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赋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李昊田高原王晨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文化数字化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数字技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数字时代下,推动数字赋能文化、文旅、文产三大板块,探索有应用场景、有市民体验、有具象成果、有市场效益的城市文化品牌新路径,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文化品牌注入时代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数字化城市文化品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基于大数据的南京市中心城区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建成环境影响研究

    陈怡安葛幼松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链家网收录的2018年、2020年及2022年的二手房交易价格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法研究南京市中心城区房价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并基于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不同建成环境因子对该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南京市中心城区房价空间分布态势以古都文化核及河西片区为中心高值区域,向四周递减,总体与规划政策的空间引导结构保持一致;开发建设强度和公交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但基于不同区域的建设情况和居民需求差异,影响效果差别较大.应制定精细化的空间发展政策,以响应空间存量发展时代下的住房质量化发展需求.

    二手房交易价格南京市中心城区大数据建成环境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与居民烦恼度的关系研究

    毛燕燕张三明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推进,交通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城市交通噪声与居民主观烦恼度的关系,文章通过对16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合Cadna/A软件对交通噪声暴露量进行模拟统计,并利用参考点噪声监测数据进行修正,以此建立2022年的城市居民交通噪声的反应曲线,同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居住区噪声烦恼阈值.结果表明,选用5阶段评价尺度中的最高一阶段评价当下住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下的居民主观烦恼度现状更为贴切,同时道路交通噪声的烦恼阈值为60.9dB,略高于现行标准.

    道路交通噪声烦恼度社会调查烦恼阈值

    人文素养在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及课程建设研究

    魏书祥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城市空间健康发展,更应掌握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性问题的方法.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人文素养"内涵的融入,切实将学科特点与其社会价值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从探讨人文素养与城市设计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进而对其具体内涵、教学内容与框架等进行阐释,并结合研究生相关课程进行建设实践,以期对城市设计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人文素养课程思政

    论参数化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圳北站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

    乔雨董雨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数化是将工程本身编写为函数与过程,通过修改初始条件并经过数值计算得到工程结果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模型生成与修改的自动化.基于以上认知,文章首先提出并界定了"参数化技术",探讨了参数化的应用模式与流程,阐述了参数化的应用价值.其次,提出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实施策略,包括宏观:以思想作引导;中观:系统统筹与精细化管控以及微观:整合区域功能三个层面.最后,以深圳北站商务区城市设计实践及研究为例,从总体规划设计:形态生成与功能布局、建筑形式与景观空间营造、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等方面,探讨了以参数化为基础的城市设计实施路径.

    城市设计参数化技术深圳北站商务区关联关系数据

    螺旋向上发展的城市——论《香港造城记:从垂直之城到立体之城》中的东方拥挤文化

    魏子岚孙博远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造城记:从垂直之城到立体之城》一书详尽叙述了香港从垂直之城(Vertical)发展到立体之城(Volumetric)的演进过程.相对文中更关注于通过对建筑形式的历史追溯以寻找香港的城市形态与建筑类型,文章着眼于演进过程是如何发生的,通过将本书所描述的香港与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中所描写的曼哈顿进行比较,参考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中西方差异,试图解读香港成为"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原因,并尝试从中寻找香港的城市发展规律与逻辑,为未来的中国城市提供个人的看法.

    香港拥挤文化实用主义中西方文化

    多维视角下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胡心悦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延伸的新型朝阳产业.文章以杭州市为例,总结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历史发展进程,并通过Arcgis 10.5软件对杭州市115个文创园空间分布概况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市文创园整体分布呈现较强的中心聚集特征,不同辖区文创园发展水平不均衡;(2)文创园空间分布易受代表性城市景观肌理与丰富人才资源的影响;(3)依据产品类型将杭州文创园分为艺术设计类、科技服务类、现代传媒类、休闲旅游类与综合类五种,并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探究其与文创园的空间分异关系.综上所述,研究从城市景观肌理、人才与产业类型多维视角分析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为未来文创园的空间整合与扩张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空间分布多维视角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微观尺度实践思考——以扬州三湾为例

    毛连成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由国家层面创造性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新型文化空间形态.扬州三湾是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背景下微观尺度的重要实践,文章试图从公园形式的"器"与"道"、文化传承的"体"与"用"、国家意志的"知"与"行"三个方面归纳扬州三湾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经验与思考,并为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案例支撑.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微观尺度实践大运河扬州三湾

    城市中轴商住段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广州市六运小区改造方案为例

    施启灿林毅倪阳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已高度成熟的城市逐步从扩张蔓延式的增量开发转向精细有序的存量更新.城市中轴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也亟待进行空间更新,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条件复杂的商住小区,兼具改造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复杂性.文章以广州新中轴的空间更新为背景,以六运小区的改造方案为实例,从广州新中轴(天河段)的整体性分析出发,梳理出城市中轴商住段更新优化的三个要点,并结合城市空间更新的价值观探讨,提出了六运小区的整体改造思路;最后从尺度延续性、空间可达性、文化在地性和业态复合性这四个层面落实具体的更新策略,这对城市中轴商住段的空间更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城市中轴商住小区城市更新六运小区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更新启示

    张建明蔡军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城市更新的理论化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按照供需视角系统梳理了国外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经济秩序-理性秩序-实用秩序-人本秩序"的演进历程,归纳出互为表里的两套演进逻辑,即"经济法则-计量理性-公平理念-人文关怀"的服务演进逻辑,以及"经验描述-指标测度-模型解析-需求整合"的技术演进逻辑,概括出"问题导向下的技术理性、供求规律下的供需统筹"是其于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底层逻辑,并借此反思了国内城市空间组织的历史发展.

    规划理论历史研究法演进逻辑技术理性供需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