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筑学专业建筑数字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牛笑杨梦阳赵兵兵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建筑学专业的数字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文章比较了国内外高校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外高校在数字技术教学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内高校在课程改革与实践应用上的积极尝试,并详细讨论了建筑数字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和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设置与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扩展与更新,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等.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本研究对于推动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未来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数字化时代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共享单车影响下高校慢行系统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

    张文曦陈向荣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单车的大量使用使大学校园非机动车数量增加,大学校园慢行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SPSS 27.0.1和Excel软件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慢行系统进行满意度评价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得出共享单车影响下高校慢行系统的使用后评价体系,为日后共享单车影响下高校慢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建议.

    共享单车高校慢行系统满意度评价层次分析法

    基于国际视野下的研究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实践

    彭琳罗涛许广通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驱动着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我国各大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战略与实践.文章探讨了城乡规划学科如何以国际化为导向,通过架构办学的国际化平台,整合现行城乡规划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建构一个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纵横连贯的城乡规划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国际化城乡规划

    杭州政府主导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陈多长郑静陈苏东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是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窗口,研究其发展路径与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杭州市政府主导型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发现其驱动主体主要为政府和企业、驱动产业主要为金融服务业、融资依赖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作用.基金小镇的成功主要源于政府对金融产业发展进行了精准的顶层设计、科学的规划和玉皇山良好的区位条件.

    特色小镇政府主导型发展路径发展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牛文静陈洪梅陈玫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城乡规划专业的行业背景发生了较大转变.《城乡规划原理》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亟待改革.规划教育应满足市场需求,文章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学生特点三方面,分析了教学背景的改变;通过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和现有教材特点的分析,结合行业需求,调整了教学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从师资整合、课程体系贯通、知识联通方面,打通现有教学体系.综上,形成了识背景、强核心、优方法的改革思路,以期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局的专业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内容教学体系

    文化振兴背景下岭南乡村公共建筑营建策略研究——以广州塱头村和佛山碧江村为例

    李泽如吴中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化振兴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重要性日益凸显.乡村公共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规划建设对于推动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岭南乡村塱头村和碧江村近些年的公共建筑营建为案例,深入剖析两村在文化传承、空间营造及运营管理等关键层面的实践,总结归纳出基于情感链接的文化层面策略、基于在地关联的空间层面策略和基于持续互动的运营层面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的公共建筑营建提供参考.

    乡村公共建筑文化振兴塱头村碧江村

    信息4.0时代基于维持-替代-增强-修改-重定义(PSAMR)模型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田雅丝毛倩鸿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4.0时代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高效性、智能性和跨学科性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通过引入维持-替代-增强-修改-重定义(PSAMR)模型,提出响应信息4.0时代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在维持阶段,研究明确了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其连贯性和稳定性;替代阶段引入了新技术以替代传统教学工具,提升了资源获取和使用效率;增强阶段通过大数据分析、VR技术和三维建模等新技术,对课程功能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修改阶段对课程进行显著重新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新技术的引入,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理解;在重定义阶段,新增了智慧城市规划、智能设计和大数据分析等选修课程,结合大模型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通过信息4.0时代对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分析以及基于PSAMR模型提出的教学体系改革探索,文章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信息4.0时代PSAMR模型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佘村特色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

    张玉婷陈炜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园综合体是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实际建设中诸多问题,并探讨如何让田园综合体健康发展.文章以南京佘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与归纳在地资源及规划策略,对南京市江宁区佘村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设计,总结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规划模式和方法.

    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县域视角下数字金融对乡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舒季君杨睿泽唐根年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经济的韧性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经济抵抗能力、适应能力、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乡村经济韧性发展评价体系,结合2014-2020年浙江省5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利用调节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乡村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能够正向作用于乡村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且在发达县域的作用效果更佳.(2)县域创新水平与创业水平可以正向调节数字金融对乡村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数字金融对本地区乡村韧性水平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外,对周边地区也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

    数字金融乡村经济韧性调节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建筑模式语言》解读滨海山地渔村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策略——以青山村为例

    郭亚成陈悦尹浩宇章书伟...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青岛作为典型的沿海山地城市,拥有众多景村融合的滨海山地渔村,其特色营造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岛典型的山地渔村——青山村为例,从公共空间特色营造需求视角出发,分析青山村公共空间的现状及在特色营造方面的问题.随后解析了意大利经典案例"五渔村"的特色营造.最终,在滨海山地渔村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问题上选取了《建筑模式语言》中解决渔村特色营造问题的模式,并根据该书的思维模式推导出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滨海山地渔村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提供策略借鉴.

    《建筑模式语言》公共空间滨海山地渔村特色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