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德马克博物馆及斯维勒·费恩的"地平线"——范围的确立与地面的存在

    郭昊伦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平线"(Horizon)是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重要的建筑设计理论.通过确认"地平线"的基本定义,并由此出发,讨论费恩对"地平线"的演绎,得出"范围的确立"与"地面的存在"两个关键主张,并将二者作为展开黑德马克博物馆(Hedmark Museum)分析的关键线索,进而明确黑德马克博物馆与场地历史遗迹的紧密联系,以及围绕地面的消失与再现组织的建筑建构特征.

    地平线斯维勒·费恩黑德马克博物馆场所建构特征

    宋辽金时期厅堂木构建筑外檐斗拱构造方式浅析

    陈甜甜王利青陈文艺
    272-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辽金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南北交流更加频繁,催生出了璀璨的建筑文化.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索宋辽金时期木构建筑的营建过程以及构造特点,文章以外檐斗拱为线索,对现存宋辽金时期厅堂类建筑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为辽代建筑独乐寺山门、宋代建筑少林寺初祖庵以及金代建筑晋祠献殿,将这些建筑外檐斗拱的构造方式拆解分析,进行对比,总结此时期建筑构造方式的转变趋势,为同类型同时期建筑的修缮与复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宋辽金时期木构建筑外檐斗拱构造方式

    现代木结构在高层观景塔中的设计研究——以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木结构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为例

    顾善闯张海燕吴大江
    27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建筑与构筑物是现代木结构自21世纪以来新的应用领域,在科技、生态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时代背景下,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从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木结构设计邀请赛获奖作品——"鱼·跃"着手,通过研究现代木结构在高层观景塔的应用,对正交胶合木(CLT)筒中筒结构体系在其中的设计全过程进行解析,初步探索了现代木结构在高层构筑物建筑设计中带来的空间和造型的新变化.

    高层观景塔现代木结构胶合木筒中筒结构体系

    石塘建筑装饰中的闽南文化影响

    郑杜月宣建华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塘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是明清时期闽南移民聚居之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后,石塘的建筑装饰仍然在某些方面透露出闽南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聚焦于石塘建筑装饰中受到的闽南文化影响,探讨其在屋脊、墙面、窗户装饰方面的独特表现,以期进一步丰富石塘建筑装饰研究的内容.

    石塘镇建筑装饰闽南文化

    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界画对新时代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效用探析

    王继栋
    28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界画兼具建筑和绘画双重属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在当代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上有着重要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界画为当代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导向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启发.文章通过分析界画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结合当下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特征,探讨其对新时代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用.

    界画建筑学审美课程

    试论述基于戏剧影视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

    郑淼黄晶菁
    284-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戏剧影视下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跨界合作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跨界整合与调度系统.在这个时代,艺术门类的多元包容和科技的发展让跨界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文章还重点分析当代雕塑跨媒介交融的诸多表现形式,阐述雕塑与戏剧影视的跨界合作所带来的新的艺术作品;最后文章强调了跨界知识支持对于媒介间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呼吁更多不同领域之间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实现"总体艺术"的理想.

    当代雕塑戏剧影视跨媒介跨界跨学科媒介融合

    基于图像识别的长沙历史步道街景色彩研究

    樊新然肖灿陈飞虎
    287-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与街景图像大数据,对长沙历史步道范围内街景色彩进行定量分析与数字化研判.以长沙历史步道的街景数据为依托,通过建筑图像的语义分割、图像色彩特征的提取与统计分析,揭示出长沙历史步道街景的色彩规律和特点,系统地评价了长沙历史步道街景色彩的空间分布现状,并从建筑界面、标志导视、过渡空间三个微观角度,提出长沙历史步道色彩管控和优化的指导建议,为深入探究长沙历史色彩肌理的延续和城市色彩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街景图像长沙历史步道图像识别建筑色彩

    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模拟在城市品位提升中的应用研究

    郭与浮赵兵兵牛笑
    29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模拟在城市品位提升中的应用,以及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可持续建筑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其对城市品位的提升作用、介绍可持续建筑模拟技术、探讨政府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模拟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未来展望等.

    可持续建筑设计建筑模拟城市品位政府作用

    基于空间句法与POI数据相关性的新旧城区空间对比分析——以南昌市旧城区和红谷滩新区为例

    吴闽黄湛周韬谢瑞轩...
    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POI数据,使用Depthmap和ArcGIS中的核密度估算法缓冲区分析,对南昌市旧城区和红谷滩新区的城市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比两者日常服务设施POI集聚情况及其与城市道路空间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旧城区城市空间中,道路空间结构的局域整合度与日常服务设施POI集聚相关性显著,六类日常服务设施POI集聚的核心位置多样,"饮食娱乐"不与道路空间结构相关;红谷滩新区城市空间中,道路空间结构的全局整合度与日常服务设施POI集聚相关性显著,六类日常服务设施POI集聚的核心位置单一,"服务住宿"不与道路空间结构相关.

    城市空间POI空间句法新旧城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