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

魏星

双月刊

1674-6635

atd@cadg.cn

010-57368778 6832263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建筑技艺/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ique
查看更多>>《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本刊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的专家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组成,编委会主任由崔愷设计大师担任,并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 应2008年底编委会的提议,本刊于2009年4月更名为《建筑技艺》,简称AT。《建筑技艺》秉承过往特色,以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办刊宗旨,全面报道国内外精彩新锐的建筑设计实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强调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突出节点细部构造、实施技术等。 主要栏目:名师档案、主题建筑、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与文化、产品速递等。 读者对象:建筑师、房地产商、结构工程师、科研管理人员、大中院校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篇首语

    鲍莉
    4页

    在领域层级中的与人互动——居住建筑品质特性

    贾倍思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从大规模住宅开发向"存量改造"转变的背景下,建筑师需要重新认识居住建筑的品质和设计方法.以纪念性建筑为本位的建筑设计,是提高城市居住建筑设计品质的主要障碍之一.居住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在时间进程中和人的需求变化相互作用,使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在领域层级上取得平衡.以哈布瑞肯为代表的"开放建筑"理论区别于传统建筑学,强调城市住宅设计的四个领域层级——社区、建筑、结构和填充体.通过对BE事务所的案例进行研究,介绍其居住建筑设计中注重城市肌理和形态、开放的结构、立面的公共性和基于内装工业化的居住多样性的特点,展示了一种和传统城市一致的可持续居住建筑设计方法.

    住宅品质领域层级开放建筑互动

    社区更新的视角与观念——面向城市复兴的社区嬗变

    徐千里余水许书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建设的存量时代,城市发展的观念与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社区更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必然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社区的更新也必将推动城市的复兴.结合重庆民主村的更新实践,论述了社区更新的建设规律和思想逻辑,强调社区更新的视角和观念应当指向城市复兴的整体目标.

    社区更新建设规律思想逻辑社区嬗变城市复兴

    建成环境层级视角下的城市多层集合住宅更新设计策略——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两则实践为例

    鲍莉嵇晨阳滑芳孙艺畅...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城市历史地段、多建于20世纪的多层集合住宅,如今面临着产权结构复杂、外部环境拥挤、居住条件恶化、建筑结构老化和居住需求提升等诸多问题.在存量提质的城市更新战略的大背景下,这类面广量大的居住建筑的更新是城市发展首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往往要面对复杂的建成环境和多重因素的制约.基于开放建筑设计理论中层级的概念,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解读建成环境,从"场所、结构、表皮、计划"四个层级递进切入,解析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街区两则集合住宅更新中复杂的设计问题,以期系统构建城市居住类历史地段集合住宅的更新设计策略与方法.

    集合住宅更新建成环境层级场所结构表皮计划

    现代居住空间中传统关系营造的探索与实践

    吉星帅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现代居住方式为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对现代居住空间的营造方法展开讨论.结合系园建筑设计研究室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反思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方式.向传统文化和中国园林学习,尝试把人与物、物与物间的精妙"关系"带向日常,从"大小""明暗""疏密"等视角看待现代居住空间,进而重新审视文化中"形式"和"符号"的意义,思考其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经由对"关系"的学习与探索,实现在既有住宅改造设计中对传统"意境"的营造,以期在愈渐趋同的居住空间中,找到属于中国的现代之路.

    对比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园林现代居住空间意境营造

    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市236户改造项目调研为例

    李世熠秦岭李佳楠杜钰...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上海市236户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全过程追踪调查,分别从"环境"和"人"的维度分析了老年人居家环境特征和改造需求,发现当前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存在标准化套餐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部分刚需内容并未纳入改造范围、辅具设施产品与老旧住宅适配性差、居家养老相关配套服务缺失等问题,并从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效能的角度提出了精准绘制需求画像、改进施工工艺工法、丰富适老辅具品类、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整合相关配套资源的建议.

    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全过程追踪调查实施现状需求分析提升策略

    性别差异下住区活动空间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徐媛汪丽君曹语芯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住区活动空间,采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梳理住区儿童性别差异与健康需求,归纳出游戏空间、出行空间、绿色空间三类空间要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总结提炼三类空间中相关影响要素在性别差异方面的显著性.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减少健康风险,推动健康宜居住区的精细化设计.

    性别差异住区活动空间儿童健康影响

    婴幼儿洗浴行为人因工程学研究对住宅卫生间设计的启示

    金爽程晓青肖茗瀚吴艳珊...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育龄家庭提供优质的硬件环境是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的重要环节.基于前期对有孩家庭卫生间育儿行为的调研,针对婴幼儿盆浴开展人因工程学实验.通过采集助浴者的动作骨骼数据,构建动态行为-空间模型,探索"人""机""环"各要素间的关系,解析卫生间环境与婴幼儿盆浴行为的矛盾点,从适幼化视角提出住宅卫生间设计优化建议.

    婴幼儿洗浴行为人因工程学卫生间设计

    鞭辟入里,创新住居——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闯与创

    龙灏田琦孟阳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居住建筑与社会发展、人类自身的关系,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居住建筑设计的新需求.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密切结合实际,从专业教育对课程的本质需求出发,系统重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重塑课程教学成果,全方位展示面向未来的居住建筑教学新方法,对同类学校的教学和更广泛的居住建筑设计实践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

    建筑教育创新住居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迈向理想的现实主义——鲍姆施拉格-埃伯勒建筑事务所的住宅设计

    黄旭升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福拉尔贝格学派的代表,鲍姆施拉格-埃伯勒建筑事务所基于地方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住宅的体量布局、空间组织、经济核算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以其住宅设计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现实主义的设计态度和对现状优化改善的视角和策略.通过严谨、清晰和理性的设计思考,事务所以塑造城市地方性特征、开放建筑、利用有限资源、建设经济且高品质的住宅为目标,持续对建筑学本体和前沿进行探索,坚定地直面现实问题,创造更理想的城市和生活.

    住宅设计现实主义地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