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国内研究热点及启示

    霍海鹰康亚奇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通过着力优化建成环境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选取2008-2024年以"建成环境""健康"为主题的419篇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 6.3.R1软件对其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发展历程等进行计量分析与梳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研究阶段、综合研究阶段和深入探索阶段,并提出体力活动、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三大中介因素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为建成环境优化提供依据.

    建成环境公共健康CiteSpace研究综述

    社区服务设施代际融合模式研究

    汤玲珑戴晨枭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实现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社区服务设施中的共同使用和受益.研究内容包括设施规划与设计、设施管理与维护以及设施融资与运营.通过研究,可以为社区服务设施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一老一小代际互助共享空间

    创新空间导向下的产业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以南京江苏软件园城市设计为例

    陆垠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创新产业是引领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提升创新空间品质是传统产业园向新型产业社区转型的重要发展路径之一.文章从创新空间角度对产业社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空间视角下的产业社区规划策略.最后,结合南京江苏软件园的规划实践,提出集约利用创新空间资源、构建全周期创新产研空间和塑造居业共享交往的创新社区等设计策略,以期促进产业社区内创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生活功能的高度复合,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

    城市设计创新空间产业园区产业社区全生命周期创新社区

    基于韧性视角下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体系研究

    余丽燕余燕兵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安全性和韧性是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提高制度韧性是提升城市韧性的最有效方法,安全、包容和无障碍是制度韧性的基石.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界定无障碍环境内涵,以长三角Q市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面临文化理念存在偏差、法律法规不成体系、社会和专业力量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聚焦韧性城市,关注在全生命期内系统性、规范性地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问题,提出基于韧性视角下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体系研究,以期为我国中等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韧性城市无障碍环境通用设计支持体系

    社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人场所依恋影响研究

    白梅白雨鑫朱晓彤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良好的空间环境能够增强老年人对该场所的依恋感,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体验.文章以邯郸4个典型社区为调研对象,对社区中292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访谈,得出老年人社区空间环境感知和场所依恋数据,运用AMOS软件建立路径分析模型,解析了社区环境空间感知和老年人场所依恋的关联路径,并鉴别老年人不同强度行为活动的中介作用机制,以期为基于量化数据的社区空间适老化研究提供创新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

    社区空间环境感知场所依恋行为活动

    公众参与路径下的高校社区规划师工作模式研究

    李圆圆王波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规划师在城市发展和社区规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教师角色的社区规划师为社区规划、人才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重庆市高校社区规划师团队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在教学和科研支持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公众参与的流程和方法,总结高校社区规划师团队的工作模式,为完善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可持续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社区规划师高校教师公众参与工作模式

    EOD模式下城市重点生态地区规划实施一体化研究

    周莹洁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EOD(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通过推动生态治理与绿色产业经济相融合,搭建了"两山"转化的桥梁,是推动生态片区规划实施一体化、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项目的创新政策工具.文章在归纳总结EOD模式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以广州北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与小海河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森林公园保护提升及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规划实施全流程应对思路.

    EOD模式规划实施一体化绿色经济生态地区

    基于CiteSpace的北京中轴线相关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王潇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北大核心期刊中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文献进行深度挖掘,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北京中轴线的研究热点,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北京中轴线研究热点可视化CiteSpace

    传统蚝壳墙营建与保护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

    周子玉陈昌勇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蚝壳墙作为岭南地区传统建筑中独特的建筑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章以广州地区现存蚝壳墙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概念和重要性,指出蚝壳墙在建筑领域中的独特价值,探讨了蚝壳墙在古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历程.通过对蚝壳墙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总结分析了蚝壳墙现存状况、墙体构造、建造技术特点与历史发展趋势.最后,就蚝壳墙的保护与修缮现状进行总结,以文化遗产保育为理念提出了遗产保护的建议,并探讨了蚝壳墙科学修缮的方法.

    蚝壳墙墙体构造遗产保护保育

    滏口陉古道文化线路沿线民居建筑的活化保护研究

    谢空胡婕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滏口陉是太行八陉的第四陉,沿线分布有大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等物质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以文化线路理论为基础,文章全面梳理了滏口陉孤岛文化线路遗产的资源概况与历史沿革.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物质遗产,是滏口陉历史发展的见证者,然而因为自然与人为的双重破坏,民居建筑历史价值遗失严重.对此,需要坚持遗产活化保护原则,从整体性保护方案、修旧如旧的修缮方案,以及突出地域文化特性的保护手段入手,还原民居建筑具有时代特性的历史风貌.

    滏口陉古道文化线路民居建筑活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