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盐侵蚀作用后钢-FRP复合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帅华国朱世鑫葛文杰倪增昊...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氯盐侵蚀作用后钢-FRP复合筋(SFCB)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对经氯盐侵蚀后的SFCB及SFCB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配筋类型、配筋率、偏心距、长细比、应力水平与侵蚀时间对承载力、侧向变形、裂缝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筋材强度保留率随侵蚀时间增加而降低,无应力侵蚀 180d后,钢筋、SFCB和FRP筋极限强度分别降低了 12.2%、9.9%和 3.6%;随筋材截面含钢率的增加,SFCB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逐渐提高,侧向变形逐渐减小;侵蚀后钢筋组、SFCB组和FRP筋组试件极限承载力分别较其未侵蚀试件最大下降 16.6%、12.4%和 7.2%.SFCB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抵抗侧向变形和裂缝的能力.

    混凝土柱钢-FRP复合筋偏心受压氯盐侵蚀承载力

    钢板-UHPC组合加固损伤RC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张阳王豪黄松龄刘颖峰...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板-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对 1 根RC梁及 2 根加固梁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对其承载力、挠度、应变、裂缝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加固RC梁,加固梁在抗裂性能、刚度及极限承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其中开裂荷载分别提高 2.71 倍、3.19 倍,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54%、65%,刚度提升近 1 倍.由于破坏模式均为新老混凝土界面剥离破坏,极限状态下钢板及钢筋均未达到屈服强度,未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在加固设计中应避免此类破坏的发生.此外,基于桁架模型理论对钢板-UHPC组合加固梁剥离承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桁架模型理论建立的剥离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相对差值在 10%以内,此理论模型可靠.

    钢板-UHPC组合加固梁界面剥离桁架模型剥离承载力

    跨海钢箱梁桥合龙过程瞬态温度效应分析

    骆佐龙邓美林董峰辉冯仕鹏...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海水域跨海桥梁建造过程中瞬态温度效应,以港珠澳大桥——跨越崖 13-1 气田管线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研究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合龙过程中在热带强日照辐射、大气对流状态下的瞬态温度梯度及其响应进行精细化分析与预测.首先建立日照辐射与大气对流作用下主梁外表面统一热流密度偏微分方程,求解得到主梁外表面任一时刻等效综合温度;其次建立主梁截面热传导数值分析模型,求解截面瞬态温度梯度分布,并与实测温度梯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最后计算主梁合龙过程中在瞬态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跨越崖 13-1气田管线桥的瞬态温度梯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最大偏差小于 2℃),且预测值稍大于实测值,使结构偏于安全.合龙过程中主梁温度梯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距离顶板顶面 0.4m范围内,温度梯度较高,而在 0.4m以外,温度梯度逐渐趋于 0.主梁最佳合龙时段为合龙当天晚上 21:00 至第二天上午 6:00,对于最佳合龙时段合龙口两端存在微小转角的问题,可采取设置临时调位千斤顶及施加临时配重的方式加以消除.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瞬态温度效应桥梁合龙跨海桥梁精细化分析

    钢筋桁架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邓博予王路婷李凌志陆洲导...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具有自重轻、延性高、抗裂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抗火性能存疑.为初步探明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的抗火性能,对 1 块混凝土叠合板、4 块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以及 1 块轻质ECC叠合板进行了火灾试验,又对其中的混凝土叠合板及 1 块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进行了火灾后抗弯试验,重点分析其火灾行为、火灾损伤及火灾后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轻质ECC爆裂风险明显高于混凝土,但具有优越的隔热性能,若不发生爆裂,可大大降低试件温度,实现良好的防火保护效果;钢筋桁架对爆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钢筋桁架的钢筋间距越大,钢筋桁架对爆裂的抑制效果越差;底板ECC层越薄,爆裂程度越轻;高温爆裂导致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的刚度和延性折减明显,但由于受火时间较短,材料退化程度有限,轻质ECC-混凝土叠合板的极限承载力较混凝土叠合板仅降低 3.85%.

    轻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叠合板高温爆裂抗火性能残余承载力

    基于振动分析的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等效计算模型研究

    卢华喜蔡茂凯刘美豪吴必涛...
    113-1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值模拟对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时,建立实体模型较为繁琐,特别是针对大跨度楼盖结构,实体模型单元数目众多,给有限元分析带来困难.为了简化建模过程,采用刚度等效的原则提出了建立等效简易模型的新方法,分别建立了钢筋桁架混凝土单向板的各向同性等效模型和双向板的各向同性等效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和楼板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等效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求得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各向同性等效模型能完全满足精度需求;使用各向同性等效模型求解所需的计算时间仅为三维实体模型的 1%左右,大大节省计算资源和提高建模效率.

    振动特性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各向同性等效模型刚度等效模型

    G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析

    王仪姚子豪张志文姜景...
    120-12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玻璃钢纤维(G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其数值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对混凝土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并考虑了GFRP型材的各向异性的特征,连接界面采用牵引-分离模型来模拟GFRP型材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行为.试验结果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此外,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板截面尺寸、GFRP型材截面尺寸(腹板高度和腹板、翼缘板厚度)对G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力键间距为 100mm的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比间距为 150、200mm的试件分别高21.4%和30.7%.FRP剪力键可有效提高抗剪性能,改善界面粘结性能.混凝土截面高宽比超过1.2 时,组合梁破坏模式从受弯破坏向剥离破坏转变.合理设计组合梁截面尺寸可以有效地提高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最大挠度和拟延性特征,在力学性能和工程造价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玻璃钢纤维型材-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粘结-滑移行为牵引-分离模型

    考虑尺寸效应的RC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金浏万顺寅李冬苗丽越...
    127-13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设计的RC梁-柱节点,其抗剪承载力安全储备随节点尺寸增大而显著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节点名义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首先,基于不同因素对节点名义抗剪强度及其尺寸效应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建立了综合考虑节点配箍率、轴压比及混凝土强度影响的RC梁-柱节点名义抗剪强度尺寸效应公式.然后,通过引入尺寸效应系数,提出了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RC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建议.与相关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基于修正公式设计RC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可有效改善大尺寸节点的安全储备.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尺寸效应修正建议安全储备

    固废基胶凝材料水化特性及其掺量对C30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张广田张艳佳贺光炜
    133-1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粒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XRD、SEM、热分析手段,考察了固废基胶凝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及水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固废基胶凝材料掺量对C30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废基胶凝材料粒度比水泥细,水化产物主要为 AFt和 C-S-H凝胶.固废基胶凝材料用量 360~400kg/m3 时,C30 混凝土 28d抗压强度36.9~40.4MPa.固废基胶凝材料与水泥双掺且水泥用量为 80kg/m3 时,C30 混凝土 28d抗压强度 43.7MPa.固废基胶凝材料与水泥、粉煤灰三掺时,C30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 28d抗压强度保证率.固废基胶凝材料与粉煤灰双掺时,C30 混凝土整体强度较差.

    固废基胶凝材料水化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固废资源化

    对某防疫居住建筑设计与高效建造的思考

    王喆陈雨嘉王力郁银泉...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快速建造的特点,契合国内对快速兴建防疫居住建筑的旺盛需求,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需要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全方位的融合快速建造的理念.介绍了某防疫居住建筑的高效建造过程,从建筑平面布局模数化、结构体系选型、基础选型、构件标准化、节点构造等方面,结合项目实际施工中的经验教训,提炼总结了面向建筑高效建造的设计要点和创造性做法.

    防疫居住建筑高效建造装配式钢结构构件标准化

    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岳红原郁银泉雷远德邓烜...
    143-15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柱节点作为一种高效的装配式节点,开展该类节点的试验和数值研究对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钢棒(UBPC)、有粘结预应力钢棒(BPC)、纵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棒(RUBPC)三种预应力拼装柱节点在 45°双向偏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外加轴压比、预加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等参数对预应力拼装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C、UBPC试件可通过柱脚粘接面的张开降低预制柱构件的损伤;且各试件在 1/100 的位移角限值内基本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试件破坏时,RUBPC、UBPC试件的预应力损失分别为 25%和 22%,表明了其具有良好的自复位特性.

    装配式节点框架结构预应力拼装柱节点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