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物"到"字":建筑范式转变进程中的建筑历史研究

    王昕徐贤得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时代以来建立的以关注物质实体为主,核心价值体现为功能和空间形式,工作手段主要是图纸和实体模型,以实体物质化的建筑作品为中心的传统建筑学正面临危机.危机来源于数字化信息时代开启,学科范式将面临改变:重心将转向信息数据,这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建筑不再是一个固定、完整的物质实体,而是开放、灵活的系统或平台,空间形态和功能根据使用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这种"去物质化"的倾向,表达了从对建筑本身的关注转向对建筑行为和建筑事件的关注,对内在逻辑的提炼,也即从"物"到"字".本文试从建筑历史研究角度切入,面对范式转变,强调三处变革探索:(1)能提出"好"问题而获取有意义的信息;(2)能建立专项原始基础信息数据,并拓展数据分析处理领域,以获得更为精准的学科视角;(3)以项目为切入的合作模式,实现核心价值提炼.

    建筑学范式学科交叉基础数据信息

    空间叙事理论下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策略研究——以邯郸棉三纺织厂为例

    王晓冬杨梦洁刘牧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存量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缺乏、记忆缺失,以及空间序列、空间层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邯郸是国务院认定的95个老工业基地地级城市之一,工业建筑遗产承载着邯郸人的情感与记忆.笔者通过运用文学中的空间叙事理论,以叙事资源结合调研分析为基础,对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策略展开研究,并进行相应的片段设计,以期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操作与理论依据,以此实现工业文脉的传承.

    空间叙事理论工业建筑遗产建筑改造建筑空间

    山西省平陆县地坑院营建特征研究

    南一然薛林平马宣利
    22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传统民居的生活语境不断更新,面临着传统营建技艺式微、历史文化传承困难、凝聚着传统人居智慧的民居形式逐渐消失等问题.文章以山西省平陆县地坑院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托,分析院落要素和院落空间在尺度、形态、布局上的营建特征,探究得到隐于地坑院物质空间下的内在逻辑.通过研究,文章从地域文化层面完善了地坑院的记述体系,以期为地坑院的社会性保护和地域性传承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理论支持.

    山西省平陆县地坑院营建特征地域文化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粤西海岛传统民居研究——以硇洲岛港头村彭氏旧宅为例

    利紫晴谢沛生庞玥李丽...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西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当地传统民居营造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以硇洲岛传统民居应对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的适应性营造智慧为切入点,从通风、遮阳与隔热、防风防潮三个角度研究分析港头村彭氏旧宅在整体选址布局和细部处理的适应性措施,并对当地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做法进行总结.

    粤西硇洲岛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校园规划更新历史

    卢倚天赵志青卢听雨杨棋琛...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多美国大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近200年的校园规划更新历史经验,并总结其客观规律,以期为我国大学的校园规划与更新提供借鉴及参考.

    校园规划密歇根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校园交通

    合浦廉州古城中心市场历史街区活化利用策略

    吴桂宁陈治宇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历史街区,呈现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对城市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合浦廉州古城中心市场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街巷形态、建筑风貌、景观风貌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剖析当前街区活力不足的因素,并挖掘和利用街区的物质性及非物质性元素以提升历史街区空间和文化活力.

    历史街区廉州古城活化利用策略

    游客视角下广府古城空间舒适性评价研究

    王晓健郭雅萱屈梦雯尚海超...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凝聚地方特色与文化的载体,也是如今人们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文章以邯郸市广府古城为载体,利用问卷调查、量化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古城游览舒适性评价做主观与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在选取游览舒适性指标时,人们更重视交通便捷性与游览体验感,而对服务便捷性与空间感知的需求较低;对古城分级进行舒适性评价后,广府古城整体游客舒适性评价为一般,由此揭示出古城内部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游览连续性较差等问题,为后期传统古城旅游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广府古城舒适性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空间感知

    多元视角下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构建策略

    王晓冬黄智超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创新形式,采用的是复合型开发模式.在对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解读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综合体概念,提出由单一工业旅游到多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从空间、功能、文化三大方面探讨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规划策略,并以龙岩市长汀县东阳山度假旅游综合体为例,从实践角度论证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规划策略的实用性.

    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多元规划策略东阳山

    青岛地区明清海防聚落遗产价值的分级评价研究

    戴昀王灵芝王凌绪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青岛地区明清海防遗存中的卫所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及发展影响因素.通过制定针对此类文化遗产的多层级评价系统,初步建立海防聚落保护利用的整体性和规范性框架,为青岛地区的历史城区保护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量化评价标准和应对措施的参考.

    遗产价值研究明清海防聚落历史城区保护海洋文化

    符合"双向涵化"景观叙事性更新的阐释表达——以大连机车厂旧址为例

    张滨马源熠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城市更新,使得一些保存城市记忆的遗产正逐渐被人们荒弃与遗忘.文章以笔者的工业遗产景观改造作品为例,从设计师和参观者双角度,介绍在当代艺术的时代背景下,对景观重塑的叙事性表达.解决在遗址更新方面主体单一、新与旧结合生硬的问题,实现文化的"双向涵化".在保留工业遗址完整的基础上,完成空间的更新与活化,唤醒前辈人的机车记忆,宣扬伟大机车"匠人精神".

    双向涵化景观叙事性表达情感阐释文化延续