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品质学科教研共同体构建的思与行

    张哲蒋敏杰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教研组活动存在诸如学科教研行政化倾向严重、教研活动内容随意、组内教师缺少互动、工作开展缺乏保障机制等实际问题.改变这些问题,就要基于学科,构建高品质学科教研共同体.具体措施有:立足"分享"理念,营造积极合作的共同体文化氛围;聚力多元效能,建设辐射式的学科共同体;关注课题研究项目,提升共同体的研究品质;聚焦教研成果,彰显共同体的成人价值.

    教研共同体学科教学多元效能课题研究

    管为不管,无为而治——我的管理主张及实践

    唐敏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逐渐形成了"管为不管,无为而治"的管理主张.管为不管,更多地指管理学生;无为而治,更多地指管理教师.育学生自理自治,主要措施有:管理到位,养成良好习惯;监管到位,促进自我管理;自管到位,指向自主发展.促教师自觉觉人,主要措施有:刚柔并济,厚植成长沃土;立体评价,成就专业发展;职业修炼,走向生命自觉.

    "管为不管,无为而治"管理主张自理自治自觉觉人

    学校管理中辩证思维的光芒——评唐敏校长及其管理主张

    叶水涛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敏,是一位有学术造诣的校长,也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中,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形成令人称道的教育发展范式,涵盖管理论、课程论和教学论.创新发展叶圣陶"教为不教"教育思想,校本化实践"管与不管"管理思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

    学校管理辩证思维"管为不管,无为而治"

    家校协同推进劳动育人的实践探究

    梁蕾沈国淮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家校协同推进劳动育人的措施有:组建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参与劳动育人实践的科学性;搭建交互平台,延展家校劳动育人的资源链条;完善家校共评方案,营造协同推进劳动育人新生态.

    劳动教育家校协同家长学校交互平台共评方案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应用

    刘静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探究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形成不同学段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基本技能和精神品质.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三个任务群,确定劳动资源开发的目标,结合区域、学校的实际,选择适合相应学段的劳动教育主题,作为各个学段的劳动教育资源内容.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设立"劳动教育周",实施多元评价,推进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资源的实践应用.

    日常生活劳动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沟通有道

    潘小福
    67-68页

    在科学探索中创想与体验——"春之醒·小小科学家市集"主题学习活动回眸

    胡兢慧陆晓阳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创造一种综合完整的校园生活,给予每个学生适合的土壤和营养,培养具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完整的人,江苏省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开展"春之醒·小小科学家市集"主题学习活动,逐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创想、科研和劳动的意识.具体措施有:活动设计,重在创想,统整学习内容;活动实施,重在体验,发展核心素养;活动省思,重在探索,培养科学家精神.

    主题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科学家精神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及支持系统建构

    周芳章芳妹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融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和素养提升为一体,有助于发挥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存在顶层规划缺失、教师研训缺位、设计实施路径不明、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学校应当建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支持系统,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加强跨学科师资研训,明晰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步骤,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困境支持系统

    为融入世界做好准备——读《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有感

    姚国艳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胜任力是理解和处理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培养这一能力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应对世界变迁的需要、个人胜任未来世界的需要.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采取行动是全球胜任力的四种核心能力,需要教师基于课堂的高质量教学实践,学校营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推进来共同促进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发展.

    全球胜任力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

    让成长之路行稳致远——读《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有感

    陈群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介绍了名师在成长过程中悟出的道理,对教育使命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串联了名师的成长之路.在名师成长的启示下,教师应通过循序渐进的积累,扎实专业基础;通过拾级而上的坚持,历练专业功底;葆有朴素平实的情怀,成就专业幸福,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行稳致远.

    名师成长扎实专业基础历练专业功底成就专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