖蒲经酒制、姜制后,草蒿脑、甲基丁香酚,反式甲基丁香酚相对含量降低,榄香素、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相对含量升高.石菖蒲、酒石菖蒲、姜石菖蒲的指纹图谱分别标定了 25、20、22个共有峰,石菖蒲及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标定了 28个共有峰.HCA可将石菖蒲及炮制品聚为3类,PCA结果提取了 6个主成分,OPLS-DA能有效地将石菖蒲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明显区分,并筛选出了 12种主要差异成分.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和GC-MS分析有助于石菖蒲及炮制品的区分及整体质量评价.

    石菖蒲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化学识别模式质量评价

    中药成分巴马汀在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

    廖惠平谢勇辉刘晓邓中华...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巴马汀在5个种属的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差异.方法:采用体外肝微粒体温孵法,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比较巴马汀在狗肝微粒体(DLM)、人肝微粒体(HLM)、小鼠肝微粒体(MLM)、猴肝微粒体(MKLM)和大鼠肝微粒体(RLM)的体外代谢途径,流动相0.1%甲酸铵的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结果:巴马汀的5个种属体外肝微粒体代谢中,鉴定了 11个代谢产物,其中DLM 3个,HLM 8个,MLM 2个,MKLM 3个,RLM 4个,其代谢途径主要是脱甲基化、羟基化、羟基化、脱氢化、甲基化、羟基化.结论:种属间的肝微粒代谢存在差异性,为进一步研究巴马汀体内代谢安全性提供依据.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巴马汀肝微粒体代谢

    双二氢黄酮Sikokianin E升高PPAR γ调控PI3K/Akt/GLUT4通路对db/db小鼠的降糖减重作用

    颜仁梁李田郑凤仪李佳欣...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Sikokianin E在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中的降糖减重作用.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TT),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IPGTT)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ikokianin E对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力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评价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通过化学发光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血脂四项(TC、TG、LDL-c和HDL-c)和肝功能水平(ALT和AST);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的肝脏形态;免疫蛋白印迹法考察PPAR γ,PI3K、p-PI3K、Akt、p-Akt和GLU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kokianin E组28 d体重、平均摄食量和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Sikokianin E组干预后OGTT和IPGTT的AUC明显降低(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清TC,TG,ALT和AST水平(P<0.05);Sikokianin E组干预后,可显著上调肝脏PPAR γ和GLU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P<0.05或P<0.01);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Sikokianin E可改善db/db小鼠的肝脂肪变性.结论:Sikokianin E在db/db小鼠中的降糖减重作用与改善血糖稳态、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血脂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PPAR γ并激活PI3K/Akt/GLUT4信号通路实现.

    SikokianinE降糖减重作用机制

    小儿清炎合剂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朱慧婷易鹏飞万慕湲刘建明...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清炎合剂(XQM)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6),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孟鲁司特纳(阳性药)组及XQM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雾化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使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小鼠肺功能;采用HE染色考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肺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的肺阻力增加而动态顺应性下降(P<0.05),肺组织病理炎性改变明显,肺泡灌洗液IL-5、IL-13和TNF-α水平均提高,而INF-γ表达水平较低(P<0.05),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而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P<0.05);XQM处理可显著减少上述变化,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XQM可上调Nrf2和HO-1的mRNA水平,并且可促进Nrf2核蛋白和HO-1总蛋白表达.结论:XQM对OVA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HO-1通路的激活有关.

    小儿清炎合剂哮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