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策划理论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枝江市董市镇老正街更新设计为例

    黄艳雁陶紫茵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已步入存量更新的时代,城市更新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以枝江市董市镇老正街为例,基于美国CRS建筑策划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对历史街区进行现状调查与归纳的基础上,确定策划主体和流程,梳理CRS策划信息矩阵与决策方法,进一步探讨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建筑策划历史街区更新策略城市更新

    国内古建筑火灾防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潘荣涛贾尚宏戴慧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系统清晰地知晓国内古建筑火灾防控领域的研究情况,本文依托CNKI数据库中相关主题的562条有效期刊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已步入发展分化的阶段;发文机构、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以独立研究为主."防火对策""灭火技术"作为当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领域研究在视角与切入点上有创新技术、形成庞大完整的合作信息网与体系、跨领域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建筑火灾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PPP模式的历史街区物有所值评价优化研究

    林俊秀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紧迫性,但投资规模大、生命周期长,引入PPP模式可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文章选取财政部PPP项目库中30个历史街区项目作物有所值定性和定量评价现状分析,发现其虽作为PPP模式的必要程序,但未考虑历史街区特殊保护需求并忽略其核心价值.通过完善定性评价指标、引入异权重专家打分法、设立定量评价保护价值系数优化评价方法,并以碑林历史文化街区PPP项目为例作实证分析.现阶段仍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

    历史街区PPP模式物有所值评价优化评价指标

    城市历史性建筑的动态保护探究——以台南市安平树屋和孔庙为例

    许伟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历史性建筑是对城市记忆的延续与尊重,也是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和保留历史基因的需要.如何让历史性建筑在现代城市环境下生存并在未来长久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而动态保护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台南市是台湾省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性建筑群,历来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庙"之喻.文章以安平树屋和孔庙的重生与保护为例,分析历史性建筑动态保护的两种不同方式和路径,同时结合专家对安平树屋和孔庙历史性建筑的动态保护效果评价的结果,进一步阐释台南市历史性建筑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特色打造提供更多借鉴与启示,让建筑在城市生活中重生,让文化在城市中得以延续与发展.

    历史性建筑动态保护台南市

    基于视域分析的五邑侨乡传统祠堂空间特征研究

    黄梓栋陶涛周宏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视域分析对五邑侨乡传统祠堂进行研究,解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及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对十五座祠堂进行的视域分析,揭示了五邑侨乡传统祠堂在宗法礼制文化能动建构下,其中路轴线纵向空间递变的序列特征、以中堂和前庭为中心的单核向心布局模式、易于理解的空间结构关联、引导游走的视觉内驱力和灵活调整空间关联的屏门设置等特征.研究表明,五邑侨乡传统祠堂空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深层形态结构,其本质并未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发生过大的改变,表现出极强的内在文化锚固属性.研究也为当前乡土文化转型背景下的传统祠堂延续性保护活化设计提供理性支撑.

    视域分析五邑侨乡传统祠堂空间特征空间句法

    工业遗产视角下的福建三钢历史沿革及其价值研究

    季宏林静宜王琼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三钢是福建重工业的起始点,文章通过对档案馆相关文献的查阅,结合现状调研,梳理了三明钢铁厂从建厂之初发展到福建三钢集团的历史沿革,分析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丰富了福建工业遗产个案研究,为以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工业遗产福建三钢历史沿革价值分析

    满铁奉天公所建筑演变历程与形式特征

    刘抚英陈美琳陈颖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对满铁奉天公所的建筑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根据两次建筑扩建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从整体布局形式、建筑内部空间形式、建筑形构与立面形式等层面对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据此,对融于建筑形式中的"和洋折衷"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解析;最后,对建筑本体价值进行了阐释.

    满铁奉天公所建筑形式特征建筑风格形构与立面形式

    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李涛周航航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空间优化策略空间句法

    人文因素影响下冀东传统民居建筑研究

    毛澳朋吴崇可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冀东地理位置独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多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多元统一的地域文化特质.文章梳理了冀东传统民居院落的不同组合形式,总结院落布局特征和空间组合关系,从单体民居建筑的平面功能与形制、立面形态、空间形态、典型构造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分析其特征,探究这些建筑特征背后蕴含的人文影响因素和文化内涵.

    冀东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基于行动策划治理的边缘化建筑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赵恬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缘性遗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流亡"部分,其定义和开发尤其困难.当前我国的遗产治理缺乏地域边缘照顾、公众诉求反馈以及多方参与的开发形式.文章研究从日本的"越后妻有(Echigo-Tsumari)艺术祭"和景德镇的"艺术在浮梁"两个实例出发,探讨行动策划视角下"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共治,达成遗产的开发转型建构.文章结论指出,行动策划治理具有和我国遗产(特别是边缘性遗产)保护开发相适配的特性.建议纳入实例的经验,具体地探讨遗产在地活化治理的空间、系统环节,使边缘性遗产得到新的瞩目和利用.

    遗产保护行动策划边缘性遗产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