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基因视角下兰州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探析

    杨雪纯王立新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城市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增长的内在动力,历史城区是城市的文化根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文化复兴战略背景下,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文化基因理论,以兰州市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兰州历史城区文化基因进行识别和提取,建立文化基因信息链及图谱,对文化基因现状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兰州历史城区文化基因传承与发展策略.

    文化基因兰州历史城区传承与发展

    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青岛市中山路商业街区历史建筑为例

    张玉菲景一芳杨林林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提升旅游地活力的重要前提,但以往的研究多依赖于传统的问卷和访谈方法,因此在数据量上难以达到足够的规模.文章基于大众点评的用户评论数据,借助Envivo和ROST CM6软件,对劈柴院、栈桥和胶澳总督署的评论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近几年来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变化以及游客特征对评价的影响,从而分析评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1)多数游客对青岛特色和滨海风貌有着较高的认同度,评价内容以积极性为主且趋于稳定;(2)男性负面评价的程度要高于女性,本地人的评价星级要高于外地游客;(3)游览设施和游客体验是游客消极评价的两个主要因素,尤其为食宿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消极性评价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地形象游客感知大众点评评论文本历史建筑

    佛山桑园围遗产研学空间的建构

    郑南南孙杨栩陈凯莹郭焕宇...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园围地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南海两区,区域内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双遗产项目并存,研学文旅资源丰富并具有品牌影响力.文章分析了桑园围遗产研学空间的建设现状、问题及挑战,从研学空间资源、研学空间主体及研学空间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建构策略,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桑园围遗产资源,提升研学空间的建设质量.

    桑园围研学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研学空间

    基于PSPL调研法的长春南溪湿地公园滨水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金莹张洺瑞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更新优化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打造城市特色名片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以吉林省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采用PSPL分析法分析南溪湿地公园的PS(公共空间)和PL(公共生活)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调研结果并构建PSPL影响需求模型,基于得出的四大要素提出最佳的优化思路.

    滨水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空间公共生活

    鸟类栖息地营建理念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张雅卓石蕊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湿地修复和鸟类保护,文章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理念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鸟类栖息的主要因素,从分区设计、水体设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水中鸟岛设置、鸟类投食点设置等方面展开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鸟类栖息地营建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规划设计天津大黄堡湿地

    乡村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元荡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为例

    原宁欣王波汪安宁徐红...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N、P等元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河湖水体环境并不断累积,逐渐使水体环境呈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类似水体修复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对苏州市元荡湿地公园水环境现状进行检测分析,结合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对场地提出修复方案,以期为场地的滨水生态景观优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生态修复水体景观优化治理技术景观生态元荡湖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植物配置研究——以南京老门东为例

    张慧金悦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业复苏的背景下,对历史文化街区中植物景观的配置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景区中的游客感知度.文章以南京老门东为调查对象,分析内部不同功能区以及各个空间形态的植物配置种类、季相变化、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等方面.运用实地考察法、样本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与空间形态中的植物配置特征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中不同空间类型的植物配置特点各不相同,其种植方式结合了建筑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研究其设计逻辑和游客感知需求,进一步提出适合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和优化策略,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游客感知历史文化街区植物配置南京老门东

    "1米儿童"视角解读城市公园

    黄鑫慧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是儿童户外认知的重要场所,如何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公共空间成为热议话题.文章基于儿童心理特征与儿童行为学,以骆岗中央公园为例,依据公园内儿童的活动模式,将公园划分为儿童游戏场地、儿童自然美育场地、儿童建筑美育场地,通过实际场地的语义分析与调研,解析其基本构成要素,以创建更好的儿童友好空间.

    城市公园儿童友好活动模式语义分析美育

    公园城市导向下杭州临平公园林下空间增强设计策略研究

    沈灵之叶晓敏邱璐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系统解析和持续提升建成环境的绿色空间效能,是保障人民群众享用普惠绿色资源,促进宜居、优美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林下空间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百姓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其空间活力与服务效能有待提升.增强设计是优化建成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科学开展景观增强设计已经成为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与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通过对林下空间增强设计研究现状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以临平公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归纳其现实问题,构建"以人为本-功能提升-生态种植-场景营造"的设计框架,凸显杜鹃花海景观特色,形成"空间复合-因借地形-夯实基础-特色营造"的增强设计策略,为公园城市特色风貌的林下空间营造提供研究基础与实证成果.

    公园城市林下空间增强设计设计策略临平公园

    融入数字孪生的中职智慧园林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以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为例

    章洁朱敬东陈威民屠伟伟...
    253-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打造职业教育新型学习空间已成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因此,文章首先梳理了融入数字孪生的中职智慧园林学习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随后从物理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云端服务系统、前端展示和孪生数据等要素构建模型框架,最后以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为应用案例,旨在模拟真实的园林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显著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园林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中职教育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