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更新视角下老旧工业片区街区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哈尔滨市香木厂片区为例

    苗明瑞朱蓉吴尧陈济洲...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层面重视老旧工业片区人居环境的大背景下,构建对老旧工业片区街道的系统评价与探寻片区有机更新方法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文章以哈尔滨国营香坊木材厂为例,从游憩环境、街道功能、视觉环境三个维度出发,综合SDNA、ArcGIS测算、语义分割等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对香木厂15分钟生活圈街区道路环境与街道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表明,香木厂15分钟生活圈内不同类型生活空间的街道整合度、穿行度差异较大,街道功能分配不均,整个街区视觉环境均处于中下等水平,亟须优化与有机更新.

    风景园林有机更新老工业区街道评价哈尔滨

    哈尔滨花园街"静态保存"到"动态保全"的社区营造

    于奇王洪雨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花园街存在的现状问题,论述花园街应从"静态保存"到"动态保全"的必要转变,强调社区营造对花园街"动态保全"的必要性,构建花园街"动态保全"的社区营造,提出"人、文、地、产、景"的五大方面的社区营造策略,实现花园街多方位的文化建设,最终带动城市的更新升级.

    社区营造历史文化街区动态保全花园街

    两业融合视角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现代化的影响研究——以德清县为例

    王铭杨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和发展目标.文章以德清县为例,从两业融合的视角探讨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度的测量,解译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现代化的推动情境,从多维度提出德清县城市现代化的不足和发展建议,为实现城市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

    两业融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城市现代化

    基于CiteSpace的岭南建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李绮云魏爱敏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CiteSpace工具,对岭南建筑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岭南建筑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关键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传统建筑与文化、建筑设计与创作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研究领域,绿色建筑则是近年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岭南建筑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岭南建筑知识图谱CiteSpace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历史城区保护实践——以汉中城固历史文化名城为例

    李文波邢西玲赵婷婷李昱彤...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景观(HUL)的提出为当前历史城市活态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向与方法.以HUL为理论基础,将"历史层积价值""形成机制"以及"价值要素关联重构"内涵理念,引入城固历史城区保护实践中,以其历史层积过程所展现出的动态、多元与景观格局特色为基础,分析其各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以及层积文化关联,由此提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层积价值识别文化阐释可持续发展

    高陵文化基因解码研究

    刘彩红李家利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陵区自古为京畿之地,文脉兴盛,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对现代文化旅游发展的作用,加强对高陵文化的研究与保护,文章对高陵文化基因进行提取并解码,以期对高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新时代高陵的文旅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化基因高陵区文旅融合

    三生视角下酒类工业遗产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通化葡萄酒厂为例

    常悦李星桥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类工业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将通化葡萄酒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生视角下,对酒类工业遗产的进行论述,并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03-2023工业遗产和"三生"理念融合下的研究热点,分析现有酒类工业遗产的改造策略及其方法,为酒类工业遗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葡萄酒厂工业遗产三生理念改造

    基于具身认知的晋中历史古城场所感评价——以忻州秀容古城为例

    郭苏琳程鹏远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历史古城符号化的空间生产方式忽略了对人本体验的挖掘,使得空间走向均质化.因此,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建构建筑知觉场、行为场与运动场,并与场所感建立耦合和理论模型.在案例选取上,以忻州古城为对象对场所感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爬虫技术对网评数据采集和词频、语义分析.再结合扎根理论对文本具身要素编码识别,构建场所感评价体系,针对评价提出优化方法,旨在为当前历史古城的研究提供更具可信度的实证方法与实践价值.

    场所感数字足迹空间感知秀容古城扎根理论

    基于游客和居民需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张妍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承载城市记忆,营造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是城市历史和特色风貌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魅力和活力的重要部分.对其最好的保护是进行活化利用,而其主要使用群体是游客和居民.因此,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以区域内的游客和居民对于街区保护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环境、交通环境、功能环境、绿化环境四个方面的生活及游览的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历史文化街区对于游客和居民的影响.最后,基于游客和居民的需求,从历史空间、交通空间、公共空间和绿化空间四个方面提出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建议和优化策略.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南锣鼓巷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和本土化学理思辨

    郑璐姜超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对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向批判使其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从而对处于不同时代、地区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问题作出回应.文章首先通过理论的双向批判对理论本身开展内涵解读,并基于理论对我国当代地域建筑创作展开当代性、本土化的探索思考,以回应当下地域建筑表达问题.最后,针对理论背景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三条批判性思考,客观讨论理论与我国建筑创作实践结合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应性和困难点.

    批判性地域主义当代性本土性学理思辨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