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手法主义的建筑设计:以人为本,追求实用、经济、美观

    邓伟霞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西藏澜沧江如美电站前期工作营地的建筑设计方案,重点关注了其中运用的手法主义设计理念.如美镇是澜沧江流域的重要区域,其电站项目的建设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具有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建筑设计如何在实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打造地域风情特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手法主义的运用,该案例希望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西藏澜沧江如美电站前期工作营地建筑设计手法主义

    基于室内自然采光质量的文体建筑立面遮阳系统研究——以上村文体中心项目为例

    李佳程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深圳上村文体中心项目为例,探讨立面遮阳系统对于室内光热性能的影响,实现了从性能优先的角度出发,利用参数化软件优化立面遮阳系统的应用.将项目的功能、场地、气候等多种影响因素纳入方案立面遮阳系统设计决策的复杂过程,通过对优化方案的对比与筛选,获得可以充分提高室内自然采光质量的立面遮阳系统,提高建筑室内的光环境质量.

    室内光环境参数化设计立面遮阳系统

    中亚地区住宅建筑设计的前瞻指引——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

    耿立翔李毅伊优娜卢迪...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吉乌铁路建设的背景下,中亚地区的投资建设将迎来一段历史机遇期.作者从历史发展和经济基础的角度出发,对中亚地区住宅投资发展进行调研,详细考察了当地住宅组团的形态特征,并对市场需求及规范差异进行了梳理.文章将以当地某住区规划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及互联网开源信息等多方面渠道,对有意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房地产市场的个人或实体提供前瞻指引.

    中吉乌铁路"一带一路"乌兹别克斯坦住宅设计

    BIM模型搭建下的建筑构造详图教学实践

    陈芷筠朵朵林艾嘉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传统《建筑构造》教学的局限性,结合当前教育与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将BIM模型搭建融入建筑构造详图教学,实现课程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学生对构造节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建筑行业BIM正向设计转型的应用型人才.

    建筑构造BIM构造详图教学实践

    触媒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活动中心设计策略初探——以广东惠来县孔美村活动中心为例

    李彬彬方钰莹魏忠财汤朝晖...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活动中心是乡村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针对当前村落公共空间效益低下等问题,以触媒视角切入,深入剖析公共活动中心的作用维度及过程,以孔美活动中心设计为例,探究触媒效应下乡村公共活动中心设计的介入点.研究能为指导未来乡村公共活动中心的实践和政策制定,促进组织乡村整体建设网络的构架提供重要支撑.

    乡村公共活动中心触媒视角乡村实践孔美村活动中心

    "教产融合"高校建筑类学科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探索研究

    彭鸿绪李艺琳周楚瑶付诺源...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助力.高校建筑类具备的学科优势与乡村需求对口.文章从明确建筑学科对乡村振兴的助力着手,剖析当前高校建筑类学科在乡村服务中存在师生积极性不高、服务与需求错位、长效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并围绕人才培养方式优化、长效服务机制构建、产学研协同共进、服务保障机制健全等方面分析如何将教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高校建筑类学科乡村服务的新模式.

    乡村振兴教产融合高校建筑类学科服务模式

    苏州金庭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研究

    朱梅汪德根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几十年来,大量传统村落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而急剧演化、更新或消亡.苏州金庭镇位于高度城镇化的长三角地区,且镇域内传统村落较为集聚,面临着较重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任务.文章运用空间句法原理,选取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协同度等指标,定量分析了苏州金庭镇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该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苏州金庭镇

    主客共享理念下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特征探索优化——以太行红河谷旅游文化带为例

    谷岩许文博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深入,在当今旅游发展的潮流中,主客共享理念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对于太行红河谷旅游文化带而言,其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研究引入"主客共享"理念,运用文献研究、非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以太行红河谷旅游文化带为例,发现文化带村落的公共服务设施存在一定的失衡,文化带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差异,同时部分主客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兼容和互斥.基于主客的需求和旅游文化带的空间、资源和文化等特征,提出"需求融合、文化传承、资源统筹、弹性共享"优化策略,促进文旅融合和文化带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为其他旅游文化带的传统村落公共服务设施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主客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弹性共享太行红河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下姜村为例

    申明月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为了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杭州市下姜村为例,深入剖析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与路径选择,并通过探讨下姜村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本研究,期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农旅融合

    文旅融合发展中海岛渔村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姜乃煊章仟仟郭宇彤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海岛渔村作为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载体,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大连海岛渔村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岛村落特色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以及社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基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空间优化策略,包括挖掘文化资源、融入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空间,以维护海岛健康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空间以促进渔业与旅游的融合,以及构建多元化生活空间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文章还强调社区参与在海岛渔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海岛渔村空间优化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