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D法的大学校前入口空间感知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吴闽刘可欣周韬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评价校前入口空间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与空间的各项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存在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丰富和完善校前入口空间的设计方法.

    校前空间入口空间语义差别法空间感知空间特征

    老城区医疗建筑更新策略研究——江苏省肿瘤医院规划及综合科研楼改扩建方案设计

    黄佳运龚钱倪可潘卉...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类建筑是现代公共建筑中最为复杂的建筑类别之一,它功能复杂、专业规范限制多,并且受社会发展、医疗改革影响,具有高度的易变性.文章以江苏省肿瘤医院为例,探索实践如何综合地处理复杂外部环境下医院建筑改扩建的一般策略,并结合绿建设计,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创造弹性共生模式.

    医疗建筑改扩建可持续设计改造策略

    浅析中小学田径场立体化设计——以深圳四所学校为例

    汤朝晖郑重第李彬彬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建筑密度急剧上升,各类用地迅速减少,其中教育用地也不例外.现阶段中小学建设项目中,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争取更大化的校园空间以及创造更丰富的活动空间,已经成为校园设计的重点研究课题.而田径场作为校园内占地最大的功能空间,其立体化设计必然是校园空间立体化设计的核心研究对象.文章以深圳四个学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的田径场立体化策略和面临的问题,从平面布局、自然采光、结构形式、自然通风四个方面对田径场立体化设计进行探讨并总结.

    中小学立体化建设用地功能

    课程思政视角下建筑设计专题的教学改革研究

    王炜陈薇妮林舒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建筑设计专题课程改革项目,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文章立足于建筑设计专题的课程特点及其优势,提出提高教学团队的思想政治素养,立足专业特点,同心共筑"三度"思政和产学研结合,力求服务社会,充分挖掘德育内涵三方面的改革途径,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建筑设计专题学习中培育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国际视野,在实践中学习,在奉献中成才.

    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建筑设计专题课程思政

    基于高台文化的现代展学馆建筑新模式的探讨——以张家港市永兴村江湾学堂设计方案为例

    谢狄豪李少锋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展览馆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寓教于乐、亦展亦学的多元学习以及交往场所.文章从建筑造型、空间流线和生态三个方面分析张家港市永兴村江湾学堂设计方案,探索将中国传统的高台文化元素融于展览空间的设计思路,为可观可游、学旅互动现代展学馆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启发.

    高台文化长江大保护方案设计展学馆建筑设计

    适应严寒气候的既有住宅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以内蒙古扎兰屯市为例

    杨琳卓胡振宇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严寒地区居民对低能耗、高质量和高舒适度住宅的要求日益提升.以内蒙古扎兰屯市的住宅为对象,结合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对当地建筑特征、采暖方式及能耗、热舒适性等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重点对扎兰屯市多层住宅的外墙、屋顶、门窗与阳台中存在的问题及做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从建筑节能的角度,优选可推广的节能技术措施.

    严寒地区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策略既有住宅扎兰屯市

    从边界到体量,从模糊到消解——建筑与环境的连续性表达

    冯路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空间存在一种疏离而又联系的动态秩序.边界作为媒介,存在的意义在于将空间分割的同时又使之相互联系.而今对于建筑边界处理的方法越来越多元化,文章尝试从边界和体量两方面阐释建筑过渡空间从模糊到消解的过程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立关联的途径.

    边界体量模糊消解

    "轻型化"设计策略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黄雨祺宗德新蒋瀚超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优化"已经成为城市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以现存改造需求作为问题切入,通过文献资料,梳理轻型化改造设计的研究概况;分别从承重体系、围护体系、建造体系三方面,结合案例研究与定性分析,归纳轻型化设计之于既有建筑改造的适应性策略,为其他既有建筑改扩建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轻型化设计既有建筑改造轻型材料轻型结构装配式

    新工科视角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罗艺晴吴浪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和创新的重要基础.文章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新工科"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梳理,总结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模块内容、课程特色、评价反馈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教学改革思路,明确技能与创新为一体的培养目标、强化以空间体验贯穿始终的教学思路、拓展地域教学为特色的发展路径、量化过程与结果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专业基础空间体验地域教学多元评价

    浅析江门市侨乡博物馆方案设计场所营造

    陈兰娥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建筑场所的营造不仅表现在建筑场地与其环境形成的场所空间,也表现在源自文化或地方特征的文脉内涵融入后的、注重人的状态或活动的空间.它也是地方特色建筑文化内涵向城市空间的延伸.文章通过剖析侨乡博物馆方案设计中场所营造的构建,探讨容纳历史传统文化的容器——博物馆建筑场所营造.江门市侨乡博物馆方案设计的场所营造表现在融入建筑功能与建筑性格,也表现在传承延伸侨乡文化内涵,侨乡建筑的神韵、形式,并积极地将建筑设计的空间肌理与整个城市的环境紧密融合.

    侨乡博物馆场所营造场所气质建筑内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