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嘉应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嘉应学院学报
嘉应学院学报

邱国锋

月刊

1006-642X

JYUJED@JYU.EDU.CN

0753-2186639

514015

广东省梅州市梅子岗

嘉应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l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反映该校各学科及带有地方特色的科研成果,与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为领导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情境教学视角下多模态网络化英译技巧及模式研究

    马功文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下英译必然受到多模态网络环境的影响,多模态网络化英译很难融入到情境教学中.为了促进多模态网络化英译在情境教学中的融合,有必要对多模态网络化英译技巧及模式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实例,从直译、意译、增译、减译四个方面分析多模态网络化英译技巧及其应用情况;此外,又从多模态网络化英译教学设计模式和多模态网络化英译训练模式两方面来探讨多模态网络化英译的模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就多模态网络化英译技巧及模式促进多模态网络化英译在情境教学中的融合进行验证,英译效果得到优化.

    情境教学多模态网络化英译英译技巧英译模式

    当代艺术观念化特征与表现形式多样性分析

    王立民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之下,当代艺术已走向多元化发展.其表现形式具有综合性特点,语言也呈现出观念化的特征.观念与表现已发展为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为例,对其观念化特征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甄别正向的价值取向,确立正确的艺术观,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

    当代艺术观念表现形式现代艺术语境综合性

    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岭南灰塑艺术的创新路径探析

    乐云毛雯倩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塑是岭南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的存在.在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本文聚焦于岭南灰塑的生存现状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探析灰塑作为传统手工艺应如何从审美、材料、技艺、传播等四个方面实现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努力提升岭南灰塑的艺术价值与当代价值,探索其在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灰塑工艺振兴创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一流民办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李江凌王天佐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民办大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型或职业型,具有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和达到研究生教育层次,注重学科建设和具有较高科研水平,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依法治校和规范管理的一流民办大学.目前,缺乏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水平师资的汇聚以及良好的治理,是一流民办大学的建设梗阻.要建设一流民办大学,需要实现融资投资、师资队伍、治理水平、教育水平、办学层次等五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一流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建设路径

    浅析地方高校自我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以嘉应学院为例

    李诺黄虹刘思静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评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嘉应学院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自我评估组织体系、制定自我评估标准体系以及建立自我评估数据平台的改进建议.

    地方高校自我评估审核评估

    地方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刘耀南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重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内涵发展,分析高校混合式教学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背景,构建地方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着重从学校顶层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混合式课程建设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阐述,并通过对笔者所在地方高校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师生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地方高校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两性一度"的实现途径——以现代汉语为例

    侯小英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性一度"为"金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对现代汉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提升"高阶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方法,突出"创新性";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增加"挑战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现课程的"两性一度"方面有特定的优势:依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充足、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同时大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开展个性化学习,便于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以线上学习为先导,线下课堂聚焦重难点问题的求解,灵活采用多种手段,促进互动、探究,引向深度学习.

    两性一度线上线下混合式现代汉语

    从"离身"到"具身":教师培训的"具身化"变革

    沈露儒罗茹静夏文雁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培训存在"离身"困境,表现为培训项目设计忽视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与体验,培训方式采用传送或灌输方式,培训工作投入较大、费时较多,但培训效果不好.具身认知理论从"具身"的认知视角指引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要求培训涉身化,强调"全人参与";要求培训生成化,突显"动态发展";要求培训情境化,增强"互动体验";要求培训合力化,促进"教学评一体",从而突破教师培训困境.

    具身认知教师培训困境变革

    教师教育德美融合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应学院为例

    王赢利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地方新办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面临校地协同、师范基本技能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完善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探索建立"德美融合"育人理念,建构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改善育人环境等,推动德育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提高德美育人实效,提升师范生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素养,形成教师教育"德美融合"育人体系新模式.

    教师教育德美融合路径

    新时代学校德育与文化建设的探索与使命——"新时代学校德育和文化建设"研讨会会议综述

    侯海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学校德育和文化建设研讨会近日于广东梅州举办.7 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7 位大学书记校长、专家学者以及中学校长、近 100 名大中小学教师出席研讨会.会议涵盖新时代的德育供给侧改革、公共性品格、情感教育、诗歌教育、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德育何处去、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构建、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及其应对、田家炳精神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等议题,集中展示了学校德育和文化建设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创新视角,对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德育文化建设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