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

周畅

月刊

0529-1399

aj@aj.org.cn

010-58933628

100835

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大楼

建筑学报/Journal Architectural Journal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建筑学报》简介 《建筑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每月20日出版。大16开,9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建筑专业杂志。创刊近50年来,涵盖了国内建筑学专业高水平的理论研究论文和重要建筑实践,记录了新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历程,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在国内建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发行量一直在同类期刊中居前位,年发行量50余万册。 《建筑学报》的特色:立足国内,以繁荣促进中国建筑创作为宗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 《建筑学报》的内容:涉及建筑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两大部分,设有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建筑教育、城市设计、设计研究、建筑实录、建筑技术、住宅设计、传统建筑、国外建筑等栏目。 《建筑学报》的读者群:建筑师、建筑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建筑学专业师生和各级建筑管理人员。 近年来,《建筑学报》已成为全国各设计单位的必备资料,为广大商家提供了直接向建筑设计人员展示产品的平台,将为您的企业经济发展助力。 欢迎征订2004年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京战斗机械厂改造更新(红创PARK)

    吴子夜周苏宁唐涛
    46-52页

    风景的进化——南京战斗机械厂改造更新

    吴子夜刘玮周苏宁
    53-55页

    安宁红砖房

    杨雄
    56-60页

    密林·聚落·坝子·桥——云南安宁石江村红砖住宅设计

    饶娆杨雄
    61-62页

    杨廷宝布扎建筑构图研究之分析法的探讨——以1930年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宾馆方案设计为例

    张佳琦顾大庆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杨廷宝1920年代在宾大接受了扎实的布扎建筑教育训练,其一生中完成了大量优秀布扎建筑作品,但对于布扎建筑理论的核心方法——构图,杨却很少提及,同时学界少有此方面的研究.以布扎构图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筑要素、构图要素和构图操作的三段图解分析方法,并以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宾馆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演示其具体操作,为解读以杨廷宝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建筑师的建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杨廷宝布扎构图建筑形式分析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宾馆

    工匠逻辑下的侗族鼓楼大木构架营建法则的参数化解析——以湖南侗族高步片四转八式鼓楼为例

    徐峰邹业欣李杨文昭李雨薇...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深化木结构营造技艺的数理解析,是推动我国传统建筑数字化进程的重要诉求.故以湖南侗族高步片四转八鼓楼的大木构架为例,应用口述访谈、营建现场考现记录与建筑三维信息的互证的方法,对其工匠营建法则进行参数化解析.

    侗族四转八鼓楼工匠营建法则参数化

    现代木构建筑工业生产的设计实践——以木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为例

    刘杰顾容竹胡雨辰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工程木的使用以及如何减少建筑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指出模块化设计体系与预制建造更集约地使用材料,减少固体废物,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建筑品质.通过考察欧洲与我国木构建筑作品,探求基于木构建筑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的集成化预制设计-建造方法,并对其适用场景做了进一步讨论.

    模块化木构建筑低碳可持续工业化生产预制建造

    "生长的城市"动态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辽东湾10年设计实践为例

    赵曼彤张伶伶袁敬诚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代城市生长的动态语境,立足于自然、城市与文化维度的共生关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进行辽东湾新区动态城市设计探索.动态城市设计以自然地形、基础设施和场所建筑作为可生长的载体和媒介,把"流""形"和"场"作为设计操作的适应性设计要素,"融""控""编"穿越其间的动态形式和关系事件,生成极具内聚力的动态设计框架和结构张力的弹性系统;提出以过程的时空构建整体空间形态、以关联的促进形成空间结构肌理和以交互的指引来塑造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

    生长过程关联交互动态城市设计

    1920-1950年代"建筑艺术"词义演变考

    王雪睿李翔宁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语义学与语用学作为建筑理论史的潜在分析框架,考察1920-1950年代间"建筑艺术"概念在中国建筑界发生的意义演变.在回顾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基础上,指出"建筑艺术"一词是近代中国建筑师特有的语义创造;1950年代,"建筑艺术"概念则经历了从被特殊强调到遭受批判的复杂变迁.通过分析"建筑艺术"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表意与翻译,旨在为理解"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联提供批判性的解读框架.

    建筑艺术建筑理论词义演变中国现代建筑观念史

    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的风土传统与现代转换

    潘玥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风土话题切入,梳理意大利理性主义与风土建筑相关的学说和代表作品,聚焦"佃农住宅"和"天井民居"对风土原型的设计转换,分析驱动意大利理性主义研究风土建筑的原因与后续影响,引出以研究20世纪现代建筑运动中对风土传统的认知及其应用的历史促进现代性反思.

    风土传统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现代转换价值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