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

魏星

双月刊

1674-6635

atd@cadg.cn

010-57368778 6832263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建筑技艺/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ique
查看更多>>《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本刊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的专家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组成,编委会主任由崔愷设计大师担任,并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 应2008年底编委会的提议,本刊于2009年4月更名为《建筑技艺》,简称AT。《建筑技艺》秉承过往特色,以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办刊宗旨,全面报道国内外精彩新锐的建筑设计实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强调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突出节点细部构造、实施技术等。 主要栏目:名师档案、主题建筑、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与文化、产品速递等。 读者对象:建筑师、房地产商、结构工程师、科研管理人员、大中院校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跨度建筑与结构协同教学实践探索

    罗鹏任天硕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作为支撑建筑的骨架,对建筑形态、空间、功能及综合品质影响深远.大跨度建筑因其特殊空间属性,对结构依赖程度较高.高效且精妙的结构设计不仅赋予建筑更轻的重量、更大的跨度和更强的性能,同时给予使用者力与美的交织体验.因此在建筑学专业培养过程中,以大跨度建筑为教学载体,建立结构知识体系,并通过实践将建筑和结构知识融汇贯通,此过程对于建筑师形成健全且均衡的专业素养意义重大.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跨度建筑教学为线索,回顾建校以来大跨度建筑与结构协同融合的教学实践历程,梳理不同时期取得的教学成果,总结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建筑与结构协同教学模式,旨在揭示结构教学在建筑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促进学科深度融合,为新历史时期、新社会背景、新行业环境下的高质量建筑教育提供参考.

    建筑教育大跨度建筑结构教学实践

    空间的结构营造——东南大学建筑系结构建筑学教学历程回溯与思考

    周霖郭屹民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溯思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自2016年成立至今的结构建筑学教学历程,从结构选型与造形、结构要素化及结构思维培养等方面对教学框架与目标进行了诠释,介绍了结构建筑学结构原型法与模型实验法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科教案训练课题及作业,展示了教学团队从"作为结构的结构"到"作为空间的结构"的结构先行与空间营造要素化教学成果.

    结构建筑学结构造形结构原型法结构要素化结构思维与意识

    基于"结构法"的研究生建筑设计专题教学

    刘晖谭刚毅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研究生建筑设计中结构意识薄弱的问题,从结构建筑学理论背景入手,系统组织"结构建筑学"与"建构设计studio"课程专题教学,对"结构法"进行概念辨析、案例类比、设计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结构思维,通过分析结构体系原型和语言介入建筑场域的空间构成与形式表达,以"结构-空间"关系的设计研究回应建构的诗意呈现.

    结构建筑学结构法力与形诗意建构建筑设计

    木构复兴——南京工业大学木结构建筑教学培养模式

    舒欣李颜宁张海燕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工业大学木结构建筑设计教学以技艺结合的培养理念为线索,通过重塑理论基因、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设计创新等方式,融合功能、结构、形式、技术与节点等诸多元素,探索形成面向未来的教学专题和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为技术理性和艺术感性相结合的木结构建筑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木结构技术艺术学科交叉空间文化建筑教学

    "密度""重量"与"结构"——以真实建造竞赛为契机的圆竹结构设计教学

    夏珩康泰彭小松郭子怡...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展示一种探讨"密度""重量"与"结构"的圆竹结构设计教学,以及以"1:1真实建造"的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深圳大学建规学院乡村建设与低技建造实验室于2018-2023年间指导的6次竹构建造竞赛,介绍竞赛作品以二维"桁架"为基础原型进行三维"网架"结构演绎的设计办法,为圆竹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密度重量三维桁架竹构结构设计教学迭代

    基于居住满意度的高强度住区户外空间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任书瑶张彧杨靖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居住满意度的住区户外空间质量评价标准,梳理了影响住区户外空间满意度的指标,涵盖居民个体特征、高强度住区单个类型敞地质量和整体质量三个维度,并通过实地调研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功能性、安全性、可达性、户均面积、开放绿地质量对住区户外空间质量的影响权重,为更新及新建的住区户外空间提供了改造优先级策略及指导意见.

    高强度住区户外空间质量居住满意度

    小学建筑的创新设计与研究——以深圳某小学为例

    李媛琴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某小学为例,深入分析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通过创新的以体育活动场地为中心的围合布局、声学处理方式、模块化教育单元设计,以及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探索高密度下小学布局与设计的设计新思路,以满足教育功能需求,提升学习体验和校园整体品质.

    小学建筑声学策略单元式模块化地下空间开发

    爱尔兰建筑环境脱碳路径对中国降低建筑"隐含碳"的启示

    赵格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尔兰政府在国家发展计划(NDP)中重新评估项目实施次序和内容,并对可能增加碳排放的项目进行调整;最大化利用现有建筑存量,将高度空置和次优化的空间重新翻修利用,以降低新建筑的隐含碳排放;通过强制披露排放数据、排放标准、优化技术规范和政策体系等措施,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强度.这些政策工具和实践经验值得中国参考借鉴,提出了6项降低建筑隐含碳的具体措施.

    隐含碳排放爱尔兰全生命周期脱碳材料碳排放强度

    本土、弹性、绿色——宜都市会展中心设计

    杜志杰张建斌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都市会展中心充分考虑了所处环境,采用了地域本土化设计,进行了功能可持续设计和绿色低碳设计.运用建筑工业化设计思维,将现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展示了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

    地域本土可持续发展功能弹性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

    三甲医院门急诊交通组织策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黄凯昕郑海砾胡展鸿张亚萍...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之一,具有交通流量大,高峰期集中,流线复杂的特点,因此周边道路极易拥堵,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研究重心聚焦在三甲医院内部交通最集中的门急诊区域,通过分析发掘影响医院交通的瓶颈要素,再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验证有效性.

    医院交通呼吸中心快速落客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