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正规性"与乡村建设

    吴越
    1页

    非正规性视角下龙井村空间更新与策划研究

    吴越唐睿姜中月韩泽旭...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中村更新是我国高质量城镇化的热点和难点,居民自发的非正规性更新改造逐渐受到重视.杭州市龙井村不同于廉租房型城中村,其区位优越,以茶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经济基础和配套设施均较好,且管控较严格,非正规性建设活动活跃.如何吸收非正规性建设的经验,在保护和延续地域文脉的基础上,满足村庄发展的需求,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团队在进行大量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龙井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归纳了龙井村非正规性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宜居先行、渐进更新"的村庄发展目标,并从功能布局、生活配套、旅游服务和文化展示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策略,旨在完善村庄功能,进一步彰显茶村特色,并为其他类似的城中村空间更新实践提供借鉴.

    城中村城市更新非正规性龙井村策划研究

    高密度地区复杂环境下幼儿园设计对策——水南幼儿园与东关幼儿园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构思

    陈文东张力马思婷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市化与城镇化迅速发展,社会功能趋向复杂与多元化,不仅高密度地区面临空间环境品质低下等问题,小城镇中的历史遗存保护问题也难以阻挡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而被搁浅.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启蒙场所,是孩童们成长的"保育园",无论是日照、活动场地还是教培单元,都会比其他教育建筑对精细化设计有着更高要求.如何在现今高密度设计成为新常态的局面中寻求一条更加精细化、本土化、人文化的学前教育设计路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解析两个设计实例,针对有限的场地环境与片区内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肌理与符号,提出因地制宜、文脉转译、空间适宜性设计应对措施,以期为高密度地区幼儿园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高密度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

    浙江丽水地区石木民居气候适应性分析——以仁庄村为例

    朱晓青熊凯文蔡峻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了石木民居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民居室内居住舒适度较差,村民新建或改建的民居,破坏了石木民居村落的乡土风貌.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对丽水地区石木民居物理环境进行数据实测,推测影响民居热环境舒适度的因素,再采用DesignBuilde气候分析软件,进行模拟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得到石木民居建筑形态、朝向、材质、尺度、半室外空间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期改善石木民居的居住舒适性,从而达到保护、传承的作用.

    浙南地区石木民居石头房气候适应性仿真模拟

    环境行为学视域下商业空间体验性设计探析

    张滨王硕嘉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体验经济时代下对传统目的式消费空间设计的新思考,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从消费体验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商业空间内情景化主题的构建、互动性的设计手法对体验性空间案例进行分析,探索消费者的行为感知与商业空间体验性设计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总结,从场景塑造、动线组织、功能布局三个维度,论述适合当下多元消费需求的城市商业空间体验性设计策略,打造符合主体需求和行为习惯的体验性商业空间.

    环境行为学空间体验性商业空间体验性设计

    基于在地性的建筑设计研究——以福州大学建筑馆与土木馆为例

    侯金发陈建东王以律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筑往往忽视建筑与场所的关联.文章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学科群的有机整合出发,研究建筑馆与土木馆的空间布局,剖析在地性建筑的形成过程,研究设计中建筑与场地的内在联系及对场地中各要素作出的适宜回应,并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气候的适应性、交通序列的组织、空间开放与融合四个方面展开在地性设计的探索.

    学科群融合在地性开放空间

    基于空间数据的灰色空间解析——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于学锋张焕鲁家明蒋卓松...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日常生活、交流、休憩的综合性场所.在大学校园中,"灰色空间"是一种功能界限相对模糊的空间类型,其使用情况也无法从图面上直接了解,且存在设计与使用上的差异.研究希望从使用者的空间数据和问卷调查入手,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为例,研究校园中的"灰色空间"的使用现状与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激活策略,以求对校园空间营造有所裨益.

    空间数据社会调查空间行为大学校园

    北方滨海地区自然通风乒乓球馆冬季风热环境调查研究

    程征高星陈禹彤杨婷婷...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现场测试及主观问卷调查,分析了初冬非采暖期青岛市某高校乒乓球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运动人群在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风速干扰性三方面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与非运动人群相比,运动人群感觉偏暖,可接受的舒适温度下限更低;运动人群可接受的CO2 浓度更高,但同时对CO2 浓度的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虽然乒乓球馆室内平均风速仅为0.09m/s,但仍有65.67%的运动者认为风速干扰较大.乒乓球资深运动人群有习惯性关窗的行为,避免运动区域的风场干扰是乒乓球馆中引入自然通风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乒乓球运动自然通风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体育工艺

    后疫情时代下基于软件模拟分析的校园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策略研究——以南昌大学第一食堂优化改造为例

    聂璐杨行游小明雷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与后疫情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高校校园由于其规模大、人员密集的特殊性,成为建筑设计及相关从业者探索后疫情时代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文章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系列软件对南昌大学第一食堂进行绿色建筑模拟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后疫情要素设计,旨在探究低碳与后疫情时代下基于软件模拟分析的校园建筑绿色改造策略.

    绿色建筑改造软件模拟校园建筑低碳后疫情时代

    基于体验式教学视角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策略

    钟晓莹陈建东董弘禹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幼儿园空间设计带来新的需求和挑战.文章从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从认知体验的自主性、观察思考的多维性、总结分享的社交性、实践应用的创造性四个培养目标出发,针对幼儿园空间提出趣味性、多样性、集聚性和可变性的设计原则,探索适应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幼儿园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体验式教学体验幼儿园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