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州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空间特征及设计研究

    黄晨王国光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提出"放开地摊经济"以恢复疫情后的消费活力,广州市响应号召,调整了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的管理办法,并将疏导区数量缩减至60个.调整后的疏导区仍存在选址不当、与上位规划不匹配、与流动商贩特性矛盾等问题.文章以广州4类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商贩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对疏导区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商贩经济活动特征和时间空间特性等方面提出了选址和空间设计建议.

    地摊经济广州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选址空间特征

    "呼包鄂"城市公交站点空间分异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刘姣苏晓明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城市的公共站点空间分布对城市的交通状况有着不同影响,对比不同城市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总结得出利于公共交通的空间特征.以内蒙古中西部核心区经济圈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知网统计年鉴、百度地图API开放平台等收集基础数据,采用平均最邻近、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公交站点覆盖率及空间可达性来分析城市公交站点的可达性.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公交站点多为聚集分布,越靠近城市边缘密度越低;(2)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均匀度越好,空间可达性就越高;(3)城市公交站点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形态与城市形态越契合,其空间可达性就越高.

    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特征空间可达性POI

    基于SWOT分析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王璐毕盈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是实现低碳城市的两种主要方法,如今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通过SWOT分析,论述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弱势、机遇与威胁,以期对未来建设提供参考.

    生态城市智慧城市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研究——以海宁市为例

    张星雨陈秋驹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将其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对浙江省海宁市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亮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其他城市提出了建设轻轨交通,增强校地合作,聚焦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推动创新,加速集聚等措施,希望研究结论对促进其他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十四五"规划现代服务业轻轨交通校地合作

    老城区文化空间系统耦合特征研究——以福州市二环内老城区为例

    郭莹郭渝欣肖萌陈奕霖...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州市二环内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将其文化空间分为布局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景观文化和市民文化五类,总结其数量特征,分析分布特征发现,文化空间总体布局呈现"中轴线聚集+两条次轴+分散点"的特点;研究分级特征发现,重要文化载体以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为主,较为重要文化载体呈"传统文化发展轴+湖滨-湖东路轴线"分布,一般文化载体和普通文化载体呈"水系带状分布+零散分布"分布.研究表明,文化空间和古城格局、蓝绿系统、道路系统呈现系统性耦合关系.

    福州市老城区文化空间耦合空间序列

    基于出行行为特征的广州随迁老人日常生活圈研究

    张问楚邹滢徐沁园贺璟寰...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式人口流动是中国的城镇化与老龄化的重要特征,规模不断扩大的随迁老人兼具生理与心理上的弱势,其社会融入日益成为重要社会问题.文章从生活圈和时间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选取广州市三个不同类型的小区,通过问卷调查与活动数据收集,分析随迁老人在不同生活圈层上的出行行为特征与个人属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随迁老人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活动范围有限,对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的设施依赖性较大.陪护行为的增加有助于随迁老人扩展出行范围,提升居留意愿,但繁重的家务负担会对其生活造成一定压力.

    随迁老人出行行为生活圈社会融入

    规划与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照明更新:基于价值认知的理性思考

    张凌岩朱云辰黄杉华晨...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现阶段中国存量规划与建设为背景,对城市照明可持续更新价值认知及当下社会的需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城市更新体系,构建了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城市照明可持续更新价值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照明更新的发展提出了策略与建议.研究表明,活力维度、精神维度、秩序维度、经济维度和韧性维度,以及支撑5大维度价值的22个指标是构成城市照明更新价值的主要层面.为实现更新价值,未来应积极构建跨学科的"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多主体形成良性的合作机制,积极挖掘城市照明更新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本研究是对城市照明可持续更新价值认知的理性思考,期待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城市照明更新可持续价值认知以人为本照明规划与建设

    基于DeST的南通某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分析

    康孟琪胡振宇王君宜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南通市某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运用D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出该住宅全年累计能耗负荷;采用正交试验法组合多种节能改造方案,计算各方案全年累计负荷指标,并引入经济性分析得出最优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为推进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和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农村住宅节能改造DeST软件模拟正交试验法外围护结构

    夏热冬冷地区东西向住宅低能耗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某住宅为例

    吕铭洁胡振宇姚望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夏热冬冷地区东西向住宅的能耗特性出发,以浙江省新昌县某东西向住宅为例,对其进行全年能耗分析,针对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西晒严重和通风采光不佳等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低能耗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住宅居住质量.

    东西向住宅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众创理念下传统电子街区功能业态演变分析研究——以南京珠江路为例

    汪欣贇叶如海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子街区是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高度集聚的地区,但近年来线下实体经济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其面临产业弱化、功能孤立、空间混乱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研究利用百度街景地图和兴趣点数据,聚焦于南京珠江路传统电子街区近十年功能和业态的演变分析,从中发现,原本以电子贸易为主的街区逐渐向综合化街区发展,业态呈现多样化发展且空间布局集中有序.传统电子街区在众创理念下的转型,可以通过优势资源整合、业态布局优化和物质空间更新来实现.

    众创传统电子街区功能业态演变珠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