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州城区承压水影响下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判定

    李雄威郭严伟何亮黄开林...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州地铁 2 号线青枫公园站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承压水条件下基坑开挖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承压水条件下基坑稳定性及周围环境变形影响,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基坑抗突涌理论判定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合理的基坑抗突涌隔水层临界厚度值.结果表明:传统的基坑抗突涌压力平衡判别法计算得到的隔水层临界厚度值偏大,而基于强度破坏的数值模拟判别法得到的隔水层临界厚度值偏小,基于变形控制的基坑突涌数值模拟判别标准得到的隔水层临界厚度值较合理.

    基坑开挖基坑抗突涌承压水稳定性隔水层厚度

    济南地区土岩二元结构边坡加固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何昭宇王冬明张太国范世英...
    73-7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覆盖土+下覆风化岩的二元结构边坡,但对于此类结构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理论体系方面研究较少.为此,以济南地区蒋山山体加固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场施工条件、边坡高度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桩板式挡墙+预应力锚索+岩石锚喷的组合结构工程设计,成功地解决了济南地区土岩组合边坡土体易失稳、支挡结构变形较大和施工过程安全性差等支护难题.同时结合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既有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应力场、位移场及整体稳定性系数 3 个方面研究了土岩二元结构边坡滑移面位置及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既有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为 1.22,属于基本稳定状态;随着施工工况进行,下覆灰岩薄弱面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边坡潜在滑移面的工程规模则随着加固措施的进行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坡顶及坡脚位置处位移逐渐减小,而最大位移量位于边坡中部的土岩交界面附近,位移值 14.64mm;通过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土岩二元结构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提高至 1.55,属于稳定状态,达到了规范要求.

    土岩二元结构加固设计安全系数整体稳定性数值模拟

    FRP布材增强钢筋混凝土桩水平承载性能研究

    张建伟樊亚龙娄蒙凡边汉亮...
    80-8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由于其轻质高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抗震加固、结构补强等实际工程中,但有关FRP增强混凝土桩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不同FRP布材加固混凝土桩承载特性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FRP布桩(普通钢筋混凝土桩身包裹FRP布材)的水平承载规律进行研究,探究了不同包裹层数、不同FRP布材类型、不同布材混合包裹对钢筋混凝土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FRP 布桩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每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FRP布桩的水平承载性能随着包裹层数的增加而提升,提升效果与包裹层数之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不同布材类型的FRP布桩中,CFRP布对FRP布桩的水平承载性能提升效果最优;混合包裹(CFRP+GFRP)的提升效果要略优于包裹 2 层GFRP布.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FRP布桩水平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某带穿层斜柱双筒体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高义奇林超伟王兴法洪伯聪...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仁恒世纪大厦为框架-双筒体结构,建筑高度 198m,结构平面呈哑铃状,属于具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不规则(局部穿层柱、个别构件错层)、斜柱托换等一般不规则项的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工程结构特点和整体抗震性能化设计过程.论述了嵌固端选择、多角度地震输入、跨层斜板及穿层斜柱受力分析等设计重难点.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的框架-双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时将绝对嵌固端和名义嵌固端均设置在基础顶是合适的;塔楼双筒体布置并未导致明显的强弱轴,多角度地震输入的结构响应接近;裙楼跨层斜板对结构整体受力影响较小;穿层斜柱不会发生屈曲稳定破坏,通过构造加强后斜柱拉梁的设计安全可靠.

    仁恒世纪大厦超高层建筑双筒体多角度地震输入跨层斜板穿层柱斜柱

    深圳京基东滨时代大厦超限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侯学凡周小伟张建军张晓波...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京基东滨时代大厦塔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高度 194.35m,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四角及南北两侧均设有L形墙或一字形墙与框架梁平面外相接.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2 层取消了大量楼板和外框架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形成跃层柱.41 层东西两侧外框柱均往内收进,需设置托柱转换梁.以上难点增加了结构设计难度.采用性能化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关键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并对特殊部位进行专项分析,如L形墙或一字形墙等特殊墙体、跃层柱、托柱转换梁等.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超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L形墙跃层柱托柱转换梁

    弱连接体支座形式对非对称双塔结构的影响分析

    郭洋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在连接体位置不高时常采用弱连接形式,连接体支座的选择对两侧结构受力影响很大.对比分析连接体在不同的弱连接方式下塔楼主体结构动力特性及主体结构关键构件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对连接体楼板进行了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弱连接方式,连接体的体量及高度与塔楼单体越接近,连接体对塔楼的约束作用越明显;连接体两侧采用双向摩擦摆支座方案优于采用一端固接铰支座、一端双向摩擦摆支座方案;在罕遇地震下,采用双向摩擦摆支座方案的塔楼在连接体及以下楼层层间位移角为不同方案中的最小值,关键构件能达到更高的性能水准;双向采用摩擦摆支座方案会带来较大的支座水平位移,需要在设计中采取措施以确保连接体在罕遇地震下不致脱落;对于具有不同建筑功能的多层连体结构,可通过增加楼板厚度更有效地降低各层楼板竖向加速度峰值,以满足楼板舒适度的要求.

    弱连接方案比选摩擦摆支座抗震性能化设计舒适度分析

    某超高层项目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应用

    程向东唐笑一王明吴联定...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超高层项目荷载较大,导致框架柱截面较大,严重影响建筑空间使用.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相比,标准层每根柱节约建筑有效使用面积 1.5~1.8m2,结构主体成本节约近 1000 万元.提出了对钢管进行开孔的梁柱节点做法并分析五种不同节点方案,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仿真分析,充分考虑框架梁对节点的约束作用,得到五种节点方案的极限承载力及钢管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采用钢管开孔的梁柱节点做法可行,并得到最合理的开孔形式;分别对 7 种不同箍筋形式进行受力性能分析,并考虑实际施工因素,得到最为合理的箍筋设置形式.

    超高层结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型钢混凝土柱套箍指标轴压比梁柱节点

    一种适用于重点设防类高层单跨钢连廊的结构设计

    张能伟阮永辉郁冰泉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单跨框架结构应用场合的条文规定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重点设防类高层单跨连廊的结构体系:X向为两跨框架+桁架结构,Y向为框架-支撑结构.分别采用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本连廊进行计算.结构静力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模拟顺序对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连廊在X向本质上是一个单层双跨框架结构.连廊性能化设计结果表明其能达到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连廊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和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桁架受压斜腹杆屈曲会引发结构整体失稳;桁架受压斜腹杆、框架角柱和框架边柱失效不会引发结构连续性倒塌.最后对连廊进行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性能良好,构件损伤控制在"中度破坏"以内,能够满足规范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

    高层单跨结构静力弹性分析非线性屈曲分析连续倒塌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

    某带空腹桁架的科研楼结构设计

    金云飞刘郁靳天伟朱蓉蓉...
    117-12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该项目存在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板局部不连续、扭转不规则特点.针对项目扭转不规则,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取得了较好的抗扭转效果.针对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同时为实现通高大堂,在4层设置了空腹桁架;基于"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相对弱化转换层上部"的设计思想,定量给出了空腹桁架控制指标和内力调整措施.空腹桁架下弦杆采用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设计,给出了该梁的抗弯、抗剪计算公式.

    空腹桁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结构消能减震

    框架承担倾覆力矩的合理计算方法

    常磊崔济东廖耘周定...
    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理清框架倾覆力矩的相关概念区别,并给出各自合理计算方法,对计算框架、支撑、框架+支撑、局部框架或者局部框架+支撑倾覆力矩的统一解法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力学法.指出框架倾覆力矩和框架承担倾覆力矩之间的显著区别,给出两者的异同以及建筑结构中框架承担倾覆力矩的计算原则,并进一步给出合理计算框架承担倾覆力矩的方法,即修正的统一解法.修正的统一解法适用于一般建筑结构和带竖向构件转换的结构,也适用于带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最后对典型结构算例的框架承担倾覆力矩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合理可行.

    倾覆力矩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带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统一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