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地性视角下乡镇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宁德市托溪乡为例

    吴木生林振权许广通陈明忠...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镇为联系城市与村落的中间层次,其公共空间兼具城、乡双重特色.但是在碎片式、均质化的现代更新建设过程中,一直缺乏对乡镇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生长性等"乡"层面属性特征的系统性考虑.鉴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宁德市托溪乡为典型案例,引入"在地性"研究视角,将乡镇公共空间更新建设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提升导向对其文化内涵与特色塑造的关注,具体从在地性内涵的"构成"、在地性特质的"提取"和在地性设计的"策略"三个路径构建乡镇公共空间的研究框架,进而探索乡镇公共空间的针对性更新策略,以期为当前乡镇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学理支撑与借鉴案例.

    乡镇公共空间在地性更新策略托溪乡

    基于SNA的社区户外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应家桥社区为例

    杜献宁杨安周顺杰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杭州市社区户外空间供给与居民使用需求的不匹配问题,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进行研究.根据老幼交互行为的重复规律性与体力特殊性,分别建立预设户外空间网络与实际使用空间网络进行差异化对照,进行网络-节点的双层次分析,解析空间供给与行为需求的匹配机制,以杭州市拱墅区应家桥社区为例,为特大城市老幼复合群体的住居环境提供优化设计策略.

    SNA社区户外空间老幼交互空间-行为匹配机制

    天津市主城区老旧小区闲置空间更新改造研究

    郭卫兵胡奥荻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天津市主城区老旧小区中存在着很多未被充分利用的闲置空间,造成存量资产的浪费.综合利用社区各项有利的闲置空间资源,通过更新改造盘活存量空间,挖掘老旧小区的潜力和价值.根据天津市主城区老旧小区闲置空间的废弃建筑、停车库、保安室、报刊亭、闲置空地五种类型的空间特点,分析闲置空间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老旧小区闲置空间如何改造的相关建议.

    城市更新天津市主城区老旧小区闲置空间改造

    基于四维空间视角下历史地段更新策略研究——以昆明市化城社区为例

    宋晗瑜潘宇清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历史空间被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挤压,历史地段的完整性、真实性遭受着城市建设的侵蚀.如何保护历史地段的完整性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运用四维空间的视角,引入时间维度审视历史地段的建设历程,能够清晰地把现状碎片化、零散化的历史信息串联起来,厘清空间演化逻辑.文章以昆明市化城社区历史地段为例,通过时间维度的引入,在历史与现状之间建立关联,研究城市建设及建筑肌理发展规律.打造历史轴线,传承文化遗产,形成新建筑与旧建筑更替融合的更新策略,以期延续城市历史记忆,激发历史地段活力.

    四维空间历史地段城市更新旧城改造

    基于新邻里视角的食物共享平台社交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陈思远钱然韩金杨洁颖...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邻里社交逐渐式微,导致现代社区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下降.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文章基于新邻里视角设计了食物共享平台社交服务系统的设计,以食物作为关键研究因素,探索其在改善社区现状方面的影响.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设计了一套可行的社交服务系统,旨在促进社区内部的互动与合作.同时,强调了服务系统在加强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共生方面的作用,并为未来社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邻里视角食物共享平台社交服务系统邻里关系

    老旧小区品质提升中装配式建筑装置的应用策略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

    徐晓曼姜恋张连浩林瑶琪...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造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装配式建筑装置除了可以产生空间以外,其灵活、快速、标准化的特性在应对老旧小区品质提升的复杂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文章以广州市白云区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指出老旧小区品质提升中的现实困境,研究装配式建筑装置在老旧小区品质提升中的可行性,并提出其在老旧小区品质提升中的应用策略.

    建筑装置装配式建筑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建筑设计

    非遗文化融入的山西太谷古城业态更新活化实录

    任丁文曹晔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太谷古城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好,且城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古城业态的种类和布局以服务周边居民生活为主,可谓古城中的"璞玉".亟须对业态进行选择性更新,焕发时代活力,实现古城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旧瓶装新酒——"非遗进城"的策略,植入太谷秧歌(建桃剧社)、麦秸画(瑞升庆王氏麦秸画传习所)、砖雕(永兴东晋派砖雕博物馆)等,丰富古城业态.提出"非遗+"需延续传统院落的历史信息,需与文物保护单位共同发挥触媒效应,需发挥宣传和教育的社会公益价值.项目是"非遗+"在传统院落中的实践探索,以期为相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太谷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业态非遗

    城市更新背景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工业建筑遗存改造更新策略——以浙江奉化博物馆为例

    孙佳骏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存如何能在最大化自身价值的基础之上,又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相融相生,并服务现代生活,这是国土空间规划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工业遗存改造更新类型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奉化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出了有机协调、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可持续等奉化经验,以期为其余工业建筑遗存提供可资借鉴的改造更新策略.

    奉化博物馆工业遗存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改造更新

    公众参与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方法优化探索

    郑忠齐陈珊珊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可按实施顺序划分为规划实施前评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以及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对处于不同的阶段的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应用层面对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评估方法进行优化探讨,最后对公众参与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进行反思,以期后续在进行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时借鉴和参考.

    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公众参与

    基于空间句法的老旧居住区空间应急疏散能力评价研究——以大连市香炉礁街道为例

    李子行吴亮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建设年代、空间布局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老旧社区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往往不足.文章以大连市香炉礁街道的老旧社区为例,从应急避难所的分布和可达性两方面对其疏散能力进行评估.首先,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容量半径,并运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以评估避难场所的分布合理性;其次,使用DepthmapX软件建立路网线段模型,并计算全局和局部整合度指标,以评估避难场所的可达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区域的应急疏散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

    老旧社区避难场所应急疏散可达性空间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